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传热3-传热过程的计算
第四章 传热3-传热过程的计算
dQ qm1c p1dT qm 2c p 2 dt K (T t )dA
T2
T1
A KdA dT T t 0 qm1c p1
T T KA 1 2 传热单元数: NTU1 tm qm1c p1
传热单元数的意义: 热流体温度的变化相当于 平均温度差的倍数。
t2 t1 KA 同理: NTU 2 tm qm 2c p 2
120 80 (120 t ) 36 1000 4.2(t 80) 2129 25.38 120 80 ln (120 t )
120 80 ln (120 t )
2129 25.38 36 1000 4.2
第四节
传热过程的计算
一、 总传热系数和总传热速率方程 1、 总传热系数
G1,T1
G 2, t 1 dA T2
t2
T Tw 热 流 体 对流 导热 tw
冷 流 体
Q1 固体壁面一侧 •热流体 对流
Q
Q2 •固体壁面一侧 另一侧 热传导
t 对流
Q3 冷流体 •固体壁面另一侧 对流
dQ KdA(T t )
解之得l=5.4m
A=25.38m
2
d2 d2 1 由题意可知, Rd1 2800 K 1d1 d1 d2 d2 1 (Rd1 0.00009) ;带入已知,得 K 1d1 d1
1 1 25 0.00009 K 2800 20
K 2129
带入Q=mCp t K Atm ,可知
TW接近于T, 即大热阻小侧流体的温度。 3.两侧有污垢
T TW Tw tW tw t Q KAtm 1 1 b 1 1 ( R1 ) ( R2 ) 1 A1 Am 2 A2
五、
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
1、传热效率
实际传热速率Q 传热效率 最大可能传热速率Qmax
(120 t ) o 解得t 120 40/1.43 92 C
120 80 e0.357 1.43
习题 26 :在一套管换热器用绝对压力为 200 kPa 的 饱和水蒸汽使流量为5000 kg/h的氯化苯从温度为30 C上 升到 70 C ,氯化苯在管内流动。因某种原因,氯化苯 流量减少到2500 kg/h,但进出口温度保持不变,为此想 将水蒸汽压力降低一下,试问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多少? 在两种情况下,管内氯化苯流动均为湍流流动,且 其对流给热系数较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小很多,因 此,蒸汽和管壁热阻可以忽略不计。
1 1 b 1 T t ,其中 dQ 1 KdA 1dA1 dAm 2 dA2 KdA
式中 K:总传热系数,W/(m2· K)。
讨论:
a 当传热面为平面时,dA=dA1=dA2=dAm
b 以外表面为基准(dA=dA1):
1 1 b 1 K 1 2
1 1 b dA1 1 dA1 K1 1 dAm 2 dA2
d (T t ) 积分 mK dA 0 (T t )1 T t (T t )2 得 mKA ln (T t )1
A ( T t ) 2
带入热量衡算式有 (T t )2 (T t )1 Q=KA (T t )2 ln (T t )1 定义
t1 t2 tm t1 ln t2
1 1 b d1 1 d1 A dl; K1 1 dm 2 d2
式中 K1—以换热管的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
dm——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
d1 dm (d1 d2 ) / ln d2
1 1 d2 b d2 1 以内表面为基准: K2 1 d1 dm 2 以壁表面为基准: 1 1 d m b 1 d m K m 1 d1 2 d 2 d1 2 近似用平壁计算 d2
t1 T 1 t2
t2 T2 t1
1)同样适用于并流
t1 T 1 t1 ;t2 T2 t2
2)较大温差记为t1,较小温差记为t2; 3)当t1/t2<2,则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tm (t1 t2 ) / 2
4)当t1=t2
tm t1=t2
式中 R1、R2——传热面两侧的污垢热阻,m2· K/W。
二、 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间的关系
热流体 qm1, T1,cp1,H1
t2 h2
冷流体 qm2, t2,cp2,h1
T2 H2
无热损失:
Q吸 Q放
无相变时
