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信息安全及道德规范 初一信息技术 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及道德规范 初一信息技术 教案

安全助手的一项重要作用是修漏洞打补丁,什么是漏洞和补丁?
看视频,了解补丁的知识,回答问题
1、什么补丁我们应该立即修复?
2、安全助手软件越多越好?
3、重复打补丁会对系统有什么影响?
看图,教师提示:我们了解了杀毒软件和安全助手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他们的功能,安装之后注意及时更新病毒库,安全助手开启保护!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QQ号被盗的一种可能性,还有什么可能,使我们的qq号被盗呢,也许只是因为密码太过简单,被破解了,不相信么,我们来看图片。
看新闻,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新闻中,什么原因导致QQ账号被盗?
2、QQ黏虫木马病毒,你的电脑是怎么感染的?
3、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梳理新闻中提到的案例思路,总结防范木马病毒的注意事项
未对信息进行甄别
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
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查杀
过渡:引出杀毒软件的重要性
提问:杀毒软件是否越多越好?
教案
课题
网络信息安全及道德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了解并遵守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听课以及阅读材料,学会防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师:有一种盗号的方法是用电脑程序暴力破解。
以1位密码和2位密码为例,让学生理解暴力破解的原理。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比不同强度的密码,暴力破解需要的时间时不同的。
(密码过于简单)
在学生中做一个简单的小调查。
用过123456作为密码的请举手!
用过自己生日做密码的请举手!
用过手机号码做密码的请举手!
多个账号用一个密码的请举手!
二、可到工信部网站查询网站备案信息
三、安装杀毒软件,拦截钓鱼网站
最后再来分析案例,思考我们该如何防范?
①慎重保管好个人的QQ账号密码,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以及通过陌生人发来的好友验证请求、不轻信网上投票信息,更不要将QQ账号密码输入非腾讯的第三方平台;
②QQ的备注名称中不要写“爸爸”、“妈妈”等称呼,用名字更好;
③通过QQ提供的非本人身份的账户卡号,要打款汇钱的,一定要事前打电话确认,以免上当受骗。
看漫画分析,更深入了解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和青少年沉溺网络的危害。
通过习题“你觉得如何做才算文明上网?”,让学生总结出网络文明行为,引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课件演示本节课知识重点
看图片,回答问题
看视频,思考问题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梳理思路,提出方法
回答问题
看视频,边看边思考
看图示,听讲解
看图片,听讲解
分析案例,思考问题
参与小调查
理解如何设置安全密码
认真听讲,知道密码的长度和复杂度与密码安全性个关系
观看课件,认识钓鱼网站
了解防范钓鱼网站的基本常识。
综合案例分析
学生分析案例及漫画内涵,回答老师问题。
总结网络文明行为
安全吗?
师:过于简单的密码或者用个人信息做密码都是不安全的。
师:注册过电子邮箱和QQ号码的同学知道,注册过程中网站会提示密码的安全强度,比如:要求长度不能小于6个字符,不能是9位以下的纯数字,建议字母、数字、符号混搭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实验表明,使用复杂组合、增加密码长度才是比较安全的。
师:也许同学们会说太复杂太长的密码容易忘。那么老师教大家一个巧妙设置密码的方法:有规律的变换。
阅读案例,思考这个案例中,QQ号是如何被盗的呢?你看出了哪些问题?
教师讲解并出示钓鱼网站定义和钓鱼网站的欺诈手段。
通过图片,了解钓鱼网站的常用的诈欺形式,以及传播途径
如何防范钓鱼网站பைடு நூலகம்?
一、使用安全浏览器,注意官网字样以及域名
教学难点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木马病毒和杀毒软件以及安全助手
增强密码的安全强度
钓鱼网站盗取QQ号
网络道德规范
三、课堂小结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隐藏了许多安全问题。同学们你们最熟悉的最长使用的聊天工具QQ,在使用中你们是否也曾遇到这个问题?
引出话题-----QQ盗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