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戴面具的时候,表演者会小心翼翼地从木盒 中取出面具,两手捏着面具的两侧,把面具 的正面对着自己的脸,说:“我要演你了。” 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每个能剧表演者表演 前都会这样做。说完,就小心翼翼地把面具 反过来戴好。在戴上面具之后,演员即不再 是自己,而是面具上所表现的人物。
(三)“能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二)歌舞伎发展历史
阿国 游女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 野 郎歌舞伎 元禄歌舞伎(1688-1704) 明治维新以后的歌舞伎
歌舞伎的成熟时期——元禄时期
以元禄时代(1688-1704)为中心的约半个世纪, 以元禄时代(1688-1704)为中心的约半个世纪, 是歌舞伎发展跃进的时代, 是歌舞伎发展跃进的时代,许多表演的形式是在这 个时代确立的。后人称这个时代的歌舞伎为“ 个时代确立的。后人称这个时代的歌舞伎为“元禄 歌舞伎”时期。 歌舞伎”时期。 元禄时期,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元禄时期,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一阶 段的歌舞伎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 段的歌舞伎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 都逐渐成熟起来。当时出现的一大批的剧作家( 都逐渐成熟起来。当时出现的一大批的剧作家(比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门左卫门), ),将能和狂言的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门左卫门),将能和狂言的 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 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
二、净琉璃
净琉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说唱故事。在三味 线伴奏下说唱。日本净琉璃兴盛于15世纪中叶,当 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剧目是反映三河国诸侯的女儿净 琉璃御前与牛若丸之间爱情纠葛的故事,此段故事 名叫《净琉璃姬物语》。由于反映这段恋爱故事的 说唱十分流行,所以这门说唱艺术的便命名成“净 琉璃”。16世纪后半叶净琉璃使用新乐器三弦伴奏, 使它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歌舞伎的内容
歌舞伎两大主题: 歌舞伎两大主题: 以历史武士故事为主的“荒事( 一、以历史武士故事为主的“荒事(あらご と)”,即以脸谱或夸张的演技表现超人的力 量。 以民间社会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的“ 二、以民间社会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的“和事 わごと) (わごと)”。
(三)经典剧目介绍
《忠臣藏》 《曾根崎情死》 《鸣神》
(七)歌舞伎的今天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古典化的歌舞伎已 年的历史演变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一些歌舞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至今在日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日本著名的歌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市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片冈仁左卫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这些歌舞伎演出世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18世纪上半期,以京都大阪一带为发祥地的人偶净 璃十分兴旺,压倒了歌舞伎,但到了18世纪下半期, 这种形势逐渐反转过来。由于歌舞伎汲取了人偶净 琉璃的表演、音曲、脚本各方面的长处,不断丰富 自身,加之京都、大阪一带的歌舞伎艺人和剧作者 大量转移到武家政权的首府江户,使得江户的歌舞 伎中又出现了一些名艺人,如中村富十郎、濑川菊 之丞等,从而更促进了歌舞伎的成熟。19世纪后半 期,人偶净琉璃日渐衰微,只在京都有一个文乐座 剧团,作为古典剧种的继承者,被保存下来。
(六)歌舞伎乐器
与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大致分为打击乐 与其它国家一样, 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多数的鼓是用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日本的小鼓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演奏者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歌舞伎中的歌唱伴奏根据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 种竹笛。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日本的传统音乐通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 琴长约1 用于歌舞伎、 性。琴长约1米,用于歌舞伎、文乐以及其它各种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三、能剧
(一)能剧的概况 (二)能剧中的面具 (三)能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四)能剧《鹰姬》欣赏
三、能剧
(一)能剧概况
能剧是以主角演员的歌舞为中心,与伴奏之 唱念及奏乐所构成的音乐剧。演员使用面具 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称为能面 能面。戏剧的要 能面 素是由舞蹈(舞)、唱念(谣)和奏乐(囃 子はやし)所构成。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即使是所谓的台词,还 是含有异于现代人通常对话感觉的抑扬。而 且这样的抑扬是以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 是说能里面所有言语的表现,要如何发话、 歌唱都有预先固定好的乐谱作为标准。自然, 也无法拿谣和现代新剧里的台词做比较
。“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其中 的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 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 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 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能戏从 根本上讲是一种象征的舞台艺术,其重要性 在于稀有的美学氛围里面的仪式和暗示。
(二)能剧表演中的面具
对于能剧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表演时戴上 的面具。能剧面具对于能剧表演者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就像商家的招牌是圣物,挂上去 绝对不能再碰地下一样。能剧演员尊面具为 圣。他们表演时穿的衣服、袜子等都可以给 人看,唯独是面具,像珍宝一样放在铺上锦 布的木盒中,别人不可以随随便便看。
能剧即将上演的时候,由于表演时穿的衣服 十分宽大,需要别人帮忙穿,假发也需要别 人帮忙戴好并系好,但是,面具绝对要自己 戴上。他们相信,一个面具,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角色的灵魂,不能让别人侵犯。而能剧 的面具,大致可以分为男、女、老、幼、灵、 鬼六大类,表演能剧而戴错面具,是十分失 礼的。
第六讲 日本传统表演艺术
歌舞伎(かぶき) 能剧(のうげき) 净琉璃(じょうるり) 狂言(ひょうげん)
一、歌舞伎
(一)歌舞伎概况 (二)歌舞伎的发展历史 (三)歌舞伎经典剧目介绍 (四)歌舞伎的舞台 (五)歌舞伎表演者着装 (六)歌舞伎中使用的乐器 (七)歌舞伎的今天
(一)歌舞伎概况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 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 文化遗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伎”三个字的意思?
