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精选 专题二:单线连接问题2018年2月8日于兰州例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为G1,密度为ρ的液体,将体积为V ,重为G2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G2-ρgV G1+ρgV解:第一步好算,关键是第二步不好理解。
G2在受到细线的拉力以后,再把(G2-ρgV )这个力通过液体传导到容器 的底部。
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G1+《G2-(G2-ρgV )》=G1+ρgV例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 。
向杯内缓慢注水,小球A 逐渐上浮。
当小球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1N ;当小球A 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3N 。
则小球A 的密度ρA =kg/m 3。
(g=10N/kg )(难易度★★☆☆☆)解:向杯内缓慢注水后,小球受到水的浮力增加,增加的浮力为:F 浮=3N -设小球球体的1/3的体积为V1,则:V1=F 浮/ρ水g=2N /(1.0×103kg/m3×10N/kg)=0.0002m3 进一步可推导出小球的体积V 为:V=0.0006m3当球体A 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6NρA gV +3N =ρ水gV =6N经计算得:ρ球=0.5×103kg/m3例3、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 ;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 ;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 3,g 取10N/k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 .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B .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 3C .液体的密度是0.8g/cm 3D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分析:(1)甲图和丙图比较,求出增加的压强值,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对桌面增加的压力,而对桌面增加的压力就等于金属球重;求出了金属球重以后,再根据重力公式求金属球的质量;金属球的密度已知,可求金属球的体积;(2)甲图和乙图比较,求出增加的压强值,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可求出对桌面增加的压力,而对桌面增加的压力等于金属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G2 A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浮=ρ液V排g可求出液体的密度;(3)当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时,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金属球重力减去受到液体的浮力.解:(1)由甲图和丙图可得:△p1=1500Pa-500Pa=1000Pa,∵p=F/S,∴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1=△p1S=1000Pa×100×10-4m2=10N,∵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1=G,∴金属球重:G=10N,金属球的质量:m=G/g=10N/(10N/kg)=1kg=1000g,金属球的体积:V=m/ρ=1000g/(8g/cm3)=125cm3,故B错;(2)由甲图和乙图可得,△p2=600Pa-500Pa=100Pa,∵p=F/S,∴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2=△p2S=100Pa×100×10-4m2=1N,∵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2=G排,∴金属球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1N,金属球的受到的浮力:F浮=G排=1N,故A错;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125cm3,F浮=ρ液V排g,ρ液=F浮/V排g=1N/(125×10-6m3×10N/kg)=800kg/m3=0.8g/cm3,故C正确;(3)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F浮=10N-1N=9N,故D错.故选C.例4、(09·海淀二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一圆柱体使其浸入水槽内的水中,当圆柱体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3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该圆柱体拉入水槽内的水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圆柱体所受重力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在水中.若要使图乙所示状态下的圆柱体全部没入水中,圆柱体静止时绳子向下的拉力应为__________N.解:如图甲所示,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1=ρ水V排1g=ρ水(1/8)V体g 此时细线的拉力F1=3N则F1+F浮1=G体,即:3+ρ水(1/8)V体g=G体―――――(1)如图乙所示,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2=ρ水V排2g=ρ水(7/8)V体g此时细线的拉力F2=(3/4)G体则F浮2=F2+G体,即:ρ水(7/8)V体g=3/4G体+G体=(7/4)G体――――(2)两式联立可得G体=4N,ρ水V体g=8N圆柱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3=ρ水V体g=8N此时细线向下的拉力:F3=F浮3-G体=8-4=4N(碰到这样类型的题,不列方程简直就搞不成)例5、图甲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g=10N/kg)解: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v排=v-20cm3=v-20×10-6m3,此时F拉+G=F浮=ρ水gv排=ρ水g(v-20×10-6m3),即:0.6N+G=ρ水g(v-20×10-6m3),---------------------------①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木块漂浮,F浮1=G=ρ水gv排1=ρ水g(1-2/5)v,水 A 油 B 甲 乙 即:G=ρ水g (1-2/5)v , --------------------------②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v=0.2×10-3m 3,G=1.2N ;如图乙,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1=G=1.2N .