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五章
max [ ]
G H
梁上任意点(G 和H) → 平面应力状态, 若这种应力状态的点需校核强度时不能 分别按正应力和切应力进行,而必须考 虑两者的共同作用(强度理论)。
Ⅱ、梁的强度设计
横力弯曲梁的强度条件: max [ ]
max [ ]
q E m G mH l/2
max
z
dA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2.工字形截面梁 腹板上的切应力仍按矩 形截面的公式计算。 假设 : // 腹板侧边, 并沿其厚度均匀分布
* FS S z ( y) I z
z
* Sz ——下侧部分截面
对中性轴 z 的静矩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h0 h h 1 h0 h h S b 2 2 2 2 2 2 2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3)公式推导 假设m-m,n-n上的弯矩为M和M+dM, z 两截面上距中性轴 y1 处的正应力为1 和2.
FN1 σ1dA
A1
y
x
A1
My1 M dA y1dA FN1 A1 I I z A1 z M 1dA Sz Iz M dM FN 2 σ 2dA Sz A1 Iz
A
C
E l
208kN
D
B
FRB
210kN
M max 45 103 3 Wz 281 cm 6 [ ] 160 10
查型钢表,选用22a工字钢,其 Wz=309cm3
41.8KN.M
8kN
45KN.M
41.8KN.M
பைடு நூலகம்
梁的强度设计
(3)校核梁的切应力
例2
查表得
Iz S
* z max
略去了加强板对其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
z
10
梁的强度设计
例3
D
1.4m
(2)校核突变截面处的正应力, FRA
2
2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截面静矩的计算方法 A为截面面积
S z A ydA Ay
A1
y
z
y为截面的形心坐标
(1)τ 沿截面高度按二次抛物线规律 变化; (2) 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τ max 在中性轴处( y=0 ); (3)上下边缘处(y=±h/2),切应力 为零。
y1
y
y
Fs
F1
F2
q(x)
(b)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2)分析方法
F1
F2 m
n
q(x)
(a)用横截面m-m , n-n从梁中截取
dx一段.两横截面上的弯矩不等. 所 以两截面同一y处的正应力也不等; (b)假想地从梁段上截出体积元素 mB1,在两端面mA1,nB1上两个法向 内力不等.
查型钢表中,20a号工字钢,有
Iz S
* z max
17.2cm
d=7mm
据此校核梁的切应力强度
F S max S max Izd
* z max
+
24.9MPa [ ]
以上两方面的强度条件都满足,所以此梁是安全的.
梁的强度设计
例2
简支梁AB如图所示. l=2m,a=0.2m. 梁上的载荷为q为10kN/m,F =200kN.材料的许用应力为[]=160MPa,[]=100MPa,试选择工 a F a q F 字钢型号. FRA (2)根据最大弯矩选择工字钢型号 解:(1)计算支反力做内力图.
dFS’
A
B1
B FN1
1dA
m’
y
Fx 0
化简后得
FN 2 FN1 dFS 0
'
m
n
dM S dx I z b
z
dM FS dx
FS S Izb
z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FS S I zb
z
Iz
b
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矩型截面的宽度. 距中性轴为y的横线以外部分横 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横截面上的剪力
Iz S
* z max
18.9cm , d=1cm
max
210 103 98.6MPa [ ] 100MPa 2 2 21.3 10 110
所以应选用型号为25b的工字钢.
梁的强度设计
例3
对于图中的吊车大梁,现因移动荷载F增加为50kN,故在 20a
号工字钢梁的中段用两块横截面为120mm10mm而长度 2.2mm的钢板加强加强段的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已知许用弯曲 解:加强后的梁是阶梯状 变截面梁. 所以要校核
18.9cm ,
腹板厚度 d=0.75cm,由剪力图知最大剪力为210kN
max
3 FS max S z 210 10 max I zb 18.9 10 2 0.75 10 2
148MPa [ ] 100MPa
τmax超过[]很多,应重新选择更大的截面.现以25b工字钢进行试 算 查表得
a. 在翼缘上,切应力的分布比较复杂,但其值很小,并无实际意义,所以通常 不计算。腹板内承受工字梁大部分切应力(总剪力的95%~97%)。 b. 工字梁翼缘的面积都在离中性轴最远处,正应力都比较大,所以翼缘承受截
面上大部分弯矩。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二、强度条件 细长梁的强度设计主要取决于正应力,但在以下情况 下,需校核梁的切应力:
y
中性层 中性轴
纯弯曲
2、物理关系
对称轴
y
根据胡克定律 E
Ey
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
中性轴
O
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 与它到中性轴的距离 成正比.
x
dA dA
y z
max 发生在截面上、下边缘,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
y
z
纯弯曲
3、静力方面
M
内力与外力相平衡可得 O
FN d A 0
y z
E
A
y dA
2
d.
EIz
M
I z y2 d A
A
曲率
弯曲刚度
M EI z
1
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My Iz
可推广到横力弯曲!
第5章
弯曲应力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5-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一、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1.矩形截面梁 (1)两个假设 (a)切应力与剪力平行;
1.4m
FRB
C B
D
2.2m 2.5m 5m
I z 2370 108 2[10 120 105 10
2 12
]
5020 10 m
8
4
62.5kN· m
cmax
M max 137MPa [ ] Wz
ymax
120
200
抗弯截面系数 W z I z 456 10 6 m3
弯曲正应力[]=170MPa,许用弯曲切
应力[]= 100MPa ,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此吊车梁可简化为简支梁,力 F 在
梁中间位置时有最大正应力 .
+
37.5KN.M
3
M max 37.5kN m
所以梁的最大正应力为
(a)正应力强度校核 由型钢表查得20a工字钢的 W z 237cm
A
dFN σdA
x
dA dA
z
M y z d A 0
A
dM y z dA
M z y d A M
A
dM z y dA
y 纯弯曲时截面右 侧自由弯矩M作 用!
y
z
纯弯曲
M z y d A M
A
O y
z
y E E
x
dA dA
z
§5-3 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
腹板与翼缘交界处最小: min ( )
h 2
min
FS b h Izd 2
* FS S z ,max
中性轴处最大: max (0)
max
Izd
2 FS b d h h Izd 22 2
1. 梁的最大弯矩较小,最大剪力很大;
2. T形、工字形等薄壁截面梁;
3. 焊接、铆接或胶合而成的组合截面梁,对焊缝、铆钉 或胶合面等,一般要进行剪切计算。
梁的切应力强度设计
一般max发生在FS ,max所在截面的中性轴处,该位置 = 0。不计挤压,max所在点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
q E m G mH l/2 C D l F E
b h2 y1bdy1 ( y 2 ) 2 4 2
y1
d y1
m1
可见,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y=±h/2(即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处)0 y=0(即在中性轴上各点处),切应力达到最大值
y
m
n
τmax z
FS h FS h 3 FS max 3 2 bh 8 I z 8 bh 12 3FS max 式中,A=bh为矩形截面的面积. 2A
σ max
M max 158MPa [σ ] Wz
梁的强度设计
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