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价格重回场定位

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价格重回场定位

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价格重回市场定位一、2016年玉米行情走势回顾第一阶段:2016年年初至2016年4月初此阶段,玉米价格承压下滑为主。

尤其2月初春节过后,大量玉米上市供应,市场需求恢复较慢。

玉米价格快速下跌。

到4月出期货价格指数跌去200元/吨之上。

市场利多因素匮乏,并且供大于求特征更加明显。

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临储玉米收购将改为直接补贴,由于政策的变化,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导致下跌加剧。

政策粮定向销售消息,令期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下跌。

尤其基层余粮水平偏低的华北地区,而又以山东省表现最为明显。

东北产区在基层余粮见底的情况下,价格受到支撑甚至些微提振,部分深加工企业在库存偏低的情况下价格反弹。

其他销区市场及南方港口受华北降价影响,偏弱运行。

3月份,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深度下跌,受国家将对淀粉、酒精、饲料企业定向销售超期临储玉米消息影响。

第二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此阶段,玉米价格开启了小幅的反弹,玉米期货指数从最低的1500元反弹至阶段性高点1700元。

主要是对前期大幅下跌的一个修正。

此时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的情况,尽管定向玉米在5月中下旬举行,其中针对于酒精和乙醇企业的拍卖提早进行,但由于所拍玉米质量相对较差,其他企业无法进行使用,所以并未缓解整体供应紧张状况。

5月底的全国性超期和蓆茓囤储存粮食拍卖展开,由于第一次拍卖公示时间仓促,大部分企业没办法去看粮食质量,加上底价未知,所以需求企业普遍观望,这导致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所有需求企业都可以参加的定向拍卖成交率不足50%。

再加上拍卖粮源从办理出库手续,到运回至厂门,还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所以首次拍卖并未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状况。

供大于求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市场只是在阶段性缺粮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小幅上涨。

第三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此阶段,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跌势明显,政策粮持续且加码泄库,以及不完善粒小麦替代量增加,进口高粱和谷物供应充裕,再加上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国内较多区域暴雨天气,又再度使得终端需求受损。

无论现货与期货,玉米价格又开启了新一轮下跌。

主要原因是新玉米生长期间并未受到严重的干扰。

丰产预期较为强烈。

而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产量又一次得到保证,加上临储玉米收购不会继续实施。

等等一系列利空再度侵袭市场,玉米价格此时跌至全年最低点,期货指数在9月末创出1385元/吨的全年最低价。

第四阶段: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此阶段,新粮开始逐步供应市场。

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但由于前期跌幅过大,继续下行空间缩窄。

而天气等原因导致了新粮上市推迟。

雾霾、降雪等问题影响了新粮供应。

并且,汽运及铁路运费的上涨传导至终端消费,玉米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图1:玉米期货指数走势第一阶段图2: 玉米期货指数走势第二阶段资料来源:文华财经图3: 玉米期货指数走势第三阶段图4: 玉米期货指数走势第四阶段资料来源: 文华财经二、影响玉米价格因素1、临储收购政策取消截至4月30日,临储玉米收购工作全面结束,15/16年度累计收购12543万吨,其中黑龙江省4697万吨、吉林省4536万吨、内蒙古2186万吨、辽宁省1124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370万吨。

至此,全国临储玉米库存总量达到28000万吨。

10月14日-10月20日,中储粮内蒙古、黑龙江分公司分别明文下发通知,要求中储粮直属库以及分库即日起启动中央储备玉米轮换收购工作,缓解农民玉米销售压力。

其中黑龙江省启动库点挂牌收购价为1400元/吨,启用库点哈尔滨、双城、宾县、通河、五常等直属库质。

此批库点当地贸易粮价格均高于库点挂牌收购价,且收购量较少,对于市场并未有显著的价格提升以及销售进度促进作用。

11月份,东北地区两大补贴政策将相继落实,首先是针对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收购补贴,据了解,将给与符合条件的深加工企业,在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底,收购、运回并在6月底前进行加工使用的玉米,分别给与补贴,其中内蒙古补贴200元/吨、辽宁省补贴100元/吨、吉林省补贴200元/吨,黑龙江深加工补贴300元/吨。

