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点D 在ABC ∆的BC 边上,若CAD B ∠=∠,且:1:2CD AC =,则:CD BD =( )A .1:2B .2:3C .1:4D .1:3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A .9︰16B .3︰4C .9︰4D .3︰163.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A 、CA 的延长线上,ABAD=2,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断DE ∥BC 的是( )A .12AE EC = B .2ECAC= C .12DE BC = D .2ACAE= 4.已知OA ,OB 是圆O 的半径,点C ,D 在圆O 上,且//OA BC ,若26ADC ∠=︒,则B 的度数为( )A .30B .42︒C .46︒D .52︒5.方程x 2﹣3x =0的根是( )A .x =0B .x =3C .10x =,23x =-D .10x =,23x =6.一枚质地匀均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投掷一次,朝上面的数字大于4的概率是( ) A .12B .13C .23D .167.已知a 是方程x 2+3x ﹣1=0的根,则代数式a 2+3a+2019的值是( ) A .2020B .﹣2020C .2021D .﹣20218.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14 15 16 17 18 人数15321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16 B .15,15 C .15,15.5 D .16,15 9.一元二次方程x 2﹣3x =0的两个根是( )A .x 1=0,x 2=﹣3B .x 1=0,x 2=3C .x 1=1,x 2=3D .x 1=1,x 2=﹣310.如图,O 的半径为2,弦2AB =,点P 为优弧AB 上一动点,60PAC ∠=︒,交直线PB 于点C ,则ABC 的最大面积是 ( )A .12B .1C .2D .211.已知一组数据:2,5,2,8,3,2,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中位数是3,众数是2 B .中位数是2,众数是3 C .中位数是4,众数是2 D .中位数是3,众数是4 12.二次函数y =x 2﹣2x +1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C .2D .313.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 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12B .14C .13D .191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1=0没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B .a >2C .a <﹣2D .a >﹣215.如图1,一个扇形纸片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4.如图2,将这张扇形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O 恰好重合,折痕为CD ,图中阴影为重合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4233π- B .8433π- C .8233π- D .843π- 二、填空题16.若方程2410x x -+=的两根12,x x ,则122(1)x x x 的值为__________. 17.15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5πcm ,则此弧所在圆的半径是______cm . 18.已知一组数据:4,4,m ,6,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19.将二次函数y =2x 2的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20.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AB =4 cm ,则PA =____cm . 21.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原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23,则袋中应再添加红球____个(以上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22.某一时刻身高160cm 的小王在太阳光下的影长为80cm ,此时他身旁的旗杆影长10m ,则旗杆高为______.2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 、B 、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BC 的正切值为_____.24.如图,直线l 1∥l 2∥l 3,A 、B 、C 分别为直线l 1,l 2,l 3上的动点,连接AB ,BC ,AC ,线段AC 交直线l 2于点D .设直线l 1,l 2之间的距离为m ,直线l 2,l 3之间的距离为n ,若∠ABC =90°,BD =3,且12m n =,则m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25.在英语句子“Wish you success”(祝你成功)中任选一个字母,这个字母为“s”的概率是 .26.抛物线228y x x m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 的值为________.27.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 2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1=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9.设二次函数y =x 2﹣2x ﹣3与x 轴的交点为A ,B ,其顶点坐标为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30.若把一根长200cm 的铁丝分成两部分,分别围成两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31.已知二次函数y =x 2-2x +m (m 为常数)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点A 、B 位于原点的两侧,求m 的取值范围.32.为了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农户生产经销一种农产品,已知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每千克20元,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x(元/千克)有如下关系:y 2x 80=-+. 设这种产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 元. (1)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33.(1)解方程:27100x x -+= (2)计算:cos60tan 452cos 45︒⨯︒-︒34.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0)A -,、(30)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C 的周长最小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和周长最小值;(3)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8QABS=,求出此时点Q 的坐标.35.如图,抛物线y =﹣13x 2+bx +c 交x 轴于A (﹣3,0),B (4,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过B 、C 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M ⊥x 轴,垂足为点M ,PM 交BC 于点Q .