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 ∵ 三角形 CED 是直角三角形,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 ∴ PD=PE, ∴ PC=PE; ∵ PD=PE, ∴ ∠ CDE=∠ PEB, ∵ 直线 m∥ n, ∴ ∠ CDE=∠ PCA, ∴ ∠ PCA=∠ PEB, 又∵ 直线 l⊥m,l⊥n,CE⊥m,CE⊥n, ∴ l∥ CE, ∴ AC=B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点 P,使∠ APB=90°,若存在,求出点 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连接 BQ,一动点 M 从点 B 出发,沿线段 BQ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 Q,再沿
线段 QD 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 D 后停止,当点 Q 的坐标是多少时,点 M 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用时 t 最少?
或
(3)解:如图,过点 D 作 DN⊥x 轴于点 N,
则 DN=5,ON=2,AN=3+2=5,∴ tan∠ DAB= 轴,则∠ KDQ=∠ DAB=45°,DQ= QG.
=1,∴ ∠ DAB=45°.过点 D 作 DK∥ x
由题意,动点 M 运动的路径为折线 BQ+QD,运动时间:t=BQ+ DQ,∴ t=BQ+QG,即运 动的时间值等于折线 BQ+QG 的长度值.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折线 BQ+QG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DK 与 x 轴之间的垂线段. 过点 B 作 BH⊥DK 于点 H,则 t 最小=BH,BH 与直线 AD 的交点,即为所求之 Q 点. ∵ A(3,0),D(﹣2,5),∴ 直线 AD 的解析式为:y=﹣x+3,∵ B 点横坐标为﹣1, ∴ y=1+3=4,∴ Q(﹣1,4). 【解析】【分析】(1)把点 B,D 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中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 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先按照存在点 P 使∠ APB=90°,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 得点 A,B 的坐标,设出点 P 的坐标,根据点 P 的位置确定 m 的取值范围,再证 △ AHP∽ △ PHB,从而得到 PH2=BH•AH,即可列出关于 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 m 即点 P 的横坐标,且横坐标在所求范围内,从而说明满足条件的点 P 存在;(3)先证明 ∠ DAB=45°,从而证得 DQ= 2 QG,那么运动时间 t 值等于折线 BQ+QG 的长度值,再结合 垂线段最短确定点 Q 的位置,再求得点 Q 的坐标即可.
(2)连结 MN,猜想 MN 与 AB 的位置有关系,并给出证明. 【答案】(1)证明:∵ 直径 AB 经过弦 CD 的中点 E,
,=,
即 是
的切线
(2)解:猜想:MN∥ AB. 证明:连结 CB.
∵ 直径 AB 经过弦 CD 的中点 E, ∴ =,=, ∴ ∵ ∴ ∴ ∵ ∴
∵
∵ ∴ ∴ ∴ MN∥ AB.
【解析】【分析】(1)要证 DF 是⊙O 的切线,由切线的判定知,只须证∠ ODF= 即
可。由垂径定理可得 AB⊥CD,则∠ BOD+∠ ODE= ,而∠ ODF=∠ CDF+∠ ODE,由已知易 得∠ BOD=∠ CDF,则结论可得证; ( 2 ) 猜 想 : MN∥ AB . 理 由 : 连 结 CB , 由 已 知 易 证 △ CBN∽ △ AOM , 可 得 比 例 式
运动时间为 t 秒;设
,当 t 为何值时,s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3)在 的条件下,是否存在 t 的值,使以 P、B、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若存在,求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直线:
知:
、
;
∵
,
∴
,即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
,得:
相似;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
(2)解:在
5.已知直线 m∥ n,点 C 是直线 m 上一点,点 D 是直线 n 上一点,CD 与直线 m、n 不垂 直,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
(1)操作发现:直线 l⊥m,l⊥n,垂足分别为 A、B,当点 A 与点 C 重合时(如图①所 示),连接 PB,请直接写出线段 PA 与 PB 的数量关系:________. (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情况下,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试问(1)中的 PA 与 PB 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延伸探究:在图②的情况下,把直线 l 绕点 A 旋转,使得∠ APB=90°(如图③所 示),若两平行线 m、n 之间的距离为 2k.求证:PA•PB=k•AB. 【答案】(1)PA=PB (2)解: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PA=PB 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过 C 作 CE⊥n 于点 E,连接 PE,
,于是由已知条件可转化为
, ∠ ODB 是 公 共 角 , 所 以 可 得
△ MDN∽ △ ODB,则∠ DMN=∠ DO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 MN∥ AB。
4.如图,抛物线 y=x2+bx+c 经过 B(-1,0),D(-2,5)两点,与 x 轴另一交点为 A,点 H 是线段 AB 上一动点,过点 H 的直线 PQ⊥x 轴,分别交直线 AD、抛物线于点 Q、P.
