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


3. 劳动关系的类型
(1)以劳动关系主体构成为标准,劳动 关系分为侠义劳动关系和广义劳动关系。
① 侠义劳动关系指在具体的劳动组 织中,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 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3. 劳动关系的类型
② 广义劳动关系指在实现劳动过程 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的社会 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w (1)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w 雇佣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通
过合法途径,一方有偿供给劳动力,另一方有 偿使用劳动力以实现各自的利益,进而结成的 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关系
三种观点: 并列关系; 劳动关系包容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包容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5. 劳动关系理论
劳动关系理论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的 主体特征、劳动关系的存在形式以及劳 动关系形成的机制等问题。
劳动关系理论分为两类:一是有关劳 工问题和工会的理论;二是关于劳动关 系状态的理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5. 劳动关系理论
个连续且动态变化的事物,它的极端表现形式 有两个,即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和劳 动关系畸形发展的恶性状态。
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状态 介于这两个极端状态之间。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
① 和谐发展的劳动关系状态,可能呈现 的状态:劳资关系稳定,劳动标准水平较 高且执行有力,劳资双方满意度高,劳方 主体组织承诺强,等等。见图1.2。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2. 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
含义: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是指系统
主体的组织构成和变动、系统内外的权利 分配和关系处理及作用发挥的过程和方式。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2. 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
(1)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 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所指的对象是一
马克思 等
劳资双方对各自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具 有不确定性,互相怀疑对方没有很好 的履行义务,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 从而产生冲突。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第二节 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
1. 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 2. 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 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
劳动者的范畴: 法学角度的“劳动者”。 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是指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的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
广义劳动关系分为个别劳动关系、集 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关系三个层次。
(见表1-1)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表1-1 广义劳动关系的层次结构
层次
主体
特征
个别劳 广义 动关系 劳动 集体劳 关系 动关系
社会劳 动关系
个别劳动者、 具体的雇主
工会所代表的 劳动者群体、 雇主或雇主组 织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1. 劳动关系的概念 2. 劳动关系的性质 3. 劳动关系的类型 4. 劳动关系的实质 5. 劳动关系理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1. 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劳动者与劳
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 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 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
概论
2020/11/11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 第三节 劳动关系管理概述 第四节 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体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 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1)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
劳动关系管理是指劳动关系系统各方主体 积极行动以调整劳动关系格局或者主动参与制 定调整决策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注意:各方主体的权利 政府有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关系格局进行宏
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 劳动力的使用者主要分为劳动力的直接使
用者或间接使用者两类。 其内涵是指基于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契约关
系而使用劳动力,以自然人或法人为代表承 担相应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2. 劳动关系的性质
劳动关系是一种具有 从属特征的雇佣关系。
观调控的权力; 雇主和雇主组织可以对企业或行业劳动关系
格局直接进行管理; 劳动者可以通过职工懂事、职工监事或通
过员工持股渠道参与企业劳动关系的民主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 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1)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 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即在直接实施劳动过程的层面,
学习目标
w 1. 正确认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 w 2. 掌握劳动关系的性质、类型及实质 w 3. 掌握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过程及机制 w 4. 了解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劳动关
系管理类型和模式 w 5. 了解劳动关系管理法律体系的概况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方、资方和 政府
主体独立、雇主权 利强势 主体独立、权利对 等、工会代表
政府作为直接主体 介入社会劳动关系 中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3. 劳动关系的类型
(2)以利益关系格局为标准,劳动关系分为 利益冲突型、利益协调型和利益一体型。
利益冲突型:二战前西方国家和当代英国 利益协调型:德国及北欧国家 利益一体型:日本、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4. 劳动关系的实质
(2)劳动者群体与其他社会经济组 织之间的关系。除了直接生产和服务过 程以外的,人们在交换、分配等领域表 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4. 劳动关系的实质
(3)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各类上层建 筑之间的交叉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5. 劳动关系理论
(2)有关劳动关系状态的理论
代表流派 多元主义
人物 邓洛普 安德森
主要观点 静态的劳动关系系统论 动态的劳动关系系统论
一元主义
管理理论:劳动关系的主体在利益上 马克思.韦伯等 基本一致,通过提高劳动生存率、加
强管理可以缓和劳资矛盾。
冲突理论
(3)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规则 ② 实体规则。主要涉及劳动关系各方主体的权利、
义务方面的规定,具体表现为劳动者和雇主的权利、 义务和实现途径方面的规定。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第三节 劳动关系管理概述
1. 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2.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 3. 劳动关系管理类型及模式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2.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
(3)冲突论的管理理论 劳资双方冲突不可回避。矛盾处理的方式,
要么雇主被迫改善经营行为;要么拓宽雇员提 请争议的渠道,提升争议处理的公平性、合理 性。
强调调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方式以适应工 人抗争。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2)劳动关系的从属性
在劳动过程中,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总 是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这使得劳动过程中劳 动者总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这种情 形综合表现的结果往往呈现出劳动者对于资本 等其他要素的从属性特征。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3. 劳动关系管理类型及模式
(1)类型
多元放任式 协约自治式 统合式 斗争式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3. 劳动关系管理类型及模式
(2)劳动关系管理的模式 对于劳动关系管理模式的区分,主要考察
三方面因素:
一是看政府持何种经济理念,是经济自由 主义,还是国家干预主义等。
① 程序运行规则。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 程序规则主要是指劳动关系系统运行中所遵 循的原则、方法和形式等。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3)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规则 ① 程序运行规则分三个层面: 个别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 集体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 劳动行政和劳动争议处理规则。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力合理配置的 市场机制
劳动关系管理的 监察机制
劳动关系 良性运行
劳动关系建立的 契约机制
劳动争议的 处置机制
劳动标准确立的 协商谈判机制
1.2 劳动关系良性运行的机制保障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
② 畸形发展的劳动关系状态,主要表 现:劳资主体权责不对等;劳动关系主体 虚位、缺位或错位;等等。
劳动关系系统是指以劳动关系为基本 关系,通过输入外部环境因素,产生出一 系列规则,并在这三者之间构成各种反馈 的系统。
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 关系管理概论
1. 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
其中,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 因素的投入构成劳动关系系统存在的社会 条件;劳、资、政三方是劳动关系系统的 主体;劳动关系系统运行或转换过程的结 果形成规则,这种规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 劳动关系的外部因素以及劳动关系系统本 身的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