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苏教版专题一
2012-7-10
练习
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移向阴极 的原因是 (C )
A.Fe3+带正电荷 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
C.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D.Fe(OH)3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2012-7-10
2..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
A.电泳 C.凝聚 B.渗析 D.丁达尔现象
3.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或Na2S04溶 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胶粒直径约1 nm~100nm B.遇BaCl2溶液或Fe(OH),胶体可发生凝聚 C.胶体胶粒带有正电荷 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
CO :无色、无味、剧毒;点燃火焰呈蓝色,火焰上方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 杯,液滴变浑浊:2CO+O2=2CO2 CO2+Ca(OH)2=CaCO3↓+H2O
2012-7-10
NO2 : 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3NO2+H2O=2HNO3+NO NO:无色气体有毒;在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2NO+O2=2NO2 N2 : 无色无味无毒;能使燃着木条熄灭。 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①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颜 色;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③使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褪色:5SO2+2MnO4-+ 2H2O =2Mn2++5SO42--+4H+ HCl :无色刺激性气味;①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H++Cl-; ② 用蘸浓氨水玻璃棒靠近冒白烟:NH3+HCl=NH4Cl;③气体通入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H2S:无色臭鸡蛋气味有毒;遇Pb(NO3)2 、(CH3COO)2Pb 、CuSO4溶液 均产生黑色沉淀:Pb2++H2S=PbS↓+2H+;2CH3COO- +Pb2++H2S=PbS↓+2CH3COOH;Cu2++H2S=CuS↓+2H+
2012-7-10
1.下列实验方法(指主要操作),错误的是 ( B ) A.用过滤法分离KMn04受热分解的产物 B.用升华法分离NH4C1与碘的混合物 C.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与硫酸镁的混合物 D.用分液法分离C2H5Br和C2H50H的混合物 2.下列可用相同的方法除去混有杂质的是 ( B )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 B.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KI
2012-7-10
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和融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盐 电解质 弱电解质: 弱酸、 NH3·H2O、 H2O
(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
2012-7-10
强弱电解质与导电性
1、导电性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而不是看 它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2012-7-10
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 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 Ba2++SO42-=BaSO4↓ 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 2O+CO2↑;CO2+Ca(OH)2=CaCO3↓+H2O 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 -=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2012-7-10
•胶体
•浊液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 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是否有丁达尔 效应 实例
2012-7-10
<1
1~100
>100
稳定,均一
能 否 饱和NaCl溶 液
较稳定,均一 不稳定,不均一
能 是 不能 否
豆浆
泥浆水
胶体的性质
① 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分离悬浊液、胶体、溶液 ② 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丁 达尔效应(辨别溶液和胶体) ③ 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 胶粒在胶体溶液中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性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 (氢氧化三铁胶粒带正电、硅酸胶粒带负电)——胶体在外电场的作 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⑤ 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⑥ 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使之集成大颗粒
2012-7-10
小结
①观察法:对于特殊颜色的气体如Cl2(黄绿色)、 NO2(红棕色)、碘蒸气(紫红)可据此辨之。 ②溶解法:根据溶于水的现象不同区分,如NO2和溴蒸 气均为红棕色,但溶于水后NO2形成无色溶液;溴形成 橙色溶液。 ③褪色法:SO2和CO2可用品红溶液区分。 ④氧化法:被空气氧化看变化,如NO的检验。 ⑤试纸法:如石蕊试纸、醋酸铅试纸。 ⑥星火发:适用于有助燃性或可燃性的气体检验,如O2 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H4 和C2H2的检验可点燃看现象; CH4、CO、H2则可根据其燃烧产物来判断。
降温结晶
萃取、分液 渗析 蒸馏
2012-7-10
8、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H2:无色、无味、可燃;①不纯点燃发出爆鸣声;②点燃纯H2,火焰呈淡蓝色, 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2H2+O22H2O O2:无色无味、能使余烬木条复燃; Cl2: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毒;①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2KI=2KCl+I 2 I2遇淀粉变蓝;②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白:Cl2+H2O=HCl+HClO HClO强氧化性漂白作用; CO2 : 无色无味无毒;①使燃着木条熄灭;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Ca(OH)2=CaCO3↓+H2O
2012-7-10
NH3:无色刺激性气味;①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2ONH3·H2ONH4++OH-;②用蘸浓盐酸玻璃棒靠近冒白烟: NH3+HCl==NH4Cl CH4:无色无味、可燃;点燃后火焰呈浅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 杯壁上有水珠罩生成;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杯,液滴变浑浊: CH4+2O2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C2H4: 无色稍有气味;①点燃,火焰明亮(少量黑烟): C2H4+3O22CO2+2H2O ;②使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2 C2H2:无色无味 ;①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大量黑烟:2C2H2+5O24CO2+2H2O ; ②使 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CH≡CH+2Br2→CHBr2-CHBr2
2012-7-10
焰色反应
一根铂丝(或细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一下, 再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 在火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除杂 Na 为黄色
洗、烧、蘸、烧、观
K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012-7-10
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 ==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Al3+ :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 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 ==Cu(OH)2↓;Cu(OH)2CuO+H2O Ba2+ :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Ba2++SO42-=BaSO4↓ 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 Ag++OH-==AgOH↓; 2AgOH==Ag2O+H2O;AgOH+2NH3·H2O==[ 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 +Cl-=AgCl↓
÷ NA
物质含粒子数 (N)
× V (aq)
÷ V(aq)
2012-7-10
物质的量浓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