政策落实后,部分企业提价收购,以实现社会责任。

对阶段性玉米价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另外,针对东北农户的种植补贴公布,其中黑龙江统一补贴153.92元/亩;而吉林省据农户反馈来的情况看差异非常大,从137-333元/亩之间;辽宁省彰武县148.71元/亩,阜蒙县为136.63元/亩、朝阳145.78元/亩;内蒙古赤峰补贴为169元/亩。

补贴政策落实,虽然对当前现货市场走势无影响,但是对于稳定农户种植效益起到一定作用。

图6: 东北地区临储玉米竞价交易投放量、成交量及成交价格图5:国家临时存储(含跨省移库)玉米竞价交易投放量、成交量及成交率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图7: 移库玉米竞价交易投放量、成交量及成交率图8: 国家临时存储进口玉米竞价交易投放量、成交量及成交率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养殖业低谷本年度,养殖业恢复进度较慢。

新玉米生长期间,高温天气席卷国内多数地区,南方省区温度飙升,抑制居民肉制品消费,生猪报价持续下行。

养殖行业为规避疫情风险,压栏减少。

同时为回流资金,近期出栏热情较高,内贸玉米终端饲用需求持续缩减。

同时豆粕、DDGS价格冲高回落,进口高粱大麦供应充足,不完善粒小麦取代玉米作为禽类、水产类饲料使用,内贸玉米市场份额继续被挤占。

而当前大型饲料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足,近期部分企业关注春玉米上市,同时中小型企业国产小麦、进口谷物替代现象依旧普遍,企业对于内贸玉米采购心态依旧谨慎。

016年8月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依旧处于低位。

8月能繁母猪存栏3729万头,同比减少3.4%,环比减少0.6%;8月生猪存栏37671 万头,同比减少2.8%,环比增长0.2%。

能繁母猪淘汰量上升,是8月份母猪存栏数据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玉米饲用需求终端持续处于较弱格局,饲料企业下游产品销售不畅,养殖业对于玉米原料需求表现疲弱,玉米现货需求长期处于低谷,现货行情下滑节奏明显。

图9:生猪出厂价图10: 猪粮比价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图11: 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图12: 鸡蛋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下游产品不旺玉米淀粉销售旺季不旺、玉米蛋白粉、纤维价格不断下跌,企业加工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限产现象增多。

本年度大部分时间企业亏损难以扭转。

山东河北等地加工企业陆续进入例行检修期,停产、减产现象增多;同事阶段性降雨天气也抑制了酒精消费,在消费持续偏弱的情况下,企业运营艰难,酒精厂开机率持续下滑。

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企业下游需求寻找不到利好支撑。

加工效益欠佳,影响企业整体开工积极性,原料玉米需求同样缺乏有力提振,深加工企业在保有一定玉米库存的情况下,厂门收购意愿不强,玉米工业需求量呈现下滑趋势。

图13: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图14: 酒精加工企业开工率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图15: 淀粉加工利润图16: 酒精加工利润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运费上涨成本增加《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自2016年9月21日起施行,该规定在超限方面明显收紧,六轴货车车货总重由原来的55吨降为49吨。

这意味着,公路货车运输运费单价将会上调,变相增加了玉米市场汽运到货成本。

9月21号起半挂车减吨,总重不得超49吨,原来总重(55T)-车皮(15T)=实际载重(40T),运费成本将比现在高出每吨约35元。

按照新标准,2轴货车车货总重不得超过18吨;3轴货车不得超过25吨,3轴汽车列车不得超过27吨;4轴货车不得超过31吨,4轴汽车列车不得超过36吨;5轴汽车列车不得超过43吨;6轴及6轴以上汽车列车不得超过49吨,其中牵引车驱动轴为单轴的,其车货总质量不得超过46吨。