例6、如图所示,有两个小球A 和B ,密度分别为PA 和PB ,图甲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A 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图乙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B 使其浸没在油中静止,小球A 所受重力为GA ,体积为VA ,小球B 所受重力为GB ,体积为VB ,小球A 和B 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所受浮力分别为FA 和FB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油的密度为ρ油,而且ρ水>ρ油>ρB >ρA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A 、GA <GB B 、VA >VBC 、FB <FAD 、FB >FA解答:设A 球受到细线的拉力为F 拉A ,B 球受到细线的拉力为F 拉B ,根据题意可得:对于A 球:FA =GA +F 拉A ,即:ρ水VAg =F 拉A +GA =F 拉A +ρAVAg (1)对于B 球:FB =GB +F 拉B ,即:ρ油VBg =F 拉B +GB =F 拉B +ρBVBg (2)因为F 拉A =F 拉B , 化简(1)和(2)可得ρ水VAg -ρAVAg =ρ油VBg -ρBVBg ,经过计算可得VA (ρ水-ρA )=VB (ρ油-ρB ) (3)对于(3)式,由于题中没有给出具体数据,我们可以设一个好算的数据来代进去计算一下,这种方法应该大力推广。
我们现在设ρ油=0.8g/cm 3,因为ρ水是已知的数据,我们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ρ水>ρ油>ρB >ρA 来设ρB =0.4g 每立方厘米,ρA =0.2g 每立方厘米,设VB =1立方厘米,总之,可以随便地设数据,只要便于计算就行。
将上述数据代入(3)式中去计算,可以得到AD点评:做题不要太死板,假设题中没有给予数据,一些学生就傻了眼,不知所措,这题出得相当地好,最起码给出了一种解题的新途径。
例8、(2011?达州)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 3、重6N 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 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1.0×103kg/m 3×10N/kg×1.0×10-3m 3=10N ;(2)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F 浮=G=6N ,由F 浮=ρ液gV 排得:V 排=F 浮/ρ水g=6N /(1.0×103kg/m 3×10N/kg ) =6×10-4m 3,则V 露=V -V 排=1.0×10-3m 3-6×10-4m 3=4×10-4m 3;(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h 减=V 露/S 容器=4×10-4m3/(400×10-4m2)=0.01m,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P=ρ液gh=1.0×103kg/m3×10N/kg×0.01m=100Pa.例9、如图所示,柱形容器重力不计,底面积为6×10-2m2.容器内放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正方形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深20cm,此时木块处于漂浮,但细绳刚好拉直,对木块没有拉力.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牛.求:(1)木块漂浮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2)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3)向容器内缓慢注水(水未溢出)多少千克时,细绳断裂?(4)细绳断裂后,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解:(1)木块漂浮且绳没有拉力时,F浮=G木∵F浮=ρ水gV排G木=ρ木V木g∴V排=ρ木V木/ρ水=0.6×103kg/m3×10-3m3/1×103kg/m3=6×10-4m3(2)绳子拉力最大时,木块受力平衡,则F浮′=ρ水gV排′=G木+F绳V排′=(ρ木V木g+F绳)/ρ水g=(0.6×103kg/m3×10-3m3×10N/kg+3N)/(103kg/m3×10N/kg)=9×10-4m3(3)注水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为V排′-V排=3×10-4m3=300cm3木块增加的浸没深度△h=△V排/S木=300cm3/100cm2=3cm∴加入的水的体积V水=△h×(S底-S木)=3cm×500cm2=1500cm3∴m水=ρ水V水=103kg/m3×1.5×10-3m3=1.5kg(4)因为容器为直柱体,且容器重力不计,所以,细绳断裂之后,(木块重新漂浮)则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总=P1+P水∵P1=ρ水gh=103kg/m3×10N/kg×0.2m=2×103PaP水=m水g/S底=1.5kg×10N/kg/(6×10-2m2)=250Pa∴P总=P1+P水=2000Pa+250Pa=2250Pa例10、底面积为4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14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1)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0.04)kg;(g取10N/kg)(2)深度为3cm处由液体产生的压强为(300)Pa.(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250)Pa.解:(1)G金=m金g=0.14kg×10N/kg=1.4N,F浮=G金-F示=1.4N-1N=0.4N,F浮G排=m排g,m排=F浮/g=0.4N/10N/kg=0.04kg;(2)由图知,当h=4cm=4×10-2m时,p=4×102Pa,∵p=ρ液gh,∴ρ液=p/gh=4×102Pa/(10N/kg×4×10-2m)=1.0×103kg/m3深度为3cm处由液体产生的压强为:p=ρ液gh1=1.0×103kg/m3×10N/kg×0.03m=300Pa;(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值:△F压=G金-G排=G金-F浮=1.4N-0.4N=1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值:△P=△F压/S=1N/40×10-4m2=250Pa例11、如图所示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均盛满水.