∠ PCA=∠ PEB,根据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相等得出 AC=BE,然后利用 SAS 判断出
△ PAC∽ △ PB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 PA=PB;
(3)如图③,延长 AP 交直线 n 于点 F,作 AE⊥BD 于点 E,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
综上所述: 【解析】【分析】(1)(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点 A、B、C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 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 AD、DF、OF 的长,表示出点 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BC 的函数解析式,表示出点 E 的坐标,再分三种情况讨论△ EFC 为直角三角形:① 当 ∠ EFC=90°,则△ DEF∽ △ O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 t 的方程求解即可; ②∠ FEC=90°,∠ AEF=90°,△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 t 的值即可;③当∠ ACF=90°,则 AC2+CF2=AF2 , 建立关于 t 的方程求解即可,从而可得出答案。 (3)求得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2x+2,当 D 在 y 轴的左侧时,当 D 在 y 轴的右侧时,如 图 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题意可将 ED、OP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题目中的 s 与 OP、DE 的关系
式整理可得 s=
பைடு நூலகம்
(0<t<2),因为分子是定值 1,所以分母越大,则分式的
值越小,则当分母最大时,分式的值越小,即 t=1 时,s 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1;
(3)解直角三角形可得 BC 和 CD、BD 的值,根据题意以 P、B、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在△ PAC 和△ PBE 中,
∴ △ PAC∽ △ PBE, ∴ PA=PB
(3)解:如图③,延长 AP 交直线 n 于点 F,作 AE⊥BD 于点 E,
,
∵ 直线 m∥ n, ∴ ∴ BF=AB;
, ∴ AP=PF, ∵ ∠ APB=90°, ∴ BP⊥AF, 又∵ AP=PF,
在 △ AEF 和 △ BPF 中 ,
(3)解:∵ B(1,0),C(0,2), ∴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2x+2,
当 D 在 y 轴的左侧时,S= (DE+OC)•OD= (t+2)•(4﹣2t)=﹣t2+4 (0<t<2); 当 D 在 y 轴的右侧时,如图 2,
∵ OD=4t ﹣ 4 , DE= ﹣ 8t+10 , S= ( DE+OC ) •OD= ( ﹣ 8t+10+2 ) • ( 4t ﹣ 4 ) , 即 (2<t< ).
2020-2021 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抛物线
与 x 轴交于两点 A(﹣4,0)和 B(1,0),与 y 轴交
于点 C(0,2),动点 D 沿△ ABC 的边 A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起点 A 向终点 B
运动,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交△ ABC 的另一边于点 E,将△ ADE 沿 DE 折叠,使点 A 落在
2.已知:如图一,抛物线
与 x 轴正半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直线
经过 A、C 两点,且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 DE 平行于 x 轴并从 C 点开始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y 轴正方向平移,且分 别交 y 轴、线段 BC 于点 E,D,同时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O 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速度 运动, 如图 ;当点 P 运动到原点 O 时,直线 DE 与点 P 都停止运动,连 DP,若点 P
△ ABC 相似所得的比例式有两种情况:
,
,将这些线段代入比例式即可求
解。
3.如图,在⊙O 中,直径 AB 经过弦 CD 的中点 E,点 M 在 OD 上,AM 的延长线交⊙O 于 点 G,交过 D 的直线于 F,且∠ BDF=∠ CDB,BD 与 CG 交于点 N.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
∴
,即
②当∠ FEC=90°,
,解得:t= ;
∴ ∠ AEF=90°, ∴ △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DE= AF,即 t=2t, ∴ t=0,(舍去),
③当∠ ACF=90°,则 AC2+CF2=AF2 , 即(42+22)+[22+(4t﹣4)2]=(4t)2 , 解得:t= ,
∴ 存在某一时刻 t,使得△ EFC 为直角三角形,此时,t= 或 ;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