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与梦完整版本

睡眠与梦完整版本

24
进化理论的观点 睡眠的功能类似于冬眠,可以节省能量消 耗,避免受到伤害。
25
睡眠
✓ 睡眠的功能 ✓ 睡眠的阶段及中枢机制 ✓睡眠异常
26
睡眠的阶段及中枢机制
慢波睡眠(NREM) ➢ 第一阶段:α波,清醒、平静状态下的脑电波,
快要入睡时出现频率为4-7HZ的θ波,大脑活动水 平逐渐下降,脑电波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约持 续10分钟 ➢ 第二阶段:浅睡期。脑电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梭 状波和K-复合波。K-复合波最常出现于这一睡眠 阶段。有打鼾声,易叫醒,但是叫醒后会报告自 己没有睡着。约持续20分钟。
38
2、睡眠窒息
概念: 人在睡眠过程中暂时丧失呼吸能力的现象。
表现:夜间被迫醒来喘气;打呼噜等。
致病原因:肥胖、呼吸道堵塞、服用镇静剂 等。
39
3、嗜睡症
概念: 患者在白天经常难以预料的进入睡眠状态,
具有家族遗传性。
40
表现: ① 深度睡眠状态在白天突然发作; ② 猝倒; ③ 睡眠麻痹; ④ 入睡前幻觉。
32
睡眠的中枢机制
➢ 脑干网状结构:维持觉醒。 ➢ 视交叉上核:控制睡眠与觉醒的更替。 ➢ REM-开细胞与REM-闭细胞:调整REM与
NREM之间的更替。 ➢ PGO波:REM睡眠所特有的脑电波,若出
现异常,则可能会出现梦游行为。
33
睡眠
✓ 睡眠的功能 ✓ 睡眠的阶段及中枢机制 ✓睡眠异常
43
44
▪ 睡眠
二、睡眠与梦
▪梦
45

46
47
Q:
你做过梦吗? 你的梦是彩色的吗? 都做过什么场景的梦? 你找人解过梦吗?
48
▪ 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梦的解析
49
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激活-合成理论
大脑皮层被不同部位的神经信号输入以及周 围环境的外部刺激而激活,那些兴奋部位 所产生的心理表征被合称为有意义的故事 情节,是人产生梦境。
第八章:生物节律与睡眠
一、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二、睡眠与梦
1
一、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 生物节律 ➢生物钟
2
生物节律
3
4
5
6
7
生物节律
概念:由生物体内部自身主动产生的,而不 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具有内源 或内生的性质。
8
▪ 昼夜节律 ➢ 控制着觉醒与睡眠的更替,即使在全天黑
暗或光照的环境中也照常运行。
50
51
▪ 临床-解剖学理论 梦的产生是由唤醒大脑的刺激所致,这些刺
激有时来自外部环境,有时取决于做梦者 内部的动机和记忆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52
▪ 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 梦的解析
53
梦的解析
▪ 弗洛伊德 ➢ 1856.5.6-1939.9.23 ➢ 力比多理论:人类历
史上第三次打击 ➢ 精神分析学派 ➢ 梦的解析等。 ➢ 。。。
21
睡眠的功能
修复理论的观点 ➢ 睡眠使劳累一天的机能得以休息和恢复。
睡眠剥夺实验
22
➢ 患病时,睡眠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加快疾 病恢复。
23
Q: 人需要多少睡眠时间呢? 婴幼儿一般在16个小时左右; 成年人一般每天7-8个小时, 老年人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一般5个小时左右
; 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昼夜节律能否人为的改变?改变了有什么 样的后果呢?
9
一、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 生物节律 ➢生物钟
10
生物钟
11
概念:生物钟是生物节律的生理基础,是使 有机体行2
中枢机制:
丘脑视交叉上核
13
▪ 褪黑素 视交叉上核对觉醒与睡眠的调控是通过褪黑 素的生成和分泌和实现的。
41
4、间发性四肢运动障碍
概念: 在睡眠过程中不断发生腿或手臂的非随意运
动。
表现:大多在中年人或老年人身上发病;大 多发生在NREM睡眠阶段;频繁或大幅度 踢腿会引起睡眠中断型失眠。
42
5、REM睡眠行为障碍
表现: 患者在REM睡眠阶段起来活动,形式类似于
梦游,但是又不相同。
REM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会在睡眠中出现一些 暴力甚至杀人行为。
54
55
▪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表现。 ▪ 梦的解析主要是从力比多能量的分布来分
析 ▪ 现在精神分析学派传承了弗洛伊德关于潜
意识对梦的影响的解释,但是已经不再单 纯从力比多的角度来分析了。
14
15
16
➢ 褪黑素是有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物质, 对睡眠有促进作用。
➢ 服用含有褪黑素的药物:有利有弊,总体 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17
第八章:生物节律与睡眠
一、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二、睡眠与梦
18
二、睡眠与梦
19
▪ 睡眠
二、睡眠与梦
▪梦
20
睡眠
✓ 睡眠的功能 ✓ 睡眠的阶段及中枢机制 ✓睡眠异常
27
➢第三阶段:中睡期。脑电活动继续降低, 表现出低频和高振幅的特点。大约持续40 分钟;
➢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阶段,特征性的脑电 波为δ波,是一种频率更为低的脑电波。梦 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这一阶段;难被 叫醒。
28
慢波出现的原因
▪ 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同步化
➢ 清醒和睡眠1期,大脑不同部位不同群体的神 经元还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中,因此会出现高 频低振幅的波;
30
▪ REM的生理心理表现
➢ 脑电活动比较活跃,与慢波1期类似; ➢ 肌肉的松弛程度最高,因此又称深度睡眠; ➢ 心率、血压和呼吸与睡眠2期和4期相比,更
加变化不定,面部表情会显得不太安宁,生殖 器官的兴奋性也会提高。 ➢ 梦出现在这个阶段。
31
Q: 1、为什么有时候醒来记得梦,有时候记不得
呢? 2、快速眼动睡眠的意义?
34
睡眠异常
▪ 失眠 ▪ 睡眠窒息 ▪ 嗜睡症 ▪ 间发性四肢运动障碍 ▪ REM睡眠行为障碍 ▪ 其他
35
1、失眠
失眠的类型
➢入睡困难型 ➢ 睡眠中断型 ➢ 早醒型
36
失眠的影响
➢ 健康 ➢ 工作 ➢ 生育等。
37
失眠的治疗
➢ 不主张药物治疗 ➢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逐渐改善失眠状况 ➢ 接触引起失眠的事因 ➢ 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改善失眠。
➢ 在深睡的3期或4期,大脑感觉输入减少,少 量刺激即可引起神经元同步活动,因此呈现出 高振幅低频率的波形。
➢ 在睡眠4期结束后,脑电活动会返回睡眠3其 和2期,若未被叫醒,则进行快速眼动睡眠阶 段。
29
快速眼动睡眠(REM) ➢ 四个阶段的慢波睡眠结束后,第一次REM
开始,一般持续5-10分钟;以后快慢睡眠 阶段交替进行,直至睡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