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常炉况分析总结

失常炉况分析总结

罕王集团专家组处理乌钢炼铁1#高炉失常炉况分析总结2009年9月份,乌钢炼铁1#高炉由于受炉料结构调整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因高炉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导致炉况失常,形成恶性循环,并且持续长达近1个月,对全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根据袁董事长建议,公司于9月26日邀请罕王集团赖厂长、周厂长、陈炉长对1#高炉进行诊断及处理,经过5天的调剂,炉况基本转为正常。

为了吸取教训,总结此次失常炉况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经验,为今后生产提供宝贵经验,特撰此文:一、失常炉况的原因及过程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对产能进行适当收缩,对3号高炉进行封炉,1号高炉单炉生产。

由于外购球团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公司决定对高炉炉料结构进行调整,通过降低烧结矿碱度,提高烧结矿配加量,降低球团使用量。

炼铁1#高炉从8月29日起开始使用低碱度烧结矿(碱度:1.3〜1.4 ),由于碱度的变化,同时配加了较多的含铁杂料,烧结矿成矿率大幅度下降,而且大粒级的烧结矿也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对高炉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高炉调剂不及时,对炉况判断不准,使高炉炉况恶化,采取多种手段均无法挽回失常炉况。

公司于9月2日被迫将烧结矿碱度又调整到1.5〜1.6,一直到9 月26日早6: 50分罕王集团专家组投洗炉料为止,1#高炉全月处于不顺行状态,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较差,下料不顺,长期处于慢风状态,调整炉况周期较长,有些处理过程长达半个月以上,并多次反复,造成高炉悬料、崩料,被迫采取减风坐料等措施,炉况严重恶化,最后发展为炉墙结厚及炉缸堆积的恶性炉况,导致产量下降,同时由于煤气不足,并影响到整个公司生产秩序。

炉外方面的重大影响为:9月1日铁水包溜包事故,休风4小时;9月4日铁水包漏铁事故,休风11.5小时。

使炉况本已不顺的高炉雪上加霜。

二、失常炉况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1)平均风温900 C,平均风压210KPa风温利用率较低,风压低于正常操作水平,达不到强化冶炼的效果;2)高炉煤气分布较乱,并形成管道,没有达到理想的煤气流发展,影响煤气的利用率,造成焦比升高;3)慢风率高,加风条件不足,炉温偏低,尤其是渣铁物理热不足,进一步加剧炉缸堆积和炉墙结厚;4)操作上失误,亏料线时间过长,出现连续崩料,控制不好,堵塞煤气的通道,影响高炉顺行;5)炉墙粘结,炉腰、炉身下部出现水温差。

局部炉墙温度与8 月5日相比,温度下降100C左右,明显已有结厚;6)批重减轻,由16t逐步缩小至10t ;7)顺行程度差。

主要是崩、塌料、管道行程频繁、悬料不断。

9月3日开始,高炉开始不稳,崩料不断,当天悬料10次、崩料9次, 4日、5日崩料5次;之后炉况趋于稳定,到9月20日炉况又开始恶化,连续5天每天崩料5次以上;8)风口经常有生降,风口温差大,有的明亮、有的呆滞,风口回旋区焦炭下料不正常;9)产量降低,休风率较高,平均利用系数只有 2.49,综合焦比626.97 kg/t • Fe,比8月份综合焦比上升100 kg /t • Fe。

附表1:高炉经济技术指标情况日期利用系数冶炼强度综合焦比焦炭负荷综合品位休风时间休风率8/29-925 2.49 1.52 626.97 2.41 58.12% :时间表时 3.99% :附表2:生产操作情况日期厶平均产量日料批I 矿石批重I焦炭批重I 平均风压平均风炉渣碱度8/29--9/25 1117.85 137 13.64 5.84 2.07 892.89 1.08附表3:采取的操作方针布料角度节流阀角度料线a矿a焦B矿B焦1.7米21 °23 °25 °30 °三、我们对失常炉况的处理根据炉况的恶化情况,袁董事长于9月21日组织炼铁厂工长以上人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失常炉况的处理方案,确定如下措施:1)集中加焦,增加调剂层,重新调整煤气分布。

