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几十个剧本,其中有三种最重要,这就是《等 待戈多》、《剧终》、《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 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 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 一,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 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
艾略特试图以恢复宗教信仰来拯救西方的荒原 世界。他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新,使他当之 无愧地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荒原》
乔伊斯
生平和创作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出生于都
贝克特
生平和创作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出生于爱尔兰首 府都柏林。
贝克特的创作,以他的名剧《等待戈多》的上 演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写 小说,后期主要写剧本。
《莫菲》是贝克特第一部引起人们注意的长篇 哲理小说。贝克特最重要的小说,是他的长篇 三部曲《莫洛瓦》、《马龙之死》和《无名无 姓的人》,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是人的生存状 态的悲哀和荒诞。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 点已由外部切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 意识,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 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 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 教养、气质。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 不能。而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 “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 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首先,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 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题材上追 求新奇、怪异、反常和私人化。
其次,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世界 的混乱、战争的恐怖、世界大战对人性的审判, 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作为精神支柱的传统文 化观念开始崩溃,表现出虚无主义的倾向。
格里高尔的变形,诉说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 丧失的悲剧。现代人的个性已淹没在群体中,在 这个世界上他们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格里高 尔的变形折射了西方现代人在另一层面上的生存 状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 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变 形记》中表现的人生观念基本上体现了存在主义 的思想。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 的文学流派,名称来源于弗里德曼的同 名短篇小说集。这派作家信奉存在主义 哲学,强调世界的荒谬、混乱与神秘, 他们以夸张和超现实的手法揭露讽刺现 实中的丑恶,用喜剧的方式处理悲剧性 的内容,使读者哭笑不得,从而对生活 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代表作是约瑟夫•海 勒的《第22条军规》。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 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 促使了哲学的非理性转向,使现代主义文学染 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总之,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 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什么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 的艺术表述。现代主义将关注的目光从外 部世界的反映转为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 展示。作为一种对抗文化或反文化,究其 历史的脉络来说乃是对前期现代性的工具 理性和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断然否定。
1947年6月出版小说《鼠疫》,获得巨大 成功。
1960年1月4日,加缪在法国出车祸而死。
《局外人》
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加缪的成名作,也 是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加缪的《局外人》, 仅仅几万字,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性格独特、 内涵丰富、值得反复研究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小职员莫尔索,是加缪反映“荒诞” 的第一典型形象。莫尔索体现了加缪的荒诞哲 理思想。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首先,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 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 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颠覆传统叙事, 叙事方法上,现代派作家鼓吹杂语对话、含混 多义,反对万能叙事者做统一明确的述说。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 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局外人》这个题目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人与周 围环境完全脱节、人对自己的生存感到陌生。 《局外人》被用来比喻人生活在一个与他漠不 相关的世界里,世界视他为局外人,他视世界 为局外人,从而产生了荒诞感。
卡夫卡
一、生平和创作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
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 犹太人。一个精神漂泊者。孤独意识;
恐惧意识;障碍意识;负罪意识。 受尼采的“永恒循环”论、“权力意志”
论、“价值重估”论的影响。 代表作是《美国》、《审判》和《城堡》
《变形记》
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它 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 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它以创新的艺术方法,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西方 社会的精神危机。
荒诞的思想内容和荒诞的艺术形式,在这部作品 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加缪
生平与创作 1913 年11月13日,阿尔贝•《幸福的死亡》。
荒诞“三部曲”:小说《局外人》,随 笔《西西弗神话》以及剧本《卡利古 拉》。1943年同萨特结识。
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 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多)和弗 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 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吕克), 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故事发生在荒 郊野外。
作品分析
“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 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 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 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 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 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 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 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 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
艺术特色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神话象征的模式表现 了真实而荒诞的世界,以象征式的表现追求真 实中的荒诞、荒诞中的真实,这正是《变形记》 在艺术上的最突出特点,也是“卡夫卡式”小 说的基本特征之一。
卡夫卡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一个 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所采用的语调 是客观而冷冰冰的。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往往 用意识流手法,通过内心独白、回忆、联想、 幻想等,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小说的 主题。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法国40、50年代出现的 文学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表 现形式。它的特点是鲜明的哲理性,环 境的确定性,注意刻画人物,揭示人物 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生的荒谬性、孤独 感,常用意识流、寓意或隐喻的手法。 代表作品是萨特的《墙》和加缪的《局 外人》。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 以后传到欧美各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 最重要的戏剧流派。这个流派最初被称为“先 锋派”。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艾思琳在作理 论概括时,正式称它为“荒诞派戏剧”。荒诞 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主题是描 写孤独、压迫、异化,艺术上抛弃传统的戏剧 程式,采用荒诞和直喻的手法,用破碎的舞台 形象和场面直接表达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人的生 存状态。代表作品是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 《椅子》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工业自动 化、机械化代替和排挤了人的劳动。
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 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 进入了信息化与核威胁并存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 ,俄 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
再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自 然与人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 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社会与人关系的异化 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 与个体的人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 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 我的消失,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柏林一个日趋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 《尤利西斯》(1922)是乔伊斯最重要
的作品。小说的酝酿过程长达近十年, 作家动笔写作又用了八年,它是现代主 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尤利西斯》
乔伊斯为这么一部反映现代人的现代小 说精心设计了一个神话模式,它套用了 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框架。小说分为 三部,作者最初为它们分别拟订的标题 是“忒勒玛基亚”,“尤利西斯的漂 泊”、“回家”,三部共十八章。各章 最初也有标题,并和《奥德赛》中一些 部分一一对应。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 实验,它大量应用蒙太奇、戏仿、反讽和隐喻, 造成时空颠倒,距离消失,结构错乱。某些作 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意识流小说是一种西方现代派小说形式和艺术
方法,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以后波 及欧美各国。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 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 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 心理学。“意识流”概念是由威廉•詹姆斯提出 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 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意识流小说的 主要特征是描写人的意识活动,特别注重表现 人的潜意识,它打破传统时序和情节的因果关 系,形成时空倒置、交叉,让人物的意识活动 去结构作品,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写作 手法,并进行语言形式的各种试验。法国普鲁 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 作品,代表作是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艾略特
生平和创作: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20 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荒原》被 认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长篇组诗《四个四 重奏》是艾略特后期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