试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以A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四、压轴题36.如图1,Rt △ABC 两直角边的边长为AC =3,BC =4.(1)如图2,⊙O 与Rt △ABC 的边AB 相切于点X ,与边BC 相切于点Y .请你在图2中作出并标明⊙O 的圆心(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P 是这个Rt △ABC 上和其内部的动点,以P 为圆心的⊙P 与Rt △ABC 的两条边相切.设⊙P 的面积为S ,你认为能否确定S 的最大值?若能,请你求出S 的最大值;若不能,请你说明不能确定S 的最大值的理由. 37.MN 是O 上的一条不经过圆心的弦,4MN =,在劣弧MN 和优弧MN 上分别有点A,B (不与M,N 重合),且AN BN =,连接,AM BM .(1)如图1,AB 是直径,AB 交MN 于点C ,30ABM ︒∠=,求CMO ∠的度数; (2)如图2,连接,OM AB ,过点O 作//OD AB 交MN 于点D ,求证:290MOD DMO ︒∠+∠=;(3)如图3,连接,AN BN ,试猜想AM MB AN NB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8.某校网球队教练对球员进行接球训练,教练每次发球的高度、位置都一致.教练站在球场正中间端点A 的水平距离为x 米,与地面的距离为y 米,运行时间为t 秒,经过多次测试,得到如下部分数据: t 秒1.52.546.57.59…x 米 0 4 8 10 12 16 20 … y 米24.565.8465.844.562…(1)当t 为何值时,网球高度达到最大值? (2)网球落在地面时,与端点A 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3)网球落在地面上弹起后,y 与x 满足()256y a x k =-+①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k ;②球网高度为1.2米,球场长24米,弹起后是否存在唯一击球点,可以将球沿直线扣杀到A 点,若有请求出a 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9.如图1,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3,点A 在x 轴负半轴上,点B 在坐标原点.点D 的坐标为(−3,3),抛物线y=ax 2+b(a≠0)经过AB 、CD 两边的中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菱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 作BE ⊥CD 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设菱形ABCD 平移的时间为t 秒(0<t<3.....) ①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7FB?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连接FC,以点F 为旋转中心,将△FE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FE′C′,当△FE′C′落在x .轴与..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围成的图形中............(.包括边界....).时,求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40.如图,在边长为5的菱形OABC 中,sin∠AOC=45,O 为坐标原点,A 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C 两点都在第一象限.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B→C→O 运动一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CP⊥OA 时,求t 的值;(2)当t <10时,求点P 的坐标(结果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3)以点P 为圆心,以OP 为半径画圆,当⊙P 与菱形OABC 的一边所在直线相切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两角对应相等证明△CAD∽△CBA,由对应边成比例得出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CAD=∠B,∠C=∠C,∴△CAD∽△CBA,∴12 CD CACA CB,∴CA=2CD,CB=2CA,∴CB=4CD,∴BD=3CD,∴13 CDB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中,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结果.因为面积比是9:16,则相似比是3︰4,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D解析:D【分析】 只要证明AC ABAE A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A. 12AE EC = ,可得AE :AC=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 B.2ECAC =,可得AC :AE=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 C 选项与已知的2ABAD=,可得两组边对应成比例,但夹角不知是否相等,因此不一定能判定; 12DE BC = D.2AC ABAE AD ==,可得DE//BC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D解析:D 【解析】 【分析】连接OC ,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C ,再根据平行得到∠OCB ,利用圆内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 【详解】 连接CO , ∵26ADC ∠=︒ ∴∠AOC=252ADC ∠=︒ ∵//OA BC ∴∠OCB=∠AOC=52︒ ∵OC=BO , ∴B =∠OCB=52︒故选D.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圆的基本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的内容.5.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方程左边提公因式x,解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x2﹣3x=0,x(x﹣3)=0,x1=0,x2=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得出朝上面的数字大于4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详解】∵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投掷一次,∴共有6种情况,其中朝上面的数字大于4的情况有2种,∴朝上一面的数字是朝上面的数字大于4的概率为:21 63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概率求法,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a代入已知方程,即可求得a2+3a的值,然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2+3a﹣1=0,解得:a2+3a=1,所以a2+3a+2019=1+2019=202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这组数据中15出现5次,次数最多,∴众数为15岁,中位数是第6、7个数据的平均数,+÷=15.5岁,∴中位数为(1516)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9.