图17:大连青岛价差图18: 大连广东价差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当前现货情况东北产区: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2月20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3274万吨。

其中,内蒙古收购419万吨,辽宁772万吨,吉林751万吨,黑龙江1332万吨。

进入12月下旬后,基层农户卖粮积极性更高,而烘干塔多处停机、下乡收购粮商报价持续下跌且挑选收购,造成东北多地卖粮难现象依旧持续。

用粮企业处报价周内继续下调,验车速度较慢,贸易商发运利润缩减,购销动作趋于谨慎。

周内黑龙江、吉林两省相继出台政策减免省内新玉米外销高速公路费用,利好贸易商本地粮源外发。

预计下周,随节日趋近,农户售粮心态转为恐慌,贸易商收购节奏依旧缓慢,现货价格仍有走弱空间。

关注各地国储库收购进度。

关内产区玉米现货价格窄幅震荡。

华北多数地区遭受雾霾天气影响,区域市场物流受限。

深加工企业厂门上量分布不均,挂牌收购价格走势不一致。

山东少数企业因厂门到货量不足,报价在前期碎步下行基础上,出现窄幅回弹,潍坊、德州企业收购报价周比上调20-40元/吨;河北地区企业本地玉米上量不多,到货以东北玉米为主。

在港口价格下调背景下,部分东北贸易商玉米转向发往河北。

秦皇岛地区企业报价周比下跌80-100元/吨。

现阶段华北环保监察严格,除部分企业生产受监督外,部分烘干塔被要求停机、基层收购点脱粒机被要求限用,华北基层玉米销售进度再次放缓。

下周环保检查行动依旧,关内市场整体仍将维持弱势,区域市场企业报价走势依旧分化。

南方销区市场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依旧走弱。

销区市场供应粮源以东北玉米为主,随产区玉米专列陆续抵达南方各省,在产区价格持续下行压低到货成本的情况下,贸易商现货报价整体趋弱,实际成交尚存在高报低走现象。

当前供应层面后续粮源依旧充足、市场主体购销心态悲观、进口谷物元旦节后陆续抵港、企业多数预计后期价格续跌等因素继续打压企业采购热情,多数企业在现有一定安全库存基础上,不愿额外多做备货。

下周南方企业年前备库工作陆续启动,预计市场购销活跃度继续提振,但在市场整体利空氛围凝重、现价仍存续跌空间的背景下,销区市场行情趋弱走势不变。

南方港口内贸玉米销售价格下行。

供需格局严重失衡。

需求企业观望后市,采购谨慎,贸易商销售压力巨大,报价累日下滑的同时,实际成交多高报低走。

从当前港口库存以及下周到货船期来看,下周玉米报价依旧趋弱,但下跌空间收窄。

北方港口玉米主流收购报价周比下调。

至本周五,锦州港口主流收购报价1450-1470元/吨,报价周比下行100-110元/吨;鲅鱼圈港内收购报价1430-1450元/吨,报价周比下行100-120元/吨。

南北贸易利润倒挂,企业收购态度谨慎、收购标准严格,周末玉米汽运集港数量较周初明显缩减。

港口收购报价下跌后,产区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下降,预计下周港口企业收购报价或将筑底企稳。

图19:东北玉米价格图20: 华北玉米价格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图21: 销区玉米价格图22: 港口玉米价格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三、2017年度市场关注的主要因素1、今年春节较早,农户多要在年前销售手中地趴粮,在整体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如果没有突然事件以及恶劣天气状况出现,现货市场价格将维持偏弱走势,春节临近需求企业备货工作也将陆续展开,尤其饲料企业对优质东北玉米需求量增加,因华北、黄淮玉米毒素超标现象普遍,所以东北好粮价格具备较强抗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