高温融化软融带结厚部位,并保证炉缸热量充足;2)堵风口增加鼓风动能,活跃炉缸,打开中心死料柱,让煤气横向发展。

但由于炼铁厂已提前采取调剂措施,为保证调剂的连续性及调剂的周期性,于9月23日才采取预定方案,并于当天12: 22分堵1#、5#、8#风口,连下5批净焦+10批负荷料+5 批净焦;23: 30分休风堵3#、9#、11#、12#风口,开8#风口,共计堵风口6个;9月24日对风口进行了调整,堵1#、3#、5#、6#、9#风口,共计堵风口5个。

料制(6批焦+6批正常料)X 3,每循环首批料球代烧4吨;9月25日12: 30分加焦1批+3批正常料+焦1车+2批正常料+2批焦+5批正常料(首批球代烧2吨)+2批焦+5批正常料+ (1 批焦+5批正常料)X循环带入。

四、罕王专家组对失常炉况的处理过程及措施9月25日下午专家组成员到达炼铁,对1#高炉进行了会诊,并天当天晚上6:30分制定出洗炉方案(洗炉料单附后)。

根据会诊情况,判断炉腰上部、炉身中下部有结厚现象,并且有炉缸堆积现象,采取集中上净焦的方式,进行热洗炉。

通过高温煤气的冲刷,消除炉墙结厚,重新改善煤气流分布,使炉况尽快恢复正常。

1、洗炉工作安排洗炉方法:以净焦为主,配合萤石洗炉。

洗炉安排:A、堵风口时间:中班尾次铁出完后休风,堵1#、2#、3#、12#、13#、14#风口,其余风口透开。

要求堵风口必须严实,不得吹开。

B、上洗炉料时间:见洗炉料单。

C、洗炉期间要求热风压力控制在150KPaD 洗炉时炉腰以上冷却设备要进行分段控水,水量控制在最小,保证洗炉效果。

(保持目前0.3MPa常压水)E、前期洗炉料下达后,要求炉温达到Si : 3.0,保持3次铁,之后每次铁下降0.2〜0.3的速度逐步开始降炉温。

洗炉期间炉渣碱度按照1.0〜1.02之间控制。

理论炉渣碱度按照0.9左右控制。

F、风温控制在850C,保证炉况顺行。

G 洗炉料过后,炉温降至Si : 1.6,风温900〜950 C,炉渣碱度按照正常碱度下限控制,S: 0.030〜0.050控制。

H、炉内要精心操作,力保顺行,防止崩悬料和烧损炉顶设备。

I、洗炉期间看水工要密切注意炉体水温差的变化,0.5小时测量1次温差,做好记录,有变化要及时汇报工长、炉长。

J、洗炉结束以炉腰以上冷却壁温度普遍上升至正常水平为标准。

附表4:洗炉料单项目K(kg)P (kk)球比% 萤石(kk)料制a矿a焦负荷净焦5000 10KK J22 22洗炉料3000 13正常料4500 10000 50 8(KK J+PP) J22 22 2.22 净焦5000 6KK J22 22洗炉料3000 13正常料4500 10000 50 14(KK >PP) 「22 22 2.222、洗炉工作过程所采取的措施1)由于洗炉料准备不充分,原计划萤石洗炉改为锰矿洗炉,锰矿洗炉料的用量与萤石相同。

9月28日10: 31分外购萤石入厂,改为萤石洗炉,每2批料600 kg o2)调整料线,把1.7米料线恢复到1.2米。

3)校对机械传动布料角度与计算机程控布料角度,并根据对炉喉部位料面堆角的观察,确定以机械传动角度为准。

4)布料角度确定为18°,同角布料,随着炉况的好转按每次调整增加0.5。

为原则。

5)PPJ KKJ上料制度改为P J K J P J K J上料,并且节流阀角度调整为,B P 17 °、B K 23 °,随着炉况的逐步正常调整为B P25 °、BK30 °。