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x2﹣3x=0,x(x﹣3)=0,x=0或x﹣3=0,x1=0,x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10.B解析:B【解析】【分析】连接OA 、OB ,如图1,由2OA OB AB ===可判断OAB 为等边三角形,则60AOB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1302APB AOB ∠=∠=︒,由于60PAC ∠=︒,所以90C ∠=︒,因为2AB =,则要使ABC 的最大面积,点C 到AB 的距离要最大;由90ACB ∠=︒,可根据圆周角定理判断点C 在D 上,如图2,于是当点C 在半圆的中点时,点C 到AB 的距离最大,此时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ABC 的最大面积.【详解】解:连接OA 、OB ,如图1,2OA OB ==,2AB =,OAB ∴为等边三角形,60AOB ∴∠=︒,1302APB AOB ∴∠=∠=︒, 60PAC ∠=︒90ACP ∴∠=︒2AB =,要使ABC 的最大面积,则点C 到AB 的距离最大,作ABC 的外接圆D ,如图2,连接CD ,90ACB ∠=︒,点C 在D 上,AB 是D 的直径,当点C 半圆的中点时,点C 到AB 的距离最大,此时ABC 等腰直角三角形,CD AB ∴⊥,1CD =,12ABC S ∴=⋅AB ⋅CD 12112=⨯⨯=, ABC ∴的最大面积为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记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1.A解析:A【解析】【分析】先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2,2,3,5,6,8,最中间的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2出现了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2.B解析:B【解析】由△=b 2-4ac=(-2)2-4×1×1=0,可得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故选B .13.B解析:B【解析】【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CAB =60°,∴∠OAB =30°,∠OBA =90°,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a =,2b =-,1c a =-,由题意可知:()()22424110b ac a =-=--⨯⨯-<⊿,∴a >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a ≠0)的根的判别式24b 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15.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OD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D ,根据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连接OD ,在Rt △OCD 中,OC =12OD =2, ∴∠ODC =30°,CD 2223OD OC +=∴∠COD =60°, ∴阴影部分的面积=260418223=2336023π⨯-⨯⨯π-,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计算、勾股定理,掌握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5【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代入即可求解.【详解】∵是方程的两根∴=-=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12x x +,12x x ⋅代入即可求解.【详解】∵12,x x 是方程2410x x -+=的两根∴12x x +=-b a =4,12x x ⋅=c a=1 ∴122(1)x x x =1122x x x x ++=1212x x x x ++=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12x x +=-b a ,12x x ⋅=c a的运用. 17.6;【解析】解:设圆的半径为x ,由题意得:=5π,解得:x=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弧长计算,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l= (弧长为l ,圆心角度数为n ,圆的半径为R ).解析:6;【解析】解:设圆的半径为x ,由题意得:150180x π =5π,解得:x =6,故答案为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弧长计算,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l =180n R π (弧长为l ,圆心角度数为n ,圆的半径为R ). 18.8【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是5,求m 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方差公式为:(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 表示样本数据的个数,S2表示方差.)【详解】解:∵4,4,,6,6的平均数是5,∴4+4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是5,求m 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方差公式为: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x 表示样本的平均数,n 表示样本数据的个数,S 2表示方差.)【详解】解:∵4,4,m ,6,6的平均数是5,∴4+4+m+6+6=5×5,∴m=5,∴这组数据为4,4,m ,6,6,∴22222214545556565=0.85S ,即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8.故答案为:0.8.【点睛】本题考查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掌握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y =2(x -2)2+3【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函数解析式.【详解】解:将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解析:y=2(x-2)2+3【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函数解析式.【详解】解:将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2+3,故答案为:y=2(x-2)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关键是掌握平移的规律.20.2-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P=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则AP=4×=cm,故答案为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21cm,则=)故答案为:(2)cm.