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必修二全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教案(必修二全部)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Ⅰ知道)。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Ⅱ理解)。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Ⅱ理解)。

(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Ⅱ理解)。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Ⅱ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实施方案(1)采用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三、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突破策略(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减数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进行讲解。

(3)应用遗传定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具准备:1.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2.豌豆各种相对性状挂图;3.对分离现象解释示意图;4.投影仪;5.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计划课时:4课时(知识复习一课时+习题讲解课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回归教材,以问带查1.教材2页[问题探讨]中融合遗传的实质:不会出现特定分离比。

2.教材2页图1-1豌豆花和教材3页图1-2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3.教材6页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两小桶、两种彩球及随机抓取分别模拟的对象是什么?4.教材7页[技能训练]——获得纯种的两种方法——连续自交和分别留种分别种植方法。

5.教材8页练习一中2、3题和二中1题,经典题目动笔做。

6.教材30页中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二.建立本节内容知识概念图三.考点剖析,深化知识,训练能力3.1 基础概念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基因类(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A和A就是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

个体类(1)基因型与表现型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②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2)纯合子与杂合子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

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

方法概念应用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Dd×Dd等(1)显隐性判定→如杂合子自交产生的F1中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获得植物纯种→如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纯合度(3)植物鉴定并留种的唯一方法,也是最简捷的方法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1)验证杂(纯)合子→如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2)测定基因型→检验F1的基因型,如孟德尔的测交实验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等显隐性判定→如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F1中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为隐性性状3.2离定律实质及细胞学基础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3.3离定律的相关计算3.3.1.分离比直接计算法(1)若双亲都是杂合子(Bb),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即Bb×Bb→3B__+1bb。

(2)若双亲是测交类型,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即Bb×bb→1Bb+1bb。

(3)若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即BB×BB或BB×Bb或BB×bb。

(4)若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隐性性状,即bb×bb→bb。

3.3.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3.3.3F 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纯合子性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3.3.4.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此类题分三步进行:(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

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为Aa的概率均为2/3,为AA的概率均为1/3。

(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1/4。

(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为1/9,即该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

四.例题讲解,寻找解题方法基础知识处理(学生在预习本节内容后应立即完成相应的基础知识梳理,习题课前十分钟对答案,主要是纠正专业术语的实用不恰当和错别字。

)典例讲解分析,在教学过程深入分析考点时就有典例分析六.小结本节内容的总结归纳,指出学生学习不足和学习进步之处,及时纠正或完善不足。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教后反思)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Ⅰ: 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Ⅰ: 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Ⅰ: 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Ⅱ: 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Ⅱ: 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实施方案(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精讲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实质。

(2)使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3)使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三、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1)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体现由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性状的自由组合。

(2)应用概率知识让学生理解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性状比例9∶3∶3∶1。

四、教具准备: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2.投影片;3.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计划课时:6课时(知识复习两课时+习题讲解课四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回归教材,以问带查1.教材9页[问题探讨]——关注动物和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1)F1自交(植物)或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动物);(2)鉴定并保留纯种——植物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动物采用测交鉴定选出纯合子。

2.教材11页[思考与讨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教材12页练习中二拓展题,很经典。

4.教材14页自我检测中二和三,题目很有代表性。

二.建立本节内容知识概念图三.考点剖析,深化知识,训练能力 3.1实验分析1YY(黄) 2Yy(黄) 1yy(绿) 1RR(圆) 1YYRR(黄圆) 2YyRR(黄圆) 1yyRR(绿圆) 2Rr(圆) 2YYRr(黄圆) 4YyRr(黄圆) 2yyRr(绿圆) 1rr(皱)1YYrr(黄皱)2Yyrr(黄皱)1yyrr(绿皱)2.相关结论(1)F 2中黄∶绿=3∶1,圆∶皱=3∶1,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F 2中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3)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纯合子(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共占416,杂合子占1-416=1216,其中双杂合个体(YyRr)占416,单杂合个体(YyRR 、YYRr 、Yyrr 、yyRr)各占216,共占816。

(5)YYRR 基因型个体在F 2中的比例为116,在黄色圆粒豌豆中的比例为19,注意范围不同。

黄圆中杂合子占89,绿圆中杂合子占23。

(6)重组类型:指与亲本不同的表现型。

①P :YYRR ×yyrr →F 1⊗,F 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单显性,占616。

②P :YYrr ×yyRR →F 1⊗,F 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双显性和双隐性,共占1016。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1)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适用条件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3.3离定律的相关计算3.3.1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示例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 Bb Cc↓↓↓2 ×2× 2=8种②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示例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③推算子代基因型种类的问题示例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