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抽样检验(4)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 副本

第三章 抽样检验(4)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 副本

第三章 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学习目标1、熟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含义2、了解计数标准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3、了解抽样检验中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本节主要考点是熟悉概念和原理。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就是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的抽样检验。

设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这种抽样方案的oc曲线应通过两点(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点),如图3.2-1所示。

解释一下。

下面以GB/T13262-2008下面以gb/t13262-200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为例,介绍这种抽样方案的抽样程序和抽样表。

一、抽样表的构成表3.2-1为计算标准型一次抽样表。

只要给出p0与p1,就可以从中求出样本量n和接收数。

解释一下表格,代表值和区间值。

表3.2-1(p12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二、抽样程序(一)确定质量标准;(二)确定p0、p1值;(三)批的组成;(四)检索抽样方案;(五)抽取样本;(六)检验样本;(七)批的判断;(八)批的处置。

1、关于确定p0、p1值;(1)p0、p1值(p0< p1)s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p1的选取,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

p1/ p0过小,会增加样本量,使检验费用增加;但p1/p过大,又会放松质量要求,对使用方不利。

因此,以α=0.05,β=0.10的抽样方案中,iec推荐p1=(1.5~3.0) p0,而有些国家则取p1=(4~10)p0。

总之,要综合考虑过程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和检验费用。

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

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投到。

常采用抽签法、查随机数表法,或掷随机数骰子法。

优点:抽样误差小,缺点:比较繁琐。

(2)系统抽样法。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法)由于系统抽样法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它。

如在某道工序上定时去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就可以看做是系统抽样的一个例子。

但在总体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3)分层抽样法(类型抽样法)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层)然后按规定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优点:样本的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小。

缺点是抽样手续比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琐。

(4)整群抽样法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许多群,然后随机地抽取若干群,并对抽到的群合检。

优点:实施方便。

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

这种方法常用在二序控制中。

[例3.2-1]解释一下[例3.2-1]解释一下。

假设有某种成品零件分别装在20个零件箱中,每箱各装50个,总共是1000个。

如果想从中取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进行测试研究,那么应该怎样运用上述4种抽样方法呢?①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从1~1000一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从中抽出编号毫无规律的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简单随机抽样。

②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将零件从1~1000逐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或抽签的办法先决定起始编号,比如16号,那么后面入选样本的零件编号依次为26,36,46,56,…,906,916,926,…,996,06.于是就由这样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系统抽样。

③对所有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出5个零件,共100件组成样本,这就是分层抽样。

④先从20箱零件随机抽出2箱,然后对这2箱零件进行全数检查,即把这2零件看成是“整群”,由它们组成样本,这就是整群抽样。

3、关于批的处理3、关于批的处理(1)判为接收的批即可交付。

关于样本中已发现的不合格品是直接接收、退货、还是换成合格品,这要按事先签订的合同来定。

(2)对于判为不接收的批,全部退货。

但是,也可以有条件地接收,不过这要由事先签订的合同定。

3.3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3.3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学习目标要求:1、掌握调整抽样型抽样检验的含义及适用情况2、掌握接收质量限aql及其确定方法3、掌握检验水平的特点及其确定方法4、熟悉检验严格度的设计思想5、熟悉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原则6、熟悉确定批量的原则7、了解一次、二次抽样方案类型的判断程序框图8、掌握从gb/t2828.1中检索抽样方案的方法9、掌握转移规则的运用10、掌握批接收性的判断规则11、掌握不合格的分类方法12、熟悉逐批检验后的处理13、了解平均样本量(asn)的曲线的含义一、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一、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1、设计思想当过程质量比较理想时,减少样本量,提高检验经济性;而一旦发现过程质量变坏,则增加样本量,以降低使用方风险。

这就是调整型抽样方案的设计思想。

2、概念和性质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根据过去的检验情况,按一套规则(转移)随时调整检验的严格程度,从而改变也即调整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不是一个单一的抽样方案,而是由一组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和一套转移规则组成的抽样体系。

3、特点3、特点(1)主要适用于连续批检验连续批是由同一生产厂在认为相同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一系列的批。

(2)关于接收质量限(aql)。

既是质量指标,也是检索要素。

在gb/t2828.1中,接收质量限是当一个连续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它反映了使用方对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性的要求,即要求在生产连续稳定的基础上的过程不合格品率的最大值。

如规定是要求加工过程在稳定的基础上最大不合格品率不超过1.0%。

aql和过程能力指标也是有关为1.0,则要求过程不合格品率0.27%。

的,如要求某产品加工过程能力指数cp注:关于值系列接收质量限可用不合格品百分数或每百单位不合格表示,当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质量水平时,值0.01~10(%);当以每百单位不合格数表示时,可使用的值为0.01~1000(%)。