【点睛】此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应该识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12,难度一般.21.3【解析】【分析】首先设应在该盒子中再添加红球x个,根据题意得:,解此分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应在该盒子中再添加红球x个,根据题意得:,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分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设应在该盒子中再添加红球x个,根据题意得:12123xx+=++,解此分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应在该盒子中再添加红球x个,根据题意得:12123xx+=++,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20m【解析】【分析】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到160::10,解得.故答案是:20m.解析:20m【解析】【分析】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10,根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到160:80x=.解得x20故答案是:20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1【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C的各个边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90°,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详解】如图:长方形AEFM,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AB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C的各个边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90°,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详解】如图:长方形AEFM,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AB2=32+12=10,BC2=22+12=5,AC2=22+12=5∴AC2+BC2=AB2,AC=BC,即∠ACB=90°,∴∠ABC=45°∴tan∠ABC=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知识点,能求出∠ACB =90°是解此题的关键.24.【解析】【分析】过作于,延长交于,过作于,过作于,设,,得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得到,于是得到,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作于,延长交于,过作于,过 解析:274【解析】【分析】过B 作1BE l ⊥于E ,延长EB 交3l 于F ,过A 作2AN l ⊥于N ,过C 作2CM l ⊥于M ,设AE BN x ==,CF BM y ==,得到3DM y =-,4DN x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xy mn =,29y x =-+,由12m n =,得到2n m =,于是得到()3m n m +=最大,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B 作1BE l ⊥于E ,延长EB 交3l 于F ,过A 作2AN l ⊥于N ,过C 作2CM l ⊥于M ,设AE BN x ==,CF BM y ==,3BD =,3DM y ∴=-,3DN x =-,90ABC AEB BFC CMD AND ∠=∠=∠=∠=∠=︒,90EAB ABE ABE CBF ∴∠+∠=∠+∠=︒,EAB CBF ∴∠=∠,ABE BFC ∴∆∆∽,∴AE BE BF CF=,即x m n y =, xy mn ∴=,ADN CDM ∠=∠,CMD AND ∴∆∆∽,∴AN DN CM DM =,即3132m x n y -==-, 29y x ∴=-+,12m n =, 2n m ∴=,()3m n m ∴+=最大,∴当m 最大时,()3m n m +=最大,22(29)292mn xy x x x x m ==-+=-+=,∴当92(29)4x =-=⨯-时,28128mn m ==最大, 94m ∴=最大, m n ∴+的最大值为927344⨯=. 故答案为:27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利用相似三角形转化线段关系,得出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5.【解析】试题解析:在英语句子“Wishyousuccess!”中共14个字母,其中有字母“s”4个.故其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解析:【解析】试题解析:在英语句子“Wishyousuccess!”中共14个字母,其中有字母“s”4个.故其概率为42=147. 考点:概率公式.26.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解析: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公共点.27.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2268=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5,故答案为5.本题考查了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8.m≤且m≠1.【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实数根则△=即1-4(-1)(m-1)≥0解得m≥,又一元二次方程所以m-1≠0综上m≥且m≠1.解析:m≤54且m≠1.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实数根则△=240b ac -≥即1-4(-1)(m-1)≥0解得m≥34,又一元二次方程所以m-1≠0综上m≥34且m≠1. 29.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 、CD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 =x2﹣2x ﹣3,设y =0,∴0=x2﹣2x ﹣3,解得:x1=3,解析: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 、CD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 =x 2﹣2x ﹣3,设y =0,∴0=x 2﹣2x ﹣3,解得:x 1=3,x 2=﹣1,即A 点的坐标是(﹣1,0),B 点的坐标是(3,0),∵y =x 2﹣2x ﹣3,=(x ﹣1)2﹣4,∴顶点C 的坐标是(1,﹣4),∴△ABC 的面积=12×4×4=8, 故答案为8.【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30.1250cm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cm ,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解析:1250cm 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x cm ,2004x -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 【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列二次函数得:y =(4x )2+(2004x -)2=18(x ﹣100)2+1250, 由于18>0,故其最小值为1250cm 2, 故答案为:125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二次函数.三、解答题31.