然后将一木块漂浮在乙杯的水中;再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的水中,用细线将其系在杯底上.此时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甲、G乙、G丙表示,则()A.G甲=G乙=G丙B.G丙>G乙=G甲C.G丙=G乙>G甲D.G甲=G乙>G丙解:(1)设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水的重力为G水,则甲杯与乙杯相比较:甲杯中所受的重力:G甲=G水,乙杯中所受的重力:G乙=G水乙+G木,(G水乙为放入木块后,乙杯中剩余水的重力)∵木块在乙杯中漂浮,G排乙=F浮乙=G木,又G水乙=G水-G排乙,∴G乙=G水乙+G木=G水-G排乙+G木=G水-G木+G木=G水,∴G甲=G乙;(2)乙杯与丙杯相比较:乙杯中所受的总重力:G乙=G水乙+G木,(G水乙为放入木块后,乙杯中剩余水的重力)∵木块在乙杯中漂浮,G排乙=F浮乙=G木,又G水乙=G水-G排乙,丙杯中所受的重力:G丙=G水丙+G木,(G水丙为放入木块后,丙杯中剩余水的重力)∵木块在丙杯中用细线将其系在杯底上,F浮丙=F+G木,(F为细线的拉力)∴G排丙=F浮丙>G木,又G水乙=G水-G排乙,又G水丙=G水-G排丙,∴G乙>G丙.故选D.例12、一个重为10N,体积为0.4dm3的实心小球,用细线吊着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5kg,则小球所受的浮力是(4)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54)N.(g=10N/kg,ρ水=1.0×103kg/m3)解:∵小球浸没在容器内水中,∴v排=v=0.4dm3=0.4×10-3m3,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0.4×10-3m3×10N/kg=4N;∵球用细线吊着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水向下的力:F球=F浮=4N,∴桌面受到的压力:F=G水+G容+F球=(m水+m容)g+4N=5kg×10N/kg+4N=54N例13、如图所示,体积为1×10-3m3,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第一个装置内是水,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69N,第二个装置内是某种液体,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71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解: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弹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的差;在水中时,小球的重力G=F浮水+F弹水=ρ水gV排+F弹水=1000kg/m3×10N/kg×1×10-3m3+69N=79N,在某种液体中,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液=G-F弹液=79N-71N=8N,所以液体的密度ρ=F浮液/gV=8N/(10N/kg×1×10-3m3)=0.8×103kg/m3.例14、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浸没在底面积为200cm2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剩余木块静止时,木块仍有6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2比P1减小了50PaB.切去的体积为100cm3C.木块的密度为0.6g/cm3D.木块原来的体积为200cm3例15、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牛,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牛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4厘米3的体积露在水面,则木块的密度约为()A.0.6×103千克/米3B.0.7×103千克/米3C.0.8×103千克/米3D.0.9×103千克/米3例16、如图所示,一木块浸没在底面积为200cm2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在剩余木块上方加0.2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仍有4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撤去压力,木块静止时,再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切完后的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初始状态减小了(98)Pa(g取10N/kg).例17、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约为(0.6×103)kg/m3.(g取10N/kg)例18、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若将石块在水中缓慢提升3cm,石块仍然处于浸没状态,拉力做功0.03J(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松开细线,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1.3×103)Pa例19、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求:(1)石块所受浮力;(2)容器中水的重力;(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例20、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求:(1)石块的密度;(2)石块所受浮力;(2分)(3)放入石块后,容器受到水的压强;(2分)(4)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分)例2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物体A浸没在水中,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为F拉.如图乙所示,当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为4N,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cm,此时,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在物体A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N/kg,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A.F拉的大小为4.8N B.F浮的大小为0.2NC.ρA的大小为8g/cm3D.P的大小为3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