热量衡算: Qq
T1 T2 qm2c p 2 t2 t1 Q qm1 H1 H 2 qm 2 h2 h1
c 1/K值的物理意义
(T t ) 总推动力 dQ KdA(T t ) 1 总热阻 KdA
1 K1
1
1
b d1 dm
1 d1 2 d2
总热阻
外侧的热阻
壁阻
内侧的热阻
2、总传热速率方程
Q KAtm
dQ KdA(T t ) dQ K tm dA 0 0
(1)管外对流
dQ1 1dA1 (T Tw )
b dAm (Tw tw )
(2)管壁热传导
dQ2
(3)管内对流
dQ3 2 dA2 (tw-t )
对于稳定传热
dQ dQ1 dQ2 dQ3
T Tw Tw tw tw t T t dQ 1 b 1 1 b 1 1dA1 dAm 2 dA2 1dA1 dAm 2 dA2
三、 传热平均温度差
1、恒温传热
t T t tm
2、变温传热 tm与流体流向有关
逆流
并流
错流
折流
(1)、逆流和并流时的tm
T1 t2 T2
T1
t t2 T2 t t1
T1 t1 t1 T2
T1
T2 t2
t2
t1
逆流
A
并流
A
以逆流为例推导
t m
假设:定态传热、定态流动, qm1,qm2一定
1 exp[ NTU 2 (1 CR 2 )] 逆流: 2 CR 2 exp[ NTU 2 (1 CR 2 )] 1 exp[ NTU 2 (1 CR 2 )] 并流: 2 1 CR 2
i f ( NTU i , CRi ) 绘图
例 题 4.4 : 用 120C 的 饱 和 水 蒸 汽 将 流 量 为 36 m3/h的某稀溶液在单管程列管换热器中从温度为80C 上升到 95C ,共有直径为 25×2.5mm 管子 60 根,且 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K=2800 W/m2.C,蒸汽侧污垢热 阻和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求: (1)换热器所需的管长; ( 2 )操作一年后,由于污垢积累,溶液侧的污垢系 数增加了0.00009m2.C/W,若维持溶液原流量及进口 温度,其出口温度为多少?若又保证溶液原出口温度, 可采取什么措施?(定性说明) 溶液的=1000kg/m3;cp=4.2kJ/kg. C。
T1 T2 ; 1 T1 t1
1 exp[ NTU1 (1 CR1 )] 并流:1 1 CR1
qm 2 c p 2 (qm c p ) min ;CR2
qm 2 c p 2 qm1c p1
t2 t1 KA ; 2 NTU 2 qm 2c p 2 T1 t1
最大可能传热速率: 换热器中可能发生最大温差
变化的传热速率。 理论上最大的温差:T1
t1
热容流量:qmcp 最小值流体: 热容流量最小的流体为最小值流体。
Q qm1c p1 (T1 T2 ) qm 2c p 2 (t2 t1 )
由热量衡算得最小值流体可获得较大的温度变化
当 qm1c p1 (qm c p ) min
bQ Q Q tW Am 1 A1 2 A2
即b/Am小 ,热阻小 ,tW=TW 1.大,
T TW 1/ 1 A1 2.当tW=TW,得 TW t 1/ 2 A2 1 2 (T TW ) (TW t )
3、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
根据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导出:
qm1c p1 (qm c p )min ;CR1
KA NTU1 qm1c p1
qm1c p1 qm 2 c p 2
1 exp[ NTU1 (1 CR1 )] 逆流: 1 CR1 exp[ NTU1 (1 CR1 )]
解由题意查附录可知200 kPa下水蒸气的温度为120.2 ℃。
70 120.2 30 30 120.2 70 120.2
120.2
120.2 30 120.2 70 tm 68.26 120.2 30 ln 120.2 70
80 120
95 120
80
120
95
120
120 80 120 95 tm 31.91 120 80 ln 120 95 A n dl 60 0.025l 0.471l
Q mC p t KAtm
36 1000 4.2(95 80) 2800 31.91A
Q qm1 r c T T p 1 s 2 qm2c p 2 t2 t1
式中 r ─热流体的汽化潜热,kJ/kg;
TS ─热流体的饱和温度,℃。
传热计算的出发点和核心:
Q KAtm qm1c p1 (T1 T2 ) qm 2c p 2 (t2 t1 )
m1 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