(1)m <1;(2)m <0【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b 2-4ac >0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确定取值范围;(2)由题意得:x 1x 2<0,即m <0,即可求解;【详解】解:(1)∵二次函数y =x 2-2x +m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则方程x 2-2x +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 >0,∴4-4m >0,解得:m <1;(2)∵点A 、B 位于原点的两侧则方程x 2-2x +m=0的两根异号,即x 1x 2<0 ∵12c x x m a == ∴m <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的求解熟悉,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好的题目.32.(1)2w 2x 120x 1600=-+-;(2)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30元时,每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200元.【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单x ,列出函数关系式;(2)用配方法将(2)的函数关系式变形,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2w x 20y x 202x 802x 120x 1600=-⋅=--+=-+-, ∴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w 2x 120x 1600=-+-.(2)()22w 2x 120x 16002x 30200=-+-=--+,∵﹣2<0,∴当x=30时,w 有最大值.w 最大值为200.答: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30元时,每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200元. 考点:1.二次函数的应用;2.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3.二次函数的最值.33.(1)∴x 1=2,x 2=5;(2)12-【解析】【分析】(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先将特殊角三角形函数值代入,然后进行实数的混合运算.【详解】解:(1)27100x x -+= (2)(5)0x x --=∴x 1=2,x 2=5(2)cos60tan 4545︒⨯︒-︒1122=⨯ 12=-.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34.(1)223y x x =--;(2)(1,2)P -;(3)1(1Q - ,2(1Q + ,3(1,4)Q -【解析】【分析】(1)把(10)A -,、(30)B ,代入抛物线2y x bx c =++即可求出b,c 即可求解; (2)根据A,B 关于对称轴对称,连接BC 交对称轴于P 点,即为所求,再求出坐标及PAC 的周长;(3)根据△QAB 的底边为4,故三角形的高为4,令y =4,求出对应的x 即可求解.【详解】(1)把(10)A -,、(30)B ,代入抛物线2y x bx c =++得01093b c b c =-+⎧⎨=++⎩ 解得2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如图,连接BC 交对称轴于P 点,即为所求,∵223y x x =--∴C(0,-3),对称轴x=1设直线BC 为y=kx+b, 把(30)B ,, C(0,-3)代入y=kx+b 求得k=1,b=-3, ∴直线BC 为y=x-3令x=1,得y=-2,∴P (1,-2),∴PAC 的周长;(3)∵△QAB 的底边为AB=4, 182QAB SAB H =⨯= ∴三角形的高为4, 令y =4,即2234x x --=±解得x 1=122-2=122+3=1故点Q 的坐标为1(122,4)Q - , 2(122,4)Q + ,3(1,4)Q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待定系数法与一次函数的求解.35.(1)y =﹣13x 2+13x +4;(2)y =﹣x +4;(3)存在,(1,452,5216). 【解析】【分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y =﹣13x 2+bx +c 即可; (2)先求出点C 的坐标为(0,4),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4,再将点B (4,0)代入y =kx +4即可;(3)先判断存在点P ,求出AC ,BC 的长及∠OCB =∠OBC =45°,设点P 坐标为(m ,﹣13m 2+13m +4),则点Q (m ,﹣m +4),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QM ,AM 的长,然后分①当AC =AQ 时,②当AC =CQ 时,③当CQ =AQ 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列出关于m 的方程,求出m 的值,即可写出点P 的坐标.【详解】(1)将点A (﹣3,0),B (4,0)代入y =﹣13x 2+bx +c , 得,33016403b c b c --+=⎧⎪⎨-++=⎪⎩,解得,134bc⎧=⎪⎨⎪=⎩,∴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3x2+13x+4;(2)在y=﹣13x2+13x+4中,当x=0时,y=4,∴C(0,4),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4,将点B(4,0)代入y=kx+4,得,k=﹣1,∴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3)存在,理由如下:∴A(﹣3,0),B(4,0),C(0,4),∴OA=3,OC=OB=4,∴AC5,BC,∠OCB=∠OBC=45°,设点P坐标为(m,﹣13m2+13m+4),则点Q(m,﹣m+4),∴QM=﹣m+4,AM=m+3,①当AC=AQ时,则AC=AQ=5,(m+3)2+(﹣m+4)2=25,解得:m1=1,m2=0(舍去),当m=1时,﹣13m2+13m+4=4,则点P坐标为(1,4);②当AC=CQ时,CQ=AC=5,如图,过点Q作QD⊥y轴于点D,则QD=CD=OM=m,则有2m2=52,解得m1=2,m2=﹣2(舍去);当m时,﹣13m2+13m+4,则点P坐标为(2,16);③当CQ=AQ时,(m+3)2+(﹣m+4)2=2m2,解得:m=252(舍去);故点P的坐标为(1,4)或(522,5216-).【点睛】本题考查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二元一次方程解析式和解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二元一次方程解析式和解二次函数.四、压轴题36.(1)作图见解析;(2)49π.【解析】试题分析:(1)作出∠B的角平分线BD,再过X作OX⊥AB,交BD于点O,则O点即为⊙O的圆心;(2)由于⊙P与△ABC哪两条边相切不能确定,故应分⊙P与Rt△ABC的边AB和BC相切;⊙P与Rt△ABC的边AB和AC相切时;⊙P与Rt△ABC的边BC和AC相切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①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BC、AB于点G、H;②分别以G、H为圆心,以大于23GH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D,连接BD;③过X作OX⊥AB,交直线BD于点O,则点O即为⊙O的圆心.(2)①当⊙P与Rt△ABC的边AB和BC相切时,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动点P是∠ABC的平分线BM上的点,如图1,在∠ABC的平分线BM上任意确定点P1(不为∠ABC 的顶点)∵OX=BOsin∠ABM,P1Z=BPsin∠ABM,当BP1>BO时,P1Z>OX即P与B的距离越大,⊙P 的面积越大,这时,BM与AC的交点P是符合题意的、BP长度最大的点;如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