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金属工艺三级项目

最新金属工艺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偏心块加工工艺分析
班级:机自6班
小组成员:杨帅高明杨美丽刘帅樊未祥
指导教师:赵德颖王振华
提交时间: 2014/7/4
目录
1.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分析及选定
1.1毛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比较
1.2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2.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2.1工艺分析:
2.2生产方法的确定:
2.3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其他工艺问题的分析:
3.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
3.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
3.2工艺基准的选定
3.3工艺过程的拟定
3.4各个工序加工余量
3.5工艺图
4.成员贡献及感想
5.参考文献
1. 零件制造的总体方案分析及选定
零件图
1.1毛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比较
1)零件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尺寸较小,材料为45钢,要求生产数量为1。

2)毛坯制造方案分析与比较:
3)方案拟定:由于零件的形状简单,所以从对设备的要求、原料的利用率、操作的简易程度分析,采用从已经轧制好的钢板中切取一小块得到零件毛坯。

1.2主要表面机械加工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该零件有四个需要机加工的位置:平面、8*45°倒角、M10螺孔、φ8孔和宽12.5的槽。

其中φ8孔的尺寸精度高,公差等级为IT9,并且与有相互位置精度的要求,其余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所有表面粗糙度要求为6.3。

平面、倒角和沟槽:零件较小,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和尺寸位置要求,采用铣削方案,人工倒角。

φ8孔:要求精度较高,加工难度大,采用钻孔、铰孔的加工方案。

M10螺纹孔采用手工攻螺纹加工。

优点
缺点
自由锻
所用工具和设备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 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
率也不高。

轧制
与一般锻压加工方法相比较,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并可大大减少金属消耗等优点。

对机器设备的要求较高。

铸造
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尤其是可以具有复杂形状的内腔。

铸件的主要缺点是内部组织比较疏松,容易产生
缩孔缩松等, 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差,弹性模数较低。

2.毛坯生产工艺方案的分析
2.1工艺分析:
该零件属于六面体类零件,属于一般单个类零件,形状长52mm,宽40mm,高40mm的长方体。

所以先取毛坯进行粗加工。

M10螺纹孔及φ8孔可以后续机械加工。

2.2生产方法的确定:
零件材料为45,数量为一件,属于小批量生产,且结构较简单,从经济效益考虑采用砂轮磨削切割的方法从已经轧制好的48mm厚的板材上切割所需的毛坯。

2.3工艺参数的确定:
零件的毛坯为形状简单的长方体,材料为45钢,留出相应的加工余量后,决定毛坯的尺寸为长60mm,宽48mm,高48mm的长方体。

3.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
3.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由于加工的是六面体类零件(45钢),由孔、平面和沟槽组成。

其表面粗糙度精度要求低,Ra值为6.3,铣削后不需要磨削来降低粗糙度,不需要淬火处理。

尺寸精度要求主要为有φ8的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因此制定它的①表面的加工工艺顺序为:粗铣——精铣,②φ8孔的加工工艺为:钻孔——粗铰——精铰③M10螺纹孔:钻孔——攻螺纹。

3.2工艺基准的选定:
①该零件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对底面和右端面和前面有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应以以上三面作为精基准面。

②φ8孔以底面和右端面为基准加工。

③M10螺纹孔以对称轴线为基准加工。

④沟槽以左端面和与前后面距离相同的对称面为基准加工。

⑤8*45°平面以与底面夹角为45度的平面为基准加工。

3.3工艺过程的拟定
①先加工选择的各基准面,然后用它定位加工其他表面和各孔。

②根据精细分开原则,分阶段加工各个平面和孔。

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

3.4各个工序加工余量平面
工序名
称工序
余量
加工精度及
表面粗糙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
半精铣 2 IT10~IT9
Ra6.3~3.2
52~40~40
粗铣 6 IT13~IT11
Ra25~12.5
54~42~42
毛坯8 60~48~48+1.5 -1.5
φ8孔
工序名称工序
余量
加工经济精度
表面粗糙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
铰孔 1 IT9 0.030
Ra6.3~3.2
8
0.030
钻孔7 IT11 0.1
Ra25~12.5
7
0.100
3.5工艺图
工艺过程卡片如下:



工种工序内容加工简图设备
1 下料切取毛坯切割机
2 铣在铣床上装卡,铣削出长
方体各平面,通过粗铣
(IT13~IT11,Ra25~
12.5)和半精铣(IT10~
IT9
Ra6.3~3.2)得到规定的
尺寸要求和粗糙度要求
铣床
3 钳划线,手工倒角C1(左
端面与上下端面的棱边
处和右端面与上端面的
棱边处)
锉刀
4 钳在钻床上使用三爪卡盘
装卡固定,先转一个直径
为8mm的孔,然后通过
攻螺纹的方式加工M10
的螺孔
钻床
5 钻在钻床使用三爪卡盘装
卡固定上装卡,钻出φ8

钻床
6 铰在钻床上使用机铰刀对
孔进行粗铰达到尺寸精
度和粗糙度要求
钻床
7 铣将工件在铣床上装卡(以
与底面夹角为45°的平
面为基准水平放置)铣削
8*45°平面
铣床
8 钳划线,手工加工R3的过
渡圆角
锉刀
7 铣在铣床上以工件的左端
面装卡,在前后面距离相
同的对称面处开始加工
宽度为12.5mm深度为
38mm的对称沟槽(进行
粗铣和精铣)
铣床
8 热处理发兰
9 检检验
(注释:发兰是指将钢在空气中加热或直接浸於浓氧化性溶液中,使其表面产生极薄的氧化物膜的材料保护技术,也称发黑。


4.成员贡献及感想
成员贡献:
高明负责总体方案选定和毛坯生产工艺分析设计
杨帅负责机加工的工艺分析设计及工艺图绘制
刘帅负责查找资料和设计铸造毛坯生产工艺设计
杨美丽负责Word文档整理与总结
樊未祥负责分析图纸分析技术要求
感想:
高明: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完美完成任务但是我们也还有好多的不足,在于队员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并不是全面,对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理解,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抓住课堂,利用好课下,自己动手,更好的发展自己。

杨帅:通过这次讨论活动,我对机械零件的生产和加工工艺的流程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设计零件制造加工流程方案的基本思路,领悟了机械制造程序化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我们小组五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必要的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才最终圆满的达成了项目的要求。

刘帅:在我们没有做三级项目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队课堂上的知识掌握很好,但是通过这次的三级报告,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仅仅靠课堂上是不行的,我们也体会到了团
队的力量以及团队的重要性;
杨美丽:我们从这次活动之中深深的感觉到考虑问题应该全面,就像铸造过程中应该考虑浇口的位置,温度,条件等问题,在生活中处理问题时也应该考虑全面。

不能凭一时意气而行事,不能仗一时冲动而为人。

樊未祥:讨论时我们加深理解金属工艺的只是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通过讨论辩论,我们的知识刚加的深刻,通过自己动手查资料,加深了我们课外的有关课堂上的知识。

5.参考文献
【1】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卷.加工技术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傅水根主编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3】傅水根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4】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编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