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几何基本图形归纳(基本图形+常考图形)

初中几何基本图形归纳(基本图形+常考图形)

9 2初 中 几 何 常 见 基 本 图 形序号1基 本 图 形A C D B基 本 结 论23子母型①② 2· C B4③ 2·④ 2·5CCA6DBD7D890+2APBCD16()/2∥∥18ADD E∥20AD AE DE== AB AC BC1090-211①平分②③∥“二推一”⊕⊕→⊕12 13为中线1:3:2平分14A12B D CA①“二推二”②③⊕⊕→⊕⊕④1=15D E D、E为中点2∥B CA DE、F为中点E F17B H D CE、F、G、HA为中点GEB F C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型AAE AD AE DE===BD CD AB AC BC19B CX型EDA∥AD AE AD AE DE===BD CD AB AC BCB C假A型AEDB CdB④O∠90°25AD P A PD==BC PC PB O26P A PD ADPC PB BC P29∠∠∠∠180°假子母型A21D2·B B C221:1:2A CC①过圆心二推三23A ORE a/2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R22+(2)224A D C为直径B蝶型DAPBC规型AB== ODC27A型AOBDP·PB PD BD==PC P A ACCA28OD BAB BC AC==BD AB AD2·CD AO30B C E①过圆心“二推一”O②过切点③垂直于切线A C B33AOOO1 O1 CO ①::2:1:3②内切圆半径 3 O2 ②当是角平分线时,长为 4 - 2 2 a 。

⊕⊕→⊕A31OP∠∠32P2BA1CB∠1=∠P ∠2=∠CA1O 1、O 2、A 三点共线A34O 1⊥O 22B几何基本图形1、如图,正三角形中,,、交于 F : ①△≌△ ②∠600 ③△∽△2、如图,正三角形中,F 是△中心,正三角形边长为 a :3a ③外接圆半径 a6 3△3、如图 中,∠900,∠300,,D 是上的点:①内切圆半径为 3 - 12a ②外接圆半径为 a△4、如图 中,∠900,,D 是上的点:①当 D 是中点时,长为A5 a ; AAAFEEDFBD CBD C30 0C B B C2ax - x 2△5、如图,如图 中,∠900,,E 、D 是、上的点,且∠450:①∽ ②设,则 。

a6、如图,∠360,则: 5 - 1。

27、如图,D 是上一点,,则:1∠∠。

28、 如图,D 、E 是△边上两点,,,则当:①∠1000 时,∠400;②当∠0 时,∠180 - x 20。

AAA ADBE45CB CEB D CB D E C△9、如图, 中,D 是三角形内一点,①当点 D 是外心时,∠ 1 180 + ∠A∠A ;②当点 D 是内心时,∠2 210、如图,∠900,是中垂线,则①,若 3,4,设,有 (4 - x )2 + 32 = x 2 ; ②△∽△。

11、如图,E 是正方形对角线上一点,交延长线于点 F ,H 是中点:①△≌△; ②△∽; ③ ⊥; ④是以为直径的圆的切线。

△12、如图,、是正方形:①≌; ②⊥。

ACEAEDGA DDABCD BHB C FBE FC G13、如图,正方形对角线交于 O ,E 是上一点,∥: ①△≌△; ②⊥。

14、如图,E 是正方形对角线上一点,⊥,⊥: ①;②⊥。

15、如图,将矩形顶点 B 沿某直线翻折可与 D 点重合: ①是中垂线; ②,若 3,5,设,则 32 + (5 - x )2 = x 2 。

16、将矩形顶点 A 沿翻折,A 落在 E 处,如图: ①是中垂线,;②△≌△;③。

AO D AEDFAEDAODEFOB F CBCB GCBFCEAF BD BD, AD等腰 A B CB17、如图,B 是直线上一点,∠∠,过 A 、C 做直线的垂线,D 、E 是垂足:①△∽△; ② 当时,△≌△。

△18、如图,以 两边向形外作正方形,,H 是中点:① 12;②E 、F 到所在直线的距离和等于 A 到直线的距离;③当∠∠时,⊥;19、如图,E 是正方形对角线上一点,F 是边上一点∠900:则。

20、如图,H 是矩形对角线上一点 E 、F 是矩形两边上的点,∠900,则过 H 作⊥,⊥,就 有 17 题基本图形。

CAD DGAEDAED B EFEHFB H CB F CB C△21、如图,是 角平分线,⊥,作出常用辅助线(延长与相交即可),并体会结果。

利用角 平分线翻折。

22、如图,E 是中点,F 是中点,当 8 时:则 2。

注:可作多种辅助线,有利于提高转比能 力。

23、如图,D 是△边上一点,:1:2,E 是中点: ①:1:3 ②:2:1 ③:7:1224、如图,D 是中点,E 是上一点:3:2:①:3:1 ②:3:5 ③:9:11。

AAAAFEEFEE F CCBDCBDC25、如图:梯形中,∥,,则,可利用①平移——过 D 作∥交延长线于 M ;②分割——过 A 、D 作垂线。

26、如图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例如矩形),则连结四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27、如图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例如菱形) 则该四边形中点围成的四边形是矩形。

28、如图,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中,E 、H 、F 是边对角线中DD 点,则△是EDAAO三B OCC B角形。

HF CBC DE CO r△29、如图 中,∠900,⊥,则①2:2:;② 1 1 1= +AC 2 AB 2 AD 230、如图,F 是正方形边中点,①2·;②2·。

