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P-31 Mg-24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C 、D 、E 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 、O 、N B .F 1、F 2、F 3……F n 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 .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 .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2.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 .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F 1:细胞的结构物质F 2:消灭抗原F 3:识别自己或非己 F 4:降低血糖 F 5:转运物质 F 6:催化 · · · F n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葡萄糖时,先加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B .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4.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 、a )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 、b )患者,系谱图如下。

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 基因型频率为5110-⨯。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B .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ⅠⅡ患甲病女患乙病男患两种病男正常男12aax byC .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51106-⨯ D .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5.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 .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 .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 .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 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 .神经递质都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 .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 淋巴细胞和T 细胞增殖分化来的D.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军事、科研产品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B.在牙膏中添入Na2PO3F、NaF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D.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8 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一定为4NA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C.已知3BrF3+5H2O=HBrO3+Br2+9HF+O2↑ 如果有5mol H2O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则由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3N AD .142g Na 2SO 4和Na 2HPO 4固体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 .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C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D .Al 2O 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 2O 3属于两性氧化物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Cl >HF ,故沸点:HCl >HFB .硅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 .由于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只有-3价,故NH 5这种物质不可能存在D .Cl -、S 2-、Ca 2+、K +半径逐渐减小12.25°C 时,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pH =5的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 (OH -)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 -)+c (OH -)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C 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2.753.754.755.756.75pW0.050 0.025c /m o l ·D.pH =4的溶液中:c(H+)+c(Na+)+c(CH3COOH)-c(OH-)=0.1 mol/L1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P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B .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 .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D .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15.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地缓慢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A .Q 受到MN 的弹力逐渐减小 B .Q 受到P 的弹力逐渐减小C .Q 受到MN 和P 的弹力之和保持不变D .P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保持不变16.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 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ABCDEFG H 正确的是A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B .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通过P 的加速度小于沿圆轨道2运动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 轴上且长为2L ,高为L ,纸面内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位移(x I )关系的是18.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只在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电势差BC U <HG UB .若只在A 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B 、H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C 、G 两点的电势相等D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D 、F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1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C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D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0F 和竖直向上的力F ,F 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υk F =(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A .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B .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C .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m F 0D .小球的最大速度为kμmg μF +0,恒力0F 的最大功率为kμmgμF F 020+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未连接),如图中O 平力F 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 被压缩了0x ,如图中B 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 点为30x ,C 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撤去F 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m kx μ-0B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C .从B→C 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D .撤去F 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 点时的动能最大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小明用物体A 、B 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着外力的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实验过程中小明用不同的重物P 分别挂在光滑的轻质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 、B 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小明得到了物体A 、B 的加速度a 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 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的A 、B 所示,(1)(多选题)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不水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物体C .实验中重物P 的质量应远小于物体的质量D .弹簧秤的读数始终为重物P 的重力的一半(2)小明仔细分析了图乙中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结论: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等,且A mB 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物体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A μ B μ(填甲乙23.(10分)一个刻度没标数值的电压表量程约为9V,内阻R约x为6kΩ,现要较为准确地测其内阻R,且各仪表的示数不得x少于满量程的1/3.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电流表A:量程3mA,内阻约50Ω1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0.2Ω2C.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1r=1kΩ1D.电压表V:量程60V,内阻2r约50kΩ2E.定值电阻器R:阻值1R=5.1kΩ1F.定值电阻器R:阻值2R=30Ω2G.电源:电动势约15V,内阻约0.5ΩH.滑动变阻器0~20ΩI.导线若干、单刀单掷开关一个(1)除被测电压表、G、I肯定需外,最少还需器材(填序号);(2)用你所选最少器材以及G、I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原理图;(3)根据所画原理图,写出R的表达式(用某次电表的测量x值、已知量表示)R= ,x并指明表达式中所设物理量是哪些仪表测量时的示数.24.(13分)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平板与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圆弧面(直径AB 竖直)与平板上表面相切于A 点,整个装置质量M=5kg .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0υ=12m/s 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F=64N 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长平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平板左端A 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0,此时撤去外力F 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 .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平板.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f W =9.5J .2m /s 10 g .求: (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2)长平板的长度l ;(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平板上的落点离A 的距离.25.(19分)如图甲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的第二象限有一半径为R=a 的圆形区域,圆形区域的圆心1O 坐标为(-a ,a ),与坐标轴分别相切于P 点和N 点,整个圆形区域内分布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中未画出).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在纸面内从P 点进入圆形磁场区域,速度方向与x 轴负方向成θ角,当粒子经过y 轴上的M 点时,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已知M 点坐标为(0,4a/3).带电粒子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忽略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速度υ大小和cosθ值;(2)若带电粒子从M点射入第一象限,第一象限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带电粒子在该磁场的一直作用下经过了x轴上的Q点,Q点坐标为(a,0),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多大?(3)若第一象限只在y轴与直线x=a之间的整个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B.方向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B—t图)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在t=0时刻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此时某带电粒子刚好从M点射入第一象限,最终从直线x=a边界上的K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穿出磁场时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该粒子始终只在第一象限内运动),则K点到x 轴最大距离为多少?要达到此最大距离,图乙中的T值为多少?-26.(15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