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解析PPT课件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 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说明: ▪ 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其共同的使用范围内混合使用时如何 确定各自使用量的规定。
▪ 不具有同一功能食品添加剂不受本条约束; ▪ 着色剂要求具有同一色泽,如同是红色或蓝色,如果一种添加剂是
功能类别 面粉处理剂 被膜剂 水分保持剂 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 稳定剂和凝固剂 甜味剂 增稠剂 食品用香料 加工助剂 其他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说明:
▪ 分类、分级的食品分类系统 ▪ 除外:该类别中特定的食品亚类或食品品种不适用本条规定 ▪ 仅限:仅该类别中的特定食品亚类或食品品种适用本规定 ▪ 其他:对未列入食品分类系统中的使用范围的补充 例如:柠檬黄 ▪ 03.0 冷冻饮品( 03.04 食用冰除外) ▪ 07.04焙烤食品馅料(仅限饼干夹心和蛋糕夹心)
食品卫生法规
3.1.1 主要内容
食品卫生法规
3.1.1 主要内容
3.1.2 基本术语
食品卫生法规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 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 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最大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最大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 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国际编码系统(INS)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中国编码系统(CNS) 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 在本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乳化硅油 ▪ 其他(发酵工艺用)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标准中主要规定的是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只是部分品种规定 了在使用范围中的残留量。如二氧化硫
食品添加剂的最大允许使用量的涵义包括: (1)在使用具体的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Company
LOGO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卫生法规
第三章 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
1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现状 2 我国食品标准分类 3 食品相关标准简介
食品卫生法规
3 食品主要标准简介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 3.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3.3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3.4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
示例
果汁饮料
最大使用量
红1
1.0 (a’)
红2
2.0 (b’)
a/a’+b/b’≤1
实际用量 0.8(a) 0.4(b)
0.8/1.0=80% 0.4/2.0=20%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
食品卫生法规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是我国现行的强制性添 加剂使用标准,于1977年首次发布,2011修订。 2007年第3号、4号、5号、8号、9号、12号、15号、17号。 2008年第4号、6号、9号、13号、14号、17号、18号、 21号、26号、27 号 2009年第11号、第19号 2010年 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6号:批准葡萄皮红等18种食品添加 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 第23号:现批准溶菌酶等8种物质为 食品添加剂,批准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22种食品添加剂和叶酸等3种营养强 化剂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33种 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2011年第156号公告 。
红色,一种添加剂是蓝色,在求各自的实际使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能超 过1。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时的规定
假设A和B是同一功能有共同使用范围的两种食品添加剂,A的实际使用量 为a,规定最大使用量为a’,B的实际使用量为b,规定最大使用量为b’, 该条款用公式表示为,a/a’+b/b’≤1
在达到其使用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2)在具体食品类别中的使用量不能超过最大使用量。 (3)最大使用量并不能完全作为确定产品中最终残留量的依据,而要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带入原则等进行综合判定。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时的规定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卫生法规
表A.1主要内容:
以食品添加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 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允许使用的食品名称(种类)以
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食品添加剂的CNS号(中国添加剂分类代码)、INS号(国际编码);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卫生法规
表A.1主要内容: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CNS号
功能类别编号和其在该功能类别中的编号两部分组成,中间以“.” 作为分割符分隔
例如:D-甘露糖醇 19.017 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12.007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CNS号中编号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编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功能类别 酸度调节剂 抗结剂 消泡剂 抗氧化剂 漂白剂 膨松剂 胶基糖基础剂 着色剂 护色剂 乳化剂 酶制剂 增味剂
编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