二、GB/T2828.1的使用程序二、gb/t2828.1的使用程序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1由三部分组成:正文、主表和辅助图表。

正文中主要给出了一些名词术语和实施检验的规则;主表部分包括样本量字码表和正常、加严和放宽的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样表。

辅助图表部分主要给出了方案的oc曲线、平均样本量asn曲线和数值。

(一)规定质量标准和不合格分类:前期准备。

(二)抽样方案检索要素的确定:要素准备。

严格度;方案类型。

在使用GB/T2828.1时,要检索出适用的抽样方案在使用gb/t2828.1时,要检索出适用的抽样方案,必须首先确定如下要素:1、过程平均的估计在gb/t2828.1中,过程平均是指过程中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期间的平均质量水平。

在实际中过程平均往往需要从样本中估计,如(3.1-6)式。

必须注意,如果采用二次抽检或多次抽检,在估计过程平均时只能使用第一个样本。

2、接收质量限aql的确定(1)考虑所检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

按产品的不合格分类分别确定aql。

对同一不合格类的多个项目可以规定一个aql值,且项目越多,aql也可大一些。

(2)考虑产品特性,如用途;产品的复杂程度;发现缺陷的难易程度;产品对下道工序的影响程度;产品的价格等因素。

比如,产品越复杂,规定的应小一些。

(3)考虑检验的经济性(3)考虑检验的经济性:检验费用;检验时间;检验有无破坏性。

比如:检索出的抽样方为(125;0),需要全检。

此种现象表明,检验水平与接收质量限的规定相矛盾,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可以增大aql值,通过比较oc曲线选择合理的方案。

(4)在制定aql值时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兼顾生产企业和同行业生产的实际特点,要考虑同行业是否能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过高的要求,产品批大量不接收,会影响使用方如期接收产品,并造成双方的经济损失。

(5)还应兼顾企业其它的与质量有关的要求和指标,如企业的质量目标(出厂合格品率99%)、用户或企业对过程能力的要求(如规定过程能力指数不能小于1.33)和用户提出的该零件在用户生产线上的废品率不超过1%等均是对产品质量提出的要求,在确定aql值时应与这些指标统一起来,不能相互矛盾。

注:一经商定,不能随意改变。

3、批量N3、批量n在gb/t2828.1中,规定的是批量范围,由“2~8”、“9~15”……、“~”,“及其以上”等15档组成(见附表3-1).批量与检验批密不可分。

检验批可以和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同。

4、检验水平(il)的选择典型考题:典型考题:1、选择检验水平应考虑的因素有()。

a.批量大小 b.不合格类型c.各批之间的质量差异 d.批内产品质量波动e.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解答:bcde。

考核抽样方案的平均检出质量。

(1)检验水平(IL)的作用(1)检验水平(il)的作用检验水平是抽样方案的一个事先选定的特性,主要作用在于明确和n间的关系。

当il相同时,n越大,n/n就越小。

这样做,排除了百分比抽样的不合理性。

(2)分类及选择。

检验水平有两类:一般检验水平和特殊检验水平。

一般检验包括ⅰ、ⅱ、ⅲ三个检验水平,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

特殊检验(又称小样本检验水平)规定了s-1、s-2、s-3、s-4四个检验水平,一般用于检验费用较高并允许有较高风险的场合。

对于不同的检验水平,样本量也不同,gb/t2828.1中,检验水平ⅰ、ⅱ、ⅲ的样本量比例为0.4:1:1.6。

可见,检验水平可见,检验水平ⅰ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低,而检验水平ⅲ比检验水平ⅱ判别能力高。

检验水平ⅲ能给予使用方较高的质量保证。

选择检验水平应考虑以下几点:产品的复杂程度与价格。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的产品检验水平应低些,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应选择低检验水平;破坏性检验选特殊检验水平;生产的稳定性差或新产品应选高检验水平,批与批之间的质量差异性大必须选高检验水平,批内质量波动幅度小,可采用低检验水平。

注:不同的检验水平对使用方风险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生产方风险的影响,见图3.3-1。

(教材p135)5、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5、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gb/t2828.1规定了三种严格程度不同的检验,这里的严格程度是指提交批所接受检验的宽严程度不同。

三种检验分别是:正常检验、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

正常方案是指过程平均优于时使用的抽样方案,此时的抽样方案使过程平均优于的产品批以高概率接收,加严检验是比正常检验更严厉的一种抽样方案,当连续批的检验结果已表明过程平均可能劣于aql值时,应进行加严检验,以更好的保护使用方的利益。

放宽检验的样本量比相应的正常检验方案小,因此其鉴别能力小于正常检验,当系列批的检验结果表明过程平均远好于可接收质量限时,可使用放宽检验,以节省样本量。

在检验开始时,一般采用正常检验,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应根据已检验信息和转移规则选择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