歌舞伎三个字原来的意思是“倾奇( 歌舞伎三个字原来的意思是“倾奇(かぶ 因为表演时有一些奇异的动作。 き) 给它起了雅号“歌舞伎”: 歌,代表音乐; 代表音乐; 舞,表示舞蹈; 表示舞蹈; 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则是技巧的意思。
人偶净琉璃
人偶净琉璃是指人偶与净琉璃(用三弦琴伴 唱的日本说唱曲艺)两种艺术的结合。自古 以来日本民族就习惯使用人偶代替人身参加 民间祭祀、神事活动。每逢新年,日本人从 神社领到的护身符中就有用纸制的能消病除 灾的人偶。
以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秋田、岩手三县为 中心流传的民间信仰就是用布包住一根约30 厘米的木棍,做成一对朴素的神化人偶。通 过人偶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人偶除了被当 作替身或神的化身参加宗教、祭祀活动以外, 还被一些民间艺人用来表演民间传说、故事。
参演电影 2003年《座头市》 2007年《娑婆气》饰演 铃彦姬 2008年 《甜甜小公主1》 饰演 桃山三太夫 (真实身份:影子忍者) 2008年《娑婆气2》饰演 铃彦姬
参演电视剧 2007年《风林火山》饰演 北条氏政 2010年《新参者》 饰演 上杉和博 2010年《獣医ドリトル》
在现在的日本社会,像中国的京剧一样,歌舞伎也 在现在的日本社会,像中国的京剧一样, 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共通的课题是: 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共通的课题是:理解和观 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 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
(四)歌舞伎舞台
歌舞伎舞台设施
(五)歌舞伎演员的着 装 歌舞伎演员的服装是十分 华丽的和服,做工、 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 和装饰都十分上成, 和装饰都十分上成,因此 也异常昂贵. 也异常昂贵. 歌舞伎演员的化妆也十 分讲究, 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 殊的程序, 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 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 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 歌舞伎演员会用一种液状 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 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 颈项, 颈项,看起来犹如雕饰华 美的人偶一般。 美的人偶一般。
问题
歌舞伎是指具体的人吗? 歌舞伎的表演者是男是女? 歌舞伎与京剧有何异同?
歌舞伎与京剧有何异同?
同: 1、历史悠久; 2、都有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曲目; 3、都要画脸谱,观众从脸谱可以知道剧中人物的 性格; 4、都有饰演女性角色的男性演员,在日本称为 “女形(おんながた)”。 异:京剧讲究唱、念、做、打。而歌舞伎表演者一 般是不唱的。
歌舞伎在艺人的改进下,表演中除了歌舞,更加入 歌舞伎在艺人的改进下,表演中除了歌舞, 了剧情。形成了一出优美的舞蹈戏。 了剧情。形成了一出优美的舞蹈戏。 元禄歌舞伎在戏剧人物造型方面,还确定了男性饰 元禄歌舞伎在戏剧人物造型方面, 女形” 的典型变身风范, 演“女形” 的典型变身风范,为其后的近代歌舞 现代歌舞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伎、现代歌舞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一时期 创造并确立的戏剧文学样式、表演技巧、戏剧艺风, 创造并确立的戏剧文学样式、表演技巧、戏剧艺风, 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300多年历史 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却仍旧完美地体现在 现代的歌舞伎舞台上。 现代的歌舞伎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