1 4:则△31、如图,、是高线:①中点在中垂线上;② ∽ ;③当∠△600 时,AD AC CD= =32、如图 D 是中点, 2 ;①△∽;②ABBC ACA1 2。

AD AAFD EBD CBB C33、如图,D 是△直角边上中点,⊥则:△∽△。

34、如图,梯形中,∥,已知:2:3;①S △:S △4:9 ②:2:3;③:4:25。

35、如图,梯形中,∥,是中位线,已知:2:3;①②:1:6; ③S △:1:100。

36、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边上一点,:3:1,则:S △19:56。

ADADADCEDE EB C BOG H FC BFE CAB37、如图,直角梯形中,⊥,∥,,E 是中点:①、是角平分线 ②∠∠。

△38、如图, 中,∠900,点 O 在直角边上,当以 O 为圆心的圆与、相切时:①②2· ③△∽;④当 3,4 时,⊙O 半径为 3 2;⑤当∠300,时。

3 3 a 。

39、如图,∠∠, 是斜边上一点,以 O 为圆心的圆与、相切, 是⊙O 半径:①r r+ = 1 ; AC BC②当 4,3 时, 12 7。

40、如图,∠∠,O 是斜边上一点,以 O 为圆心的圆过点 B ,且与相切,r 是⊙O 半径:①BCOD5 2= ; ②当 4,3 时, r , r ,2·。

AC AD 3 3CFAG k AADEEBDCED CEAFOAO G BF OBBC41、如图⊙O 是△内切圆,①,,, r = a + b - c242、如图,⊙O 切△直角边与斜边于 C 、D ,⊥,、是垂线,⊥:①△≌△ ;②△≌△ ; ③∠∠;④是、比例中项;⑤是、比例中项;⑥△≌△;⑦△≌△…… 43、如图,以为直径的⊙O 切于 E ,、是垂线:①;②是矩形。

44、如图,以为直径的⊙O 中,、是弦的垂线:①;②是矩形;③连结,,∠∠∠……AAHDOE BDE F O CF OAB GOBBF CCE D CE F D△45、如图,在直径所在直线上,⊥:①∠∠;② ∽△∽△∽△。

46、如图,⊙O 是△外接圆,⊥,⊥,⊥:①是平行四边形;②47、如图是⊙O 切线,C 是中点,是割线,则△∽△。

1 2。

48、如图,∥,、交于 O ,∥,则,A1 1 1 + =AD BC OE。

FEG DA BGEC AOOHOCBH DB F ECDDFCOAE B49、如图,点 B 在⊙O 上,以 B 为圆心的圆与⊙A 的公切线是,切点是 D 、E ,若交于 C ; 当⊙B 半径是⊙A 的一半时;①∠300;50、如图,两圆内切于 P ,大圆弦、交小圆于 A 、B ,则∥。

51、如图,⊙O 与⊙O 1 内切于 P ,⊙O 的弦切⊙O 1 于 C ,连结交⊙O 于 D ,则: 。

1C F O O E AE D 1O52、已知⊙A 的圆心在⊙O 上,⊙O 的弦与⊙A 切于 P ,若两圆半径为 R ,r ,则•2。

PDEABD P OO ABA PCA B CCDOB53、如图,⊙O 1 与⊙O 2 内切于 A ,⊙O 1 的弦经过 O 2,交⊙O 2 于 D 、E ,若⊙O 1 的直径为 6,:: 3:4:2,则可设 3k ,在利用相交弦定理求⊙O 2 半径。

54、如图,半圆 O 与⊙O 1 内切于 E ,⊙O 1 与半圆直径切于 D ,连结 1 交半圆于 C ,若 32, ⊙O 1 直径为 12,可将半圆补全,利用相交弦定理求长。

55、如图,两圆相交于 A 、B ,一直线分别交⊙O 1,⊙O 2 于 D 、E 、F 、G ,与交于 C ,则::。

56、如图⊙O 与⊙A 交于 B 、C ,过点 A 作直线交⊙O 于 E ,交⊙A 于 D ,交于 F ,则:2•。

ABD O2E CE CAGBO1AO 1 D O B D O 1B2 F CB57、如图,两圆外切于 A ,是两圆公切线,①∠900;②∠2=∠B ,∠1=∠C 。

CBO1AO 258、如图,两圆外切于 A ,是两圆公切线,、是直径,①在同一直线上; 在同一直线上;②2•;③2•r ;④若过点 D 作⊙O 2 的切线,则该切线长等于。

CO1AO259、如图,两圆外切于 A ,是两圆公切线,与 O 1O 2 交于 P ,①△∽△;②当 R :3:1 时,∠300,∠300。

60、如图,两圆外切于 A ,是⊙O 1 的切线,①△∽△;② ∠∠1800;③2•。

OBADC 2 BCEPE增补:DO1AO2△61、如图 中,,,①当∠400 时,∠700,②当∠0 时,∠180 - x 2。

△62、如图 中,,,①当∠400 时,∠1000,②当∠0 时,∠ 180 - 2 x 。

△63、如图, 边、中垂线交于 D 、E ,①当∠1000 时,∠200;②当∠0(x >900)时,∠2x、如图,是△64内接矩形,则AK;当△是直角三角形时,经常用–1800。

AFDE DG BD==AH BC AH AB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