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第十一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 “未来主义”一词在1908年10月11日的 《诗刊》上提出。1909年2月20日马里 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 主义的创立和宣言》(简称《未来主 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 。
基本特征
• 对机器文明、都市生活、速度、力量 作充分的表现;
• 强调直觉、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 用。
代表作家、作品
第十一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格尔尼卡》
现代主义
•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 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 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 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 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 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 小说等。
• 戏剧:[意]马里内蒂《他们来了》 • 诗歌:[法]阿波利奈尔 “立体诗”
例诗:《心》


的 焰我 心







• [俄]马雅可夫斯基 《穿裤子的云》
代表作家作品
• [法]保尔·瓦雷里 • 《海滨墓园》
• [奥地利]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 《豹》。
• [俄]勃洛克 《十二个》
《豹》
•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觉得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 强韧的脚步迈出柔软的步态, 这步态在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 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美国,出现了以奥尼尔为 代表的一批剧作家,其影响一直延续到40年代 。
• 当德国的表现主义20年代中期开始低落的时候 ,卡夫卡的重要的表现主义小说《变形记》、 《城堡》等相继出现于文坛,成为表现主义文 学的第二个冲击波。
表现主义的影响
• “尽管‘表现主义’一词从历史的角度看是 指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国的一个运动,但 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泛指某些艺术家,他们 试图表现感觉者的本质,而不是被感觉的 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表现主义 的艺术家,就几乎有多少表现主义流派, 不管他们把自己叫做象征派、意象派、超 现实主义派或是荒诞派,他们都无例外地 企图表现独特的人类思想,而不是思想所 观察的物质世界。”
•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 ”、“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 物。
•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 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后期象征主义
• 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 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 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 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 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 征主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 现代主义的特征。
•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 ,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 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 ,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
•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 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 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 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 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
•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展示人与人之间极其对立 的关系。“他人即地狱”
•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表现为整体与个体的尖 锐对立。
•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环境对人的异化 。
• 人与物关系的异化,表现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
• 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性的异化、自 我的消失。
• 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 实”。
• 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 的统一 。
• 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 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 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 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 。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 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 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
思想特征
• 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 倾向。
•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 主题。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 、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自我的关系4方面表现出来 。
艺术特征
•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 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 特征。
•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 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
分析关于潜意识 的理论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分 期
• (一)萌芽期:19世纪中叶 唯美主义、波德莱尔
• (二)确立期:19世纪70至90年代 前期象征主义
• (三)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
后期象征主义(由法遍及欧美)、未来主义(以意 为中心)、表现主义(以德为中心)、超现实主义(以 法为中心)、意识流文学(以英为中心)
基本特征
• 主张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 不注重具体性,而追求抽象。 • 作品充满狂热的激情,惯用极度夸张

代表作家、作品
• [瑞典] 斯特林堡
• 《鬼魂奏鸣曲》
• [美]奥尼尔 《琼斯皇》 《毛猿》
• [奥]卡夫卡
3、未来主义
• 20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 ,最先出现于意大利。
一、社会背景
•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 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 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 带来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 。
二、文化背景:非理性主义思

1.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 意志哲学
• 2.尼采 • 权力意志论
• 3.法国哲学家 柏格森直觉说
4.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的精神
•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 英语诗歌:
叶芝《在学童们中间 》
[比利时]梅特林克
• 《青鸟》 • 《闯入者》
• [德]霍普特曼《沉 钟》
2.表现主义
发展概况
• 20世纪前半叶,从德国绘画界兴起;1914年开始 引入德国文学界,并在2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 诗歌、小说,特别是戏剧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 影响的作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