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六页,五大题、22小题。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本小题共24分每空1分)
1、小芳用托盘
2、有一首歌中唱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3、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的十字落口看到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h。
4、如图3-4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_____________现象。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 _______三种颜色光组成的。
6、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而发声,小明手指不断在琴弦上移动,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
7、如果一束平行光经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_(选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焦距合适的、由____透镜片做的镜。
8、将一块200g的冰放在烧杯中。
当它融化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_____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而冰和水总质量则为_________
9、质量是27g的铝块,体积是10cm3;则铝的密度是_____g/cm 3,等于_______kg/cm 3。
将这个铝块消去一半,其质量是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g/cm3。
10、“谷风”和“山风”在山区经常出现。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暖空气沿山坡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坡___ _____(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风。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2、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
你认为,下列数值中符合实际的是()
A.20g
B.200g
C.2kg
D.20kgdsd
3、某钢瓶内所装氧气的密度为8kg/m 3,若在某次的气焊中用去总质量的1/4,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A.8kg/m 3 B. 6kg/m 3 C. 4kg/m 3 D. 2kg/m 3
4、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的密度为ρ甲,乙球密度为ρ乙,那么ρ甲:ρ乙是()
A. 3:2
B. 1:2
C. 2:1
D. 2:3
5、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放入水中,不多久冰就化成了水。
下列是对这一过程的几种描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状态变了,它的质量也变大了
B. 冰的状态变了,它的质量没有变
C. 冰的状态没有变,它的质量变小了
D. 冰的状态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6、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A. 小于40cm
B. 大于40cm
C. 大于80cm
D. 大于40cm而小于80cm
7、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
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是20o时,反射角也是20o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o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o
D.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 某人站在平面镜前。
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则()
A.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B.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10.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 响度
B. 音调
C. 振幅
D. 音色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水(2)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题(共24分每空2分)
小明想知道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m1. b、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水)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2、为确定某种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实验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_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___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修改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m-V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五、计算题(共18分每题9分)
1、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已知ρ=7.9x103):
(2)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五一假期,怔怔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他想知道制成这个茶壶材料的密度。
于是他用天平测出茶壶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8g。
(1)你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一、1、物质相互作用运动2、云朵3、限速40km/h 1.5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 光的色散红绿蓝
6.振动音调空气7、前凹8.减少200g 9. 2.7 2.7x10 3 13.5 2.7
10、减小上升增大下滑
二、1-5 C C B A B 6-10 A A B D B
三、略
四、1、(1)水平标尺左端0刻度线平衡螺母向左调
(2)45 1.125x103 (3)偏大(4)装满水(m2-m0)ρ水/(m1-m0)
(1)49 (2)30 偏小(3)0.8
五、1、(1)空心
(2)5cm3
2、(1)3 g/cm3
(2)53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