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赏析论文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赏析论文

曲阜市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助教:×××(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时间:2015年1月20日曲阜市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摘要:文化影响力逐步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软实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与集中合理的展示,不仅能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助力。

曲阜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孔府、孔庙、孔林”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综合原始文明、古城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与文明进程中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的保护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曲阜;三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文:一、前言: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1982年,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虽然比较小,但知名度和影响力却是世界级的。

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古老朴素的城市风貌闻名海内外,受到国内外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重视。

笔者的家乡距离曲阜非常近,基于对曲阜的了解,对其城市保护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进行简单剖析,并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

二、城市历史要素2.1城市自然环境2.1.1地形地貌曲阜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头分布,中西部是泗河、沂河冲积平原,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

境内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2.1.2自然气候曲阜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带季风影响显著,冬天干冷,夏天闷热,春秋季节短暂。

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1.3 ℃,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26.8 ℃,年平均气温13.6 ℃。

表1曲阜市气候数据表2.1.3生态基底与特征曲阜市以平原为主,山丘与平原之比约为3:7。

境内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

共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有泗河、沂河、蓼河、崄河4条河流。

2.2城市空间组织2.2.1 平面形式曲阜市北依泰山,南瞻邹城,东连泗水,西抵兖州。

全市划出4个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北部的自然山林、墓地保护区,南部的九龙山、孟母林保护区,东南角的尼山自然、估计保护区和市中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图1. 曲阜市平面图2.2.2路网结构曲阜市交通发达,东西向有铁路新石线,日兰高速和327国道贯穿,南北向有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和104国道贯穿。

曲阜市以这些铁路和公路干线为基础,像我国大部分城市一样具有方格式路网结构,道路系统比较简单,便于组织交通,且有机动性,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道口。

这种路网结构多在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中心区采用。

2.2.3 轮廓线和天际线曲阜市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城市,2012年全市总人口约为63.92万人。

城市发展及规划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轮廓线和天际线的意识也没有得到重视,相信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在今后城市轮廓线和天际线的理念会得到应有的重视,依靠曲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影响力将其建设成为集现代城市美与古城美相得益彰的国际知名城市。

2.2.4 空间轴线与序列关系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孔庙轴线。

孔庙轴线为城市核心景观轴线,大沂河以北以建筑与绿化相结合为特征,大沂河以南则以开敞绿化空间为主,形成宽度不小于600米绿化轴。

静轩路、中央大道为重要城市景观轴线。

街道之间丰富,尽可能形成较为开敞的街道空间景观。

其它城市主、次干路根据道路所处位置和功能要求,形成各具风格、空间序列有致的街道景观。

步行商业街形成连续的空间界面,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宜人。

古城内道路宽度适中,两侧建筑均为传统风格,充分展现古城区历史文化风貌。

四条外环路两侧为宽度不小于100 米绿化防护林带,突出自然环境特色,成为城区外围绿化环。

2.2.5 空间尺度曲阜市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这点已经做的比较好了。

作为一座小型城市,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所占用的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矛盾也不怎么突出。

但审美空间和实用空间的矛盾相对严重,小城市发展较缓,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科学理念还没有得到完美应用。

上个世纪的城市规划不够合理,市民更加重视空间的实用性而导致审美空间不足。

2.2.6视线通廊建立视线通廊的前提是存在或拟建立良好的“视点”与“景点”关系,城市中存在或准备建设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场所称其为“景点”,观察和望景点的场所为“视点”。

为了使视点与景点之间(或景点与景点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视关系,在城市中建立“视线通廊”。

视线通廊保证了两点之间不进行超过视线要求高度的建设以实现良好的视觉沟通。

曲阜市在景点具有良好视线通廊方面做的比较好,孔府、孔庙周围限制建筑高度,最高不能超过高度为24.8米的大成殿,我们从下面几幅图中领略曲阜古城的事先通廊。

图2. 曲阜孔庙大成殿图3. 曲阜大成桥图4. 曲阜孔林万古长春图5. 曲阜孔庙万仞宫墙三、城市历史街区3.1 历史街区(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历史遗迹、墓葬、民居、尺度等完整保护,修旧如旧)五马祠街是明故城内东部东西向主要街道之一。

街区西连明故城内主要南北向道路—鼓楼大街,东接秉礼路(104国道曲阜城区段),中间与东南门大街、棋盘街十字交叉,全长600余米。

尽管在建筑上具有一定的江南风格,但在经营上收到很大经济效益,是到目前为止曲阜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商业街。

五马祠街还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拆除了一些原有的真正的历史建筑,用仿古建筑取代名城中原有的历史环境,甚至在重要的历史环境用拆除那些尚可保存的历史建筑物的方法建造这类仿古建筑,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来讲,无疑是一个灾难。

