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第八章 病因与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804
6第八章 病因与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804
生物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先天因素
物理因素
physical factors
后天因素
化学因素
chemical factors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s
一因一病
一种因素仅引起 一种疾病的发生
一因多病
一种因素可以引起 几种疾病的发生
病因的作 用方式 多因多病
多种因素引起多 种疾病的发生
• •
O: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在发生率 问题:老年年抑郁患者服用SSRI是否会增加骨折 的风险?
•
与病因相关的临床问题提出方式 该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该药物或治疗措施会导致什么不良反应吗?是否 需要停药?
Does exposure to aluminum cause Alzheimer’s dementia?
• •
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直接、间接); 病因/致病因素(etiological factor):外界客观存在的物 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等有害因素,或人体本身的不良心 理状态及遗传缺陷等,当其作用于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
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
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与疾病的发生及其消长
三角模式对传染病的病因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它的特点 是将病因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
优点: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人们对疾病发生的条件的进一步认识。
缺点:过分强调病因的确定性,而不是利用概率的观点来 解释和研究病因,它不适用于研究和解释非感染性疾病的 病因。
•
轮状模型 强调疾病的发生是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又分为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 宿主还包括遗传内核。 所谓的病因本身就来自于宿主或环境,模型中各部分 的相对大小反映了在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如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遗传核较大,而在麻疹中 宿主(免疫状态)和生物环境(空气传播)部分
轮状模型
•
病例报告实例 1981年,Gottlieb等报道在1980.l0~1981.5,在洛杉矶的三 个医院收治了5例患一种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年轻男 性同性恋者,他们同时伴有巨细胞病毒及白念珠菌粘膜感
染。
•
同时,Kien博士等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在 1979.1~1981.7,他发现26例同性恋男性患卡波济肉瘤,平 均39岁。7例卡波济肉瘤患者确诊后发现有严重的感染,6 例患有肺炎,4例活检证实为卡氏肺囊虫肺炎。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调查 个案调查
前瞻/回顾
断面 回顾
好
好 好
+/-
+ -
推荐级别 A 1
B
C D
证据分级 同质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可信区间窄) 观察结果为“全或无” 2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的RCT 结局研究 3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4 系列病例观察,包括低质量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 5 基于生理、病理生理和基础研究 基于经验未经严格论证的专家意见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第八章
病因与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主要内容
一、病因学研究基本知识
•
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
• •
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病因/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分级
病因学研究常用统计学指标
二、怎样解决临床问题
病因学研究的评价
一、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概述
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病因模型 与病因相关的临床问题 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病因/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分级 病因学研究常用统计学指标
•
描述性研究:特定时间内,特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疾病、健康
状况、危险因素的分布,研究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 系。横断面研究、个案调查、病例报告。
模拟随机对照试验
问题:“钙通道阻滞剂是否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获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研究对象 随机分配 试验组
(使用钙通道阻滞剂)
对照组
(使用安慰剂)
•
尸检时Zenker在患者肌肉内发现有许多旋毛虫,他即到该患者工作的
旅馆调查。发现该旅馆老板娘亦几乎同时发病。询问得知,1859年12 月21日该店曾宰杀过一头猪。
•
Zenker从剩下的猪肉取样检查,发现有许多旋毛虫包囊,进一步调查
发现,该旅馆老板和屠宰者后来也发生了同样的疾病。
•
首先发现了人是怎样感染上旋毛虫的,为医学做出了贡献
危险
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
前瞻性研究 :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的,要随访一段时间才能 发现病例,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
回顾性研究:在已患病人群中进行的,以病人为病例组,不患 该病者为对照,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比较两组危险因素 的暴露比例,在时序上是由后向前的。病例对照研究;
•
常用方法:用他人的研究结果来回答提出的问题
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
基本病因模型 • • •
congenital factors 流行病学三角 遗传基因、染色体、 性别差异等 轮状模型 acquired factors 病因链 /网模型 免疫状况、年龄、发 育、营养状况、心理 行为特征等
宿主因素
环境因素
•
病例对照研究实例
Doll和Hill于1950年报道了他们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病例组:709例肺癌病例(伦敦20所医院) 对照组:709例非肺癌对照病例(同一间医院,同性别、 年龄差别不超过5岁)
比较两组人群的吸烟史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 吸烟史 吸烟 不吸烟 病例 688 21 对照 650 59 合计 1338 80
生物 环境
社会 宿 环境 主 理化 环境
遗传内核
•
病因链/网模型
疾病之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孤立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 的结果;
其中每一个病因都是它前面若干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一连
串相互连起来的因素构成病因链;
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指一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可 能是两条以上病因链并行作用,并彼此纵横交错,交织如 网;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 吸烟史 吸烟 病例 41 对照 28 合计 69
不吸烟
合计
19
60
32
60
51
120
OR:(a/c)/(b/d)=ad/bc=(41×32)/(28×19)=2.47
•
个案调查实例 1859年冬,德国医生Zenker诊治了一位“伤寒患者”。该患者为20岁 的女性,旅馆服务员,圣诞节发病,元旦即卧病不起,1月20日到医 院就诊,1周后不治身亡。
• 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RR):暴露组的发病率p1与非暴
露组p0的发病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常 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的意义大 小。 组别 试验组 发病 a(r1) 未发病 b 例数 n1 试验组的发生率(CER) p1=a/(a+b)= r1/ n1
合计
709
709
1418
OR=(a/c)/(b/d)=ad/bc=(688×59)/(650×21)=2.97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 吸烟史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病例 647 2 649 对照 622 27 649 合计 1269 29 1298
OR=(a/c)/(b/d)=ad/bc=(647×27)/(622×2)=14.04
病因学研究常用统计学指标
•
因果相关性强度的指标
•
RR(前瞻性): RCT, cohort study
•
OR (回顾性):case-control study
•
NNH (number needed to harm)
•
•
clinical importance
暴露多少研究对象可导致1例发病/发生1例不良反应所 需治疗的患者数
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但尚无充分依据能阐明其明
确的致病效应的因素;
•
表现为在群体中,由于某种因素或多种因素的存
在,使某种疾病的发病概率增高,一旦消除此因
素,则该病的发病概率下降。
•
病因学(etiology):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 在内外环境综合影响下,导致人体发病及其发病 机制的科学。
•
研究内容: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并验证危险因素 是否与疾病发生有因果关系,且评估因果联系的 强弱。例“吸烟与肺癌关系”
近端病因 (proximal cause)
病 因
中间病因 (intermediate cause)
远端病因 (distal cause)
根据不同病因所在病因链上的位置分类
疾 病
近端病因
中间病因 远端病因 - 合理膳食 - 少体力活动 - 吸烟 … - 高血压 - 高血糖 - 超重/肥胖 …
- 冠心病 - 糖尿病 - 肿瘤 …
有抑郁症3年,长期服用舍曲林50mg/d,入院的那个玩在 起床去卫生间过程中跌倒。
•
入院经X线检查,发现“左侧股骨颈嵌插性骨折”,进行 了内固定手术。
•
患者家属询问:患者骨折是否和长期服用舍曲林有关?即
患者这次骨折是否与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有关
• • •
P:老年抑郁患者 I:暴露因素-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C:安慰剂或未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