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魅力之城定位报告

万科魅力之城定位报告


2005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2695.5亿元,遥遥领先山东其他城市,排在山东地区首位。
青岛经济发展与未来发展规划——相关经济指标
2003-2005青岛市人均收入、支出情况(元) 15000 10000 5000 0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性支出
第三产业 41.6%
2005年青岛产业结构情况 第一产业 6.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实力 2003 GDP(亿元) 财税收入(亿元) 203 17.4 2004 249.5 21.2 2005 321.2 27.4
城阳区经济稳步发展,近3年的全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十一五”期间,城阳区的发展目标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以上;财税总收入年均增长 2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前景良 好。 2005年城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1元(青岛市为12919),居民人均储蓄16761元。
施工面积 新开工面积 竣工面积
2101.3
2362.7
商品房供应情况总体形势是放量,2002年,市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土地审批制度,房地产开发态 势有所放缓,商品房施工面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完善,2003年起青岛市房 地产供应逐渐增大。
青岛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2002-2005年青岛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800 600 400 2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427 469 516 销售面积 739.9
青岛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2002-2005年青岛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亿元)
250 200 150
103.6 127.8
162.7 223.8
100 5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年青岛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3.8亿元,同比增 长34.9%。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初增幅高开,后期增幅逐月回落。
青岛经济发展与未来发展规划——2006年实现翻一番(与“十五”计划的2001年相比) 第二步,到2012年实现翻两番,人均超过71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到2020年人均超过1.5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 发展、人民生活与人的素质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把青岛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民主健全、文化繁荣、 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经济特色及产业支撑 三大特色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 四大产业基地:电子家电基地、汽车机车造船基地、石油化 工基地、新材料基地 五大产业群: 以海尔、海信、澳柯玛、浪潮、朗讯、LG为核心企业的家电电子产业群; 以大炼油、二甲苯、芳香烃、PVC为核心产品的石化产业群; 以轿车、轻重卡车、客车、公交车及车辆零部件为核心产品的汽车产业群; 以集装箱、游艇、巡逻艇、摩托艇及船舶零部件为核心产品的造船产业群; 以港口运输、集装箱作业、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分拨、港务机械制造为核心行业的港口经济产业 群。
2005年住宅投资完成162.1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部投资额的72.4%;办公楼投资13.9亿 元,同比增长148.2%,占全部投资额的6.2%;商业营业用房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
青岛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2001-2005青岛市商品房供应一览表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373.5 670.1 532.2 2001年 1417 666.1 537.3 2002年 1765 1213.2 681.5 552 2003年 940.8 635.1 2004年 811.2 2005年
3604
平均住宅价格
2005年
在总体供需两旺的前提下,青岛市住宅项目的销售价格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04、05连续两年价 格涨幅在20%以上。直至目前价格走势仍保持上升。
城阳区经济概况及十一五规划——经济概况
概况 城阳区东依崂山区,南接李沧区,西临胶州湾与胶州市相邻,北与即墨市毗连。辖城阳、流亭、 夏庄、惜福镇、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8个街道,230个社区(村),青岛流亭机场即在城阳 区流亭街道范围内。
2005年 ,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亿元,增长 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亿元,增长20.0%, 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亿元,增长16.0%。
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5:54.1:38.4 调整为6.5:51.9:41.6。
青岛经济发展与未来发展规划——相关经济指标
人民生活水平
城阳区房地产市场分析——发展概况
1)城阳区商品房供应
200 150 100 50 0
44.1508 17.4412 2000 116.9286 83.48 32.4012 2001 77.9203 42.3797 2002 30.4324 2003 50.3429 2004 148.2911 商品房施工面积 商品房竣工面积
青岛经济发展与未来发展规划——未来发展规划
大青岛的规划中,确定构筑“三 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 市框架。(三点 指的是青岛市区,以 旅游开发为主;城阳及红岛,城市北 部经济中心,今后以经济及中高档居 住为主;黄岛,以工业、港口为主) 加紧落实青岛、黄岛、红岛三点“品 字型布局”,推进西海岸新经济重心 的建立。积极实施“挺进西海岸、构 建新重心”战略,加速生产要素向胶 州湾西海岸的扩散和转移,以黄岛、 胶南为中心,构建新的经济重心。目 前港口已成功西移,大汽车、大炼油、 大钢铁等一批大项目开始向西海岸聚 集。 加快建设滨海公路“一线展开”的主轴线,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长、国际上也不多见的景观优 美的沿海观光线。从即墨丰城至胶南琅琊台建设总长276.3公里的滨海交通大道。沿线建设凸现青 岛海滨城市特色,做足海的文章,形成靠海、亲海、通海、透海的风格。该公路北段(即墨辽阳东 路至隧道南口段)计划2006年11月建成。 修建跨海大桥,成为连接青岛、红岛、黄岛的枢纽,此工程计划2008年完成。届时将配合三点 布局,一线展开和组团发展的框架,描绘大青岛的发展蓝图。
城阳区经济概况及十一五规划——经济概况
人口: 城阳区近年因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外来人口增加突出。2005年,全区人口77万,其中30万为 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中,超过一半为韩国人、朝鲜族人等。 交通: 城阳区道路密集,等级较高,是连接青岛内外的交通枢纽。城阳区也是通过陆地与空中进入青 岛的必经之路,城阳区内连接青岛内外的主要交通干道有 道路名称 308国道 204国道 (烟青一级公路) 济青高速 青银高速 青威公路 胶济铁路 青荣轻轨 连接端 青岛-流亭 青岛-烟台 青岛-济南 青岛-银川 青岛-威海 青岛-济南 青岛-威海 胶东半岛快速铁路 城阳有站点 等级 国道 一级公路 高速 高速 城际公路 电气化改造 计划2006.9开 工 备注
2009年 预 测
730 61 16.5 440 89 8.8 80 155 3.60
2010年 预 测
900 75 20 550 105 11.5 100 185 3.33
年均增 长速度
23% 22% 20% 25% 18% 30% 25% 20% 4.39‰

