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3月5 日
教学基本内容
备第二周了解人体形态与基础结构
一、人体骨骼外部特征
二、关节形状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三、人体骨骼肌外部特征
1、肌肉的分类
2、肌肉的作用
注
2、面颅骨有成对的鼻骨,骨上颌骨和不成对的下
颌骨,舌骨。
3、头骨的基本形态
头骨的形态,是由一个长方形和梯形构成,或者由椭圆形和梯形组成。
正面由圆形梯形组成。
头骨的形体,应从简单的最基本的特征来理解,然后再从复杂的结构
中找出几个形体。
2、头骨的形体组合
(1)、前额大方体,头盖是圆形
(2)、骨是扁方体,在前额下方
是扁方的梯形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三、头肌
头部肌为两部分:一部分作用于张嘴闭嘴的力肌,也称嚼肌,如咬肌,颊肌。
这些肌由和头骨组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头的基本形体,另一部分肌是面部表情肌,是
一些很薄的皮肌和五官结合在。
表情肌的作用是使眼,
嘴开闭和决定面部表情。
四、面部五官
1、眼位于眼窝内,彼脂肪抬垫着,眼球的形状
有点圆。
暴露在外的部分由瞳孔,虹膜,角
膜。
白眼球组成。
2、耳朵形状是不规则的,位于头部两侧,耳
的基本形体为3个部分。
耳轮,对耳轮,耳
垂。
耳的具体特征包括:耳轮对耳轮三角
窝耳舟耳临角对耳轮角耳屏外耳门耳
垂等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3、鼻子鼻位于面部中央,在面部最突出的五
官,立体感很强。
鼻的上部由上颌骨额骨和鼻骨构成,
下部则由鼻软骨构成
4、嘴分上唇和下唇,闭合处的口缝称口裂,两端有口
角。
5、眉位于眼眶上部,形状弯曲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三、躯干结构
腹直肌:从合生耻骨到肋骨软骨,即从第五块肌肉到第七块肌肉,作用:拉伸胸部
前全居肌:从上肋骨第八块到肩胛骨——脊柱的边缘,浅表型,作用将肩胛骨向前方拉,提开肋骨。
腹外斜肌:从下方肋骨第八块到骨顶部和耻骨韧带,作用:拉伸胸部
四、躯干形体
躯干形体可分胸,腹,背,腰等部分。
胸部是由两大块板状胸大肌覆盖在胸廊的圆桶上。
腹部有腹直肌构
成长极状的体块,中间划分成了大段6小块。
背部由斜
方肌的菱形肌块构成背部上部形体,在肩胛骨下方由背
阔肌组成左右对称两大块形体。
由背部中间往下至腰部为竖脊肌组成两条长形体。
骶骨因肌腱遮盖,还可显露出骶骨的五角形的特征。
肥
胖人有明显的小窝。
五、男女躯干比较
女性的躯干是殿部高,宽,腰长,肩窄。
男性的肩宽,殿部窄,显倒梯形。
女性颈细,斜方肌不发达。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注第五周:人体各部位着重练习——四肢
上肢:
教学内容:
上肢比例,上肢骨,上肢肌,上肢关节,手的外形与手指
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熟念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教学重点:
上肢比例,手的外形与手指
教学步骤:
上肢由肩带,臂,前臂,手组成
肩带骨由肩胛骨和锁骨组成。
臂部为骨。
前臂由尺骨构成。
手骨由腕骨掌骨指骨构成。
上肢比例:从肩关节到手指为3个头长,骨的一个半头长,前臂骨为1个头长,手等于三分之二头长。
一、锁骨
在胸廊的前上方,锁骨由侧端粗大部分为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相连接,外侧端为肩峰端,有小关节面
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支瘴肩胛骨,使肩关节与
胸廊保持一定距离,使上肢运动更灵活。
教学基本内容
备
二、肩胛骨:
是扁形的三角形骨,位于胸廊的后外侧上部,介于脊柱旁第2至第7肋骨之间,背侧的向外上方倾斜的为
肩胛冈,上面为冈上窝,下面为冈下窝。
肩胛冈外立常
为肩峰,与锁骨相接,为肩锁关节。
肩胛骨外角有关节
和肋骨头组成肩关节。
上肢运动时肩胛骨有所变化。
三、肋骨:
是臂的长骨,分一体二。
上有内侧的半球形的肋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相关节,肋骨头外侧有大小结节。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四、尺骨:
尺骨上上端粗大,有一个半月形的凹滑车地迹。
下肢:
教学内容:
下肢比例下肢外形下肢骨下肢肌教学目的:通过该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下肢相关比例结构。
教学重点:
下肢比例下肢肌
教学步骤:
一、下肢由臀部,大腿,小腿,足组成
臀部由骨盆和臀肌组成。
下肢骨有股骨。
髋骨胫骨,及足骨。
二、下肢骨
1、下肢带骨(髋骨)由耻骨,坐骨,骨3个
部分组成,左右各一,构成骨盆的侧壁,将下肢骨与躯
干骨相连结。
2,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左右髋骨连结
构成盆状形体。
骨盆是躯干与自由下肢的关联部分。
三、下肢肌
1、髋肌(1)腰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止于股
骨小转子作用:使髋骨关节前屈和旋外。
(2)阔筋膜
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前上肌腹在阔筋
膜两层之间,止于胫骨外侧骨果。
作用:使阔筋膜景张
并层大腿。
注教学基本内容
第六周:人体各部位着重练习——手部、足部
手骨(腕骨):
一、腕骨
共有8块,排成西列,远到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近接为三角骨,月骨,手舟骨。
(1)大多角骨——没有两条边四相互平行的
(2)小多角骨——两条边平行
(3)大骨——矩形
(4)钩骨——钩状
(5)舟状骨——船形
(6)半月骨——半月形
(7)契骨——契形
(8)豌豆骨——豌豆形
二、掌骨
由5块小型长骨组成,从拇指起依次称为第1至5掌骨。
教学基本内容
备
三、指骨
由14块组成,除拇指分为近节和远节外,其余3至5指各分为近节中节,远节。
足部:
教学内容:
足部的骨骼和肌肉,外展和内收,脚趾。
教学目的:
足部是人体中透视变化较多,且不易掌握的部位之一,通过教学足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发现规律,熟
念掌握对足部的局部刻画。
教学重点:
足部的骨骼,脚趾。
教学步骤:
一、足骨距骨,跟骨,足舟骨构成
距骨在小腿骨下端与跟骨之间。
距骨包括头,颈和体3个部分,距骨头前端具有球形关节的部分与足舟
骨相关节。
(2)跟骨形体是长而两侧扁,在体上有向
后突起的跟骨结节,骨的上面有关节面,与距骨相接,
前方有关节面与骨相关节。
(3)足舟骨位于足的内侧,
在距骨的前方其内下像有突向下的足舟骨粗隆,在皮下
可摸到。
(4)趾骨共14个,拇指为
注
教学基本内容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