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经典试题及详细解析

氧化还原经典试题及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0分)1.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lO 3−+5Cl −+6H +=3Cl 2+3H 2O ,②2FeCl 3+2KI =2FeCl 2+2KCl +I 2,③2FeCl 2+Cl 2=2FeCl 3,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l 2>ClO 3−>Fe3+>I 2 B. Cl 2>ClO 3−>I 2>Fe 3+C. ClO 3−>Cl 2>Fe 3+>I 2D. ClO 3−>Fe3+>Cl 2>I 2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关键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

①中ClO 3−是氧化剂,Cl 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 3−>Cl 2,②中Fe 3+是氧化剂,I 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 3+>I 2,③中Cl 2是氧化剂,Fe 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 2>Fe 3+,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ClO 3−>Cl 2>Fe3+>I 2,故C 正确。

故选C 。

2. 在反应3S +6KOH =K 2SO 3+2K 2S +3H 2O 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A. 1:2B. 2:1C. 1:1D. 3: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是关键,判断后也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在反应3S +6KOH =2K 2S +K 2SO 3+3H 2O 中,只有S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S ,反应中S →K 2S ,S 化合价降低,则S 被还原,S 为氧化剂,S →K 2SO 3,S 化合价升高,则S 被氧化,S 为还原剂,由生成物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1:2,故A 正确。

故选A 。

3. 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作为还原剂,已知25.0mL0.0100mol/LNa 2S 2O 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A. S 2−B. SC. SO 42−D. SO 3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难度中等。

【解答】Cl 2完全转化为Cl −,Na 2S 2O 3被氧化,S 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m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0.0224L 22.4L/mol×2×1=0.025 L ×0.0100mol/L ×2×(m −2),解得m =+6,故得到SO 42−,故C 正确。

故选C。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C. 向100 mL 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5 mol的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D. 向明矾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Al3++SO 42−+Ba2++3OH−=BaSO4↓+Al(OH)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正误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考查,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及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的离子反应为2Fe(OH)3+2I−+6H+=2Fe2++I2+6H2O,故A错误;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反应为ClO−+H2O+CO2=HCO3−+HClO,故B错误;C.向100 mL 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5 mol的Cl2的离子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正确;D.向明矾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故D错误;故选C。

5.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 COB. SO2C. HClD. CO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考查无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海带提碘B. 氯碱工业C. 氨碱法制碱D. 海水提溴【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B.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H、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氨碱法制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7.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Br−、Fe2+、I−B. I−、Fe2+、Br−C. Br−、I−、Fe2+D. Fe2+、I−、Br−【答案】B【解析】解:2Fe3++2I−=2Fe2++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I−>Fe2+,Br2+2Fe2+=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Fe2+>Br−,所以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Br−,故选:B。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来判断还原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本题考查离子还原性的比较,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可解答.8.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B. 8:3C. 6:3D. 3:2【答案】A【解析】解: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2为氧化产物,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由方程式可知,当有3molCl2参加反应时,有2molNH3被氧化,则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选:A。

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结合化合价升降总数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的考查,易错点为B选项,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 2Na+2H2O=2NaOH+H2↑B. HCl+NaOH=NaCl+H2OC. Na2O+H2O=2NaOHD. Cl2+H2O⇌HCl+HClO【答案】D【解析】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故A不选;B.HCl+NaOH=NaCl+H2O,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选;D.Cl2+H2O⇌HCl+HCl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选;故选:D。

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及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4.48L HF,则转移0.8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C,注意因条件未知,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 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以此解答该题。

A.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为+6价,所以H2S表现还原性,而O2F2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故D正确。

故选D。

11.在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A. 等于0.9molB. 等于0.45molC. 大于0.45mol,小于0.9molD. 小于0.45mol【答案】D【解析】解: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9mol,依据方程式Cu+ 2H2SO4(浓)− △ CuSO4+SO2↑+2H2O,0.9mol硫酸完全反应,理论上被还原的硫酸为 0.45mol,但是因为只有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变为稀硫酸,不再有铜发生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