具体目标:
城阳经济发展迅速,如果十一五期间按计划发展,2008年的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95亿元,超过江西 省会南昌市2002年的指标。 城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外向而活跃,政府在中长期的外向型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发展速度依然 强劲,必将给这个区域引入更大活力和空间。
城阳区经济概况及十一五规划——经济概况
投资及外资利用:
1、城阳区是青岛乃至山东利用内资外资最活跃的区域,2005年城阳利用外资居山东省市区首位 。其中以韩资企业为主,2005年底达到2336家。另外,日本投资企业250个,美国投资企业105个 ,港澳台投资企业349个。 2、韩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流亭街道和夏庄街道,但没有明显聚集的工业园区概念。另外,在城阳 投资的外资企业行业以服装、电子、饰品加工、玩具制造等为主。
近年来,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量,甚至是宏观调控开始的2005年销售面积比2004 年也有大幅增长,呈现供求两旺的市场局面。应该说05年的政策调整对青岛市场影响不大。
青岛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2 0 0 2 - 2 0 0 5 年青岛市住宅成交价格(单位:元/ 平方米 )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185 2392 2967
321.2 27.4 7.81 180 46 3.15 35.1 75.3 4.18
2006年 预 测
395 33.7 9.37 225 54.3 4 44 90 5.76
2007年 预 测
485 41 11.5 280 64 5.2 55 110 5.04
2008年 预 测
595 50 13.8 350 75.5 6.8 66 130 4.22
第二产业 51.9%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0元, 增长16.5%;人均消费性支出9883元,增长 9.8%;城市恩格尔系数37.6%,下降0.4个百分 点。 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5616元,增长16.1%,其 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15元,增长15.0%。
年份 青岛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03 10075
2004 11089
2005 12920
增长率
人均消费性支出 增长率
/
8056 /
10.1%
9002 11.7%
16.5%
9883 9.8%
2005年,在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和旅游、会展经济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规模 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800亿大关,达865.91亿元,增长15.8%。城乡市场 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668.21亿元,增长16.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7.7亿元,增长 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