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过程的计算

传热过程的计算


6
例1:总传热系数 K 的计算
管外,热空气对管壁的给热系数为90W/(m2.oC)。管内,冷却水与 管壁之间的给热系数为1000W/(m2.oC)。管外径16mm ,壁厚1.5mm 导热系数为40W/(m.oC) ,试求:1、传热系数K ;
2、管外给热系数 2 增加一倍,K有何变化?
3、管内给热系数 1增加一倍,K有何变化?
K'

1
1
1
d2 d1

1
2
'

1
0.00123 1
2 90
W 147.4 m 2 K
K’ 比K增加了83%
3、忽略管壁热阻, 1' 2 1
K"
1

1
85.3 W
1 d2 1 0.00123 1
m2 .K
21 d1 2
2 90
K”比K增加仅6%
为多少?
Q KAt m
T2 t1
t2 T1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2
qm1C p1(T1 T2 ) qm2C p2 (t2 t1 )
qm1C p1(T1 T2' ) 2qm2C p2(t2' t1 )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3
2019/6/17
t2
)
T t2
qm2C p2 (t2

t1 )

KA
(t2 t1 ) ln T t1
T t2
ln T t1 KA T t2 qm2C p2
T1 T2
T2
T1
t2
t1
T2
T1
t2
t1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1
传热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例1:在传热面积为10m2的管壳式换热器中,用工业水冷却各车间
解得:T' 123.8o C
T '80
T '80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5
第6章 传热(12学时)
第5讲:
6.6.3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 6.6.4 换热器的操作型问题
消元法 传热单元法 综合例题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6
6.6.3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
设计型命题方式:以热流体被冷却为例 计算条件:T1 T2 qm1 Cp1 K 计算目的:A(传热面积)
ro ri ln ro
ri
故面积比就等于直径比、半径比。
注意: K与A相对应
1 1 ro r0 1 K i ri rm 0
若内壁污垢热阻为 Ri ;外壁污垢热阻为Ro , 热阻单位
1 K
1
i
ro ri
Ri
ro ri

ro rm
Ro
1
o
m2 o C W
利用热传导式求δ2
Q
Tt

l
1
i 2ri

1
21
ln ri
1
ri

1
2 2
ln ri
1 2 ri 1

o
1
2ri 1
2
或者 Q K 2 r1 1 2 L T t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dQ o dAo (tw t)
定常态传热过程
dQ K dA (T t)
若、 以管外侧面积为基准
分析是否可以将dA扩展到整个传热面积A 上?
i o
都是总面积上的平均值,我们希望得到在总面积上为不变值的总传热系数K 。
1 1 Ao A0 1
K
i Ai
解:忽略管壁热阻 Tw t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i
Tw tw o
t
q
T
Tw 1

Tw t w


tw t 1
1

解得Tw=56.7oC
2
11
90 Tw 1 1160 0.00086
Tw 50 1
1 0.00017
2 5800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9
解: (1) Q qmC p 2(t2 t1) 6106 KJ / h
110 110 20 80
tm

90 30 ln 90

54.6o C
30
A 15m2
Q KAt m
K

Q Atm
7.33103
KJ h m2 o C

2036
m
W 2 o
13
传热平均温度差:
在换热器的某截面:
2019/6/17
将 dT , dt 用 d(T-t) 代替。
第 6 章 传热
14
T1
T1 t2
t2
T2
t1
t2 t
换热过程的操作线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15
dT

T1

T1
t2
T2
T2

t1


d T

t

T1 T2 t2 t1
(2)t2.或qm2 t1确定后, t2或qm2只须选一个,受热量衡算限制。 t2过高,工业用水中所含盐类析出,易结垢 (3)冷流体入口t1选择 夏季与冬季水温t不同,计算时应该按夏天选定t1更为安全可靠 (4)流速选择
兼顾传热系数与压降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8
设计型问题中,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选择: Q一定,t1一定,t2取得高,qm2最少,回收能量的价值高,输送 流体的动力消耗即操作费用少。但是, t2高,传热过程的平均推 动力 △tm小,完成传热任务Q所需的传热面积A大,设备投资费 用大。故,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选择是一个经济上的权衡问题。
Q A
Kt m
A dol n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7
可供选择的条件:
(1)流向(逆流、并流等)
(2)冷流体t2或qm2
(3)冷流体t1
(4)流速
可以出现t2>T2
选择依据:
(1)流向——逆流优于并流
理由之一:在换热器四个端值T1,T2,t1,t2 相同的情况下,△tm逆> △tm并 理由之二:逆流操作可以在更宽的范围内完成传热任务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4
注意:
1 K

1 i
ro ri

Ri
ro ri


ro rm

Ro
1 o
即从热阻值大的一侧入手。
q
T
Tw 1

Tw t w

tw t 1
1

2
2019/6/17
壁温判断
因为是稳定连续的传热过程。
第 6 章 传热
5
例: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第 6 章 传热
10
6.6.2 传热平均温度差与传热基本方程式
我们已经分析得到了在整个传热面积范围内是常数的总传热系数 K ,我们希望得到在整个传热面积范围内适用的传热速率的表达式, 传热温度差采用一平均值。
Q KAT t m KA tm
根据间壁两侧流体温度沿传热面是否有变化,可将传热分为恒温传热和变温传热。
T2
T1
T1
t2
t1
t1
T1
T2
T2
t2
t2
t1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11
在换热器内,热流体温度不断降低,冷流体温度不断升高,因此, 换热器内不同的部位,传热的温度差是不同的。 但是,因为是定 常态传热,换热器内,热流体的温度分布一定,冷流体的温度分布 也一定。故一定存在着一个与时间、位置无关的平均温度差。
t1
,
t

2




器两端

冷、热流体温度差。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20
Q KAtm
若传热过程中,某一种流体为恒温(例如水蒸气冷凝),另一 种流体变温,传热基本方程式的形式可以变化,并且此时无需 分辨是逆流还是并流。
qm2C
p2 (t2

t1 )

KA
(T
t1 ) (T ln T t1
dt

T1

t2
t2

t1
T2

t1


d T

t
2019/6/17
第 6 章 传热
16
dT

T1

T1 T2
t2 T2

t1 d T

t
dt

T1

t2
t2
t1
T2

t1 d T

t
qm1C p1(T1 T2 ) Q
qm2C p2(t2 t1 ) Q
见P308
19
Q KAtm
传热基本方程式是传热问题的一个“纲”
qm1C p1(T1 T2 ) Q
qm2C p2(t2 t1 ) Q
A dol n
1 K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