后作街是明故城内北部东西向主要街道之一。

位于孔府后,街区西连半壁街,东接鼓楼大街。

历史上居住的是专为孔府制作各种日常用品的匠人、手工艺人等。

其改造与五马祠街一样是完全的推倒重来,失去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寻根。

而在建筑创造上注重传统方式和现代文脉的继承,较好体现了“非形态的精神”,但其紧邻孔庙、孔府,建筑形式却与之不甚协调,“传统的形式”体现欠佳。

而且因缺乏与城市之间的系统规划,没有结合其它景点和旅游路线统一考虑,加上原住居民又都搬迁到城外,使建成后的街区有些冷清,缺乏生气。

3.2 老旧街区建筑信息(材料、色彩、碑、牌坊、阙、桥、井、古树、名人故居、历史古建等)曲阜市的老街区大多使用青砖、青瓦,街区两头会有牌坊,曲阜的牌坊很多,孔林中的万古长春更是巍峨气派。

在古城内古树比比皆是。

民居大都为北方四合院类型,通常进门会有影墙,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用材考究,处处体现了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各地乡村民居多因地制宜,注重实用,因而丰富多样,富于淳朴自然的美感。

典型的古街区基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或改建的,虽然延续了原有的风格,但毕竟改建已使老街区的历史感丧失。

3.3 工程技术传承(柱式、拱、斗拱等)民居通常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木质大门,门上一对叩门的铜环(也是一种装饰)。

房屋结构比较简单,由梁、椽、檩等木结构的屋顶、青瓦和青砖墙构成,少数建筑会采用复杂斗拱结构做承重结构和装饰作用。

图6. 曲阜市五马祠街现状照片图7. 曲阜市后作街现状照片四、民族文化与艺术传承4.1 雕塑楷雕是用楷木雕刻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楷雕始于西汉初年,清代,楷雕工艺渐臻完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

1851年(清咸丰元年),曲阜有徐、颜、李、孔四家从事楷雕业。

19ll年曲阜的楷雕作品群仙祝寿、百子如意,在巴黎博览会得金牌。

1922年,文楷手杖、百寿如意,在山东省博物展览会上分别获得甲乙奖牌。

建国后,楷雕艺人逐步组织起来,实现集体化生产,创造了一批优秀作品。

1954年,雕刻品群仙降龙、五谊、八仙祝寿、鹿鹤、手杖等,在上海、北京及国外展出,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奖励。

1958年,园雕品“西厢记、惊艳”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青年作品展。

1979年楷雕工艺品仕女、罗汉、如意等,参加广交会,进入国际市场。

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8. 楷雕如意图9. 楷雕孔子像4.2 绘画孔府中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如:著名画家周之冕、高其佩、郑板桥的绘画作品;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文征明的书法手迹。

4.3老字号扶兴和笔庄、琉璃瓦厂、万成公食品、阙里宾舍、孔府西苑、张记煎包铺4.4语言文字曲阜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系统的中原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较,共同的方面是主要的,不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曲阜方言的语音系统比较简单,单字音系声母21个,韵母36个,声调4个,单字音节约1041个。

方言的语音声母中没有卷舌音zh、ch、sh,故质、吃、诗分别读作痪、疵、丝,这是曲阜方言中最突出的语音特点;词汇方面,与普通话义同而形别的词汇不少,方言词缀、叠音词比普通话丰富;语法方面,方言里除与普通话相同的代词外,还有俺、恁、么儿等,方言副词数量较多。

曲阜方言内部的一致性较强,但亦有所差异。

按中古精系山臻两撮合口三等字声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南、北、中三个区。

4.5特色餐饮孔府宴;张记煎包;布依侯粥铺:风味蹄皮、红烧粉条;荷花苑渔村;蕉麻鲤鱼;孔府煎饼;熏豆腐;孔府糕点(现吃现烤)4.6历史传说阜,在古代指不属于山陵的土山。

因在古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这也就是曲阜地名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天地不分,昼夜不明,一片混沌。

盘古氏巨龙在这混混沌沌中,已经修行了数万年。

在它觉得力气充盈时,便竭尽全力翻了个身。

这一翻身不要紧,只听一声巨响,居然天地分开,而精疲力尽的盘龙却被一座大山压在下面。

山顶上有若干巨石,有的闪蓝光,有的闪红光,有的似一团火。

在数万年后,这些巨石变成了日、月、星辰,称为“三光”。

从此,天地间黑白交替,昼夜分明。

山顶上有棵参天大树,天上的神灵可沿树身来往于天地之间。

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叶子落地若干年后,演变成人,叶的脉络变成了人的骨骼,叶片儿化成了人的血肉。

从此,大树枯亡,而人类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再说这座大山历经数载变成了委曲长七八里、高数丈的龙形阜地,故人们称之为曲阜。

曲阜市历史悠久,积累下的故事数不胜数,可以参看孟坡所著的《曲阜小城故事多》一书。

五、节日5.1地方特色节日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每年公历9月28日,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该活动主要是以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