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专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专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专题专题1 例析鉴别物质的三种类型◆典型问题1 不用试剂的鉴别例1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Na2CO3HCl CuSO4NaNO3B、K2CO3H2SO4HNO3BaCl2C、HCl AgNO3HNO3NaCID、NaOH FeCl3MgCl2BaCl2【方法归纳】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解题思路: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典型问题2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例2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①AgNO3、NaOH、HCl ②NaOH、HNO3、NaCl ③Ba(NO3)2、KCl、CH3COOHA.①②③B.①③C.①D.②③【方法归纳】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

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呈碱性的盐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呈酸性溶液作试剂。

◆典型问题3 任选试剂鉴别例3现有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HCl、H2SO4、NaCl、Ba(OH)2、NaOH,如何将它们区别开来?【思路】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时一般是先加一种试剂根据现象不同将多种物质分组,然后再分别鉴别出每组内的物质。

【规律总结)】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用多种解法,题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最明显。

简答叙述时的一般步骤:取少量样品→加入某种试剂→加热、振荡等操作→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自我检测〓1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③Ba(NO3)2④Cu(NO3)2⑤KNO3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②③①④⑤2 有标号为A、B、C、D、E、F的六瓶溶液,只知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硝酸钠溶液、硝酸钙3. 下列各组中固体物质只借助于水就可以鉴别的是()A、CaCO3、Na2CO3、BaCO3B、BaSO4、NaCl、K2SO4C、CuSO4、NaOH、KClD、NaCl、AgNO3、KNO34. 只用一种试剂能区别Na2SO4、AgNO3和Na2CO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B、KOH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5.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钾和硝酸钾五种溶液。

为把他们区别开来,所加试剂及先后顺序合理的一组是()A、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石蕊试液B、稀硝酸、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C、石蕊试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酚酞试液、硝酸银溶液专题2 解读除杂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除杂应遵循的原则:①被提纯物质的应尽量不要减少;②不得引入新的杂质;③要易于分离、复原;④为使杂质尽可能除去需要加入过量的试剂;⑤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能把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

除杂的主要化学方法有:增加法、溶解与吸收法。

◆典型问题1 增加法除杂例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B、通过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C、用铁除去氯化亚铁中少量的氯化铜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方法归纳】增加法除杂即把杂质转化成被提纯的目标物质。

如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HCl):通过NaHCO3溶液;NaNO3(NaCl):加AgNO3溶液;NaHCO3(Na2CO3):通入CO2;NaCl(Na2CO3、NaHCO3):滴加HCl;Na2CO3(NaHCO3):加热。

◆典型问题2 溶解与吸收法除杂例2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混在Cl2中的HCl: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B.除去混在SiO2中的CaO:加入足量盐酸后过滤C.除去混在KI中少量的I2:加入CCl4后过滤D.除去酒精中混有的醋酸: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方法归纳】溶解与吸收法除杂是较常用的提纯方法之一,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水、有机溶剂、酸、碱、盐中溶解性差异(这里的溶解包括发生化学反应而与原体系分离),选择不同的试剂溶解吸收除去杂质。

①溶于水的物质与不溶于水的物质混在一起时,可加水溶解,过滤,如混在氯化钠中的二氧化硅。

②不溶于酸的物质中混有溶于酸的物质,可加酸溶解过滤。

如混在铜中的锌可用盐酸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碳酸钙,可先加盐酸后过滤而除去。

③不溶于碱的物质中混有溶于碱的物质,可加碱溶解过滤,如混在镁中的铝可加氢氧化钠后过滤而除去;H2(H2S、SO2、CO2、HCl、H2O),用碱石灰(固体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除去;甲烷(乙烯):溴水;乙烯(CO2、SO2):NaOH溶液。

④特殊除杂:除去CO、氢气杂质选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⑤另外气液混合体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氧、氯化钠溶液中盐酸,除去杂质的方法是加热,运用溶解的逆向思维方法。

〓自我检测〓1. 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A.氢氧化钠B.氨水C.氧化锌D.氯化锌2.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3、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分离出来,3.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4.某自主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实验:除去KNO3中混有的杂质K2SO4、KOH。

请你填空完成方案。

第一步,加入足量至不再产生沉淀,目的是保证除尽SO42-离子第二步,加入足量至不再产生沉淀,目的是保证除尽上步引入的多余Ba2+离子第三步,加入足量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和NH4HCO3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

请填写专题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运用◆典型问题1 比较物理量的大小例1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方法归纳】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导出五条推论:⑴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n1:n2=N1:N2⑵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ρ1:ρ2=M1:M2⑶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1:m2=ρ1:ρ2=M1:M2⑷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⑸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P1:P2=n1:n2◆典型问题2 推断气体的化学式例2氯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在室温下可以化合生成一种新的气态化合物A,为了测定A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Cl2、NO2混合气总体积5L,测定反应后所得气体体积随Cl2在原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分数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实验测知当Cl2所占体积分数为0.2或0.6时,反应后的总体积均为4L。

⑴通过分析和计算求得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试讨论当x的取值范围不同时,反应后总体积V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

【方法归纳】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来推断气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①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先将题干中的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②依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推出分子个数比;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反应方程式,得出所求物质的化学式;④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验证。

〓自我检测〓1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气体稳定不分解)时,压强为1×104Pa。

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A、3.3×1025B、3.3×1024C、7.5×1023D、7.5×10223. 常温常压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0g,当它盛满甲烷时质量为203.4g,而盛满某气体Y时质量为205.5g,则Y气体可能是A、O2B、N2C、C2H6D、NO4. 在120℃(硫是液态)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2H2S+O2==2H2O+2S B.2H2S+3O2==2H2O+2SO2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⑴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⑵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5. 常温常压下,有CO和H2的混合气12L,将它再和12LO2混合后,使其完全燃烧,恢复到起始温度和压强。

请根据下列数据,求混合气体中V(CO):V(H2)的值。

(1)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12L,则原V(CO):V(H2)为若干?(2)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aL,则原V(CO):V(H2)为若干?(3)若燃烧后气体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专题4 物质的量简单计算点点通◆典型问题1 物质的量与溶液的电中性例1在MgCl 2、KCl 、K 2SO 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 +为0.8mol ,Cl -为1.3mol ,Mg 2+为0.5mol ,则SO 42—的物质的量为 A .0.1mol B .0.5mol C .0.15mol D .0.25mol◆典型问题2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例2 在150℃时,(NH 4)2CO 3分解的方程式为:(NH 4)2CO 3 2NH 3↑+H 2O ↑+CO 2↑ 若完全分解,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92 B .96 C .24 D .20【方法归纳】平均摩尔质量的求算方法:①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 (混)=n m②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M (混)=22.4ρ(混)③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是一种简单气体A 的密度ρ(A)的倍数D :M (混)=D×M(A)④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的分数或体积分数:M (混)=M 1×a %+M 2×b %+M 3×c %+……〓自我检测〓1 某溶液中只含有Na +、Al 3+、Cl -、SO 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 3+和 SO 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 、1∶2 B 、1∶4 C 、3∶4 D 、3∶22 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 L ,将它均分成两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