6)逐步增加矿批,随着矿批的增加,焦炭负荷加重。

附表5:机械传动布料角度与计算机程控布料角度的偏差计算机数据19°19.5 °20°20.5 °21°机械传动数据26°27°28°29°29.5 °偏差角度7°7.5 °8°8.5 °8.5 °3、洗炉过程中炉况的变化情况由于炉缸堆积比专家预想的还要严重,到9月26日,高炉顺行情况不理想,煤气流分布混乱,没有正常的上升通道,导致炉料下降不顺,料速慢(26日料批:早班18批、中班34批、晚班7批),炉外操作劳动强度加大,渣铁分离不好,铁量骤减,中班连续3炉产量降低,分别为12.20吨、7.5吨>10.8吨,风压由160KPa下调到114KPa 风温始终维持在800C左右,透气性指数7.0,炉顶温度难控制,上升到450C左右,被迫多次进行炉顶打水。

13: 00分减风至80KPa坐料,15: 05分减风至50KPa 坐料。

26日晚19: 30当班出第二炉铁后,渣铁分离不好,同时11#小套漏水。

20: 10分出完铁后休风处理主沟渣铁,并更换11#小套,导致风口灌渣,7#、8#、9#、10#、11#风口灌渣严重,真吹管与弯头连接一起,处理此事故休风长达10小时34分钟,破坏了调剂的连续性,促使炉况的进一步恶化。

9月27日& 44分复风后,继续按洗炉方案进行调剂。

11: 47 分发现7#小套漏水,休风进行处理,导致6#、8#风口灌渣。

(从烧损小套观察,漏水部位在小套上沿,判断为炉料大量融化下降后堆积风口上部所致)从烧损的小套观察,炉墙结厚部位已有大部分脱落,炉况向好的方向发展。

到9月27日晚班炉况逐渐好转,铁量增多,铁口好开。

并根据炉况好转情况,从27日开始逐渐打开风口(开风口时间详见附表6),提高入炉风量。

9月28日早班,铁口出铁顺畅,当班出铁8次,风口明亮耀眼,工作活跃,炉缸温度上升,此次调剂已初见成效。

附表6:堵/开风口时间表9月25日9月27日9月28日9月29日9月30日堵风口1#、2#、3#、12#、13#、14#开风口1#、2# 3#、12# A A#14 13#4、专家组对装料制度的调整(上部调剂措施)附表7:变料表单位:吨日期原燃料焦炭负荷变料时间烧结矿球团矿焦批萤石矿批重9/26 6.0 4.0 4.3 0.3 10 2.339/27 6.0 4.0 4.2 0.3 10 2.38 15:326.5 3.5 4.0「0.3 10 2.50 18:187.0 3.0 4.0 0.3 10 2.50 22:209/28 7.0 3.0 3.95 0.3 10 2.53 6:51 7.2 2.8 3.95 :0.3 10 2.53 5:08 7.9 3.1 4.35 0.3 11 2.53 8:40 7.9 3.1 4.4 0.3 11 2.50 10:00 7.9 3.1 4.35 :0.3 11 2.53 11:507.9 3.1 4.25 0.3 11 2.59 13:008.6 3.4 4.25 0.3 12 2.82 18:35 8.8 3.2 4.65 0.3 12 2.58 20:109/29 8.8 3.2 4.55 0.3 12 2.64 2:209.7 3.3 4.9 0.3 13 2.65 6:33 9.9 3.1 4.9 0.3 13 2.65 7:45 9.9 3.1 4.85 0.3 13 2.68 7.55附表&表料角度调整表日期布料角度节流阀角度变动时间a矿a焦B矿B焦9/26 19°19°17°r 23°9/27 17°18°17°23°15: 32 18°18°17°P 23°15: 449/2817°17°17°r 23°5: 08 18°18°17°23°5: 22 18.5 °18.5 °17°r 23°6: 26 16°16°17°r 23°7: 45 17°17°17°23°19: 23 17.5 °17.5 °17°:23°23: 539/2918°18°17°r 23°0: 21 17°17°17°23°4: 59 18°18°17°r 23°5: 35 17.5 °17.5 °17°P 23°10: 32 17°17°17°23°11: 40 17.5 °17.5 °17°r 23°12: 11 16°16°17°P 23°15: 45 17°17°17°23°15.491)9月26日装料制度由PPJ KKJ调整为P J K J P J K J,采取单车放料的调剂手段,一矿一焦布料,减少矿层厚度,增加软融带的透气性,改善煤气的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