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学案例与设计
《狼》板书设计
遇 一屠
聪明
︱
缀行
两狼
贪诈
︱
智
惧 仍从 御 坐、去 杀 洞 悟 诈
赞
蠢
置之死地而后生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笑
讽
创新课堂设计要点
一、清楚教师与学生、教材与知识、教与学、 讲与听、分析与理解、说与练、巩固与消 化、掌握与运用的正确关系。 二、充分运用“主导者”的功能。 1、成为课堂 “生成”的助产士。 2、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 3、成为“麦田的守望者”。 4、成为学生的 “启智者”。
脑功能
左脑功能: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学.
右脑功能: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
左脑抽象+右脑形象=激发学习潜能 板书图解功能 知识图解:重难点.疑误点.考查点. 方法图解:学习法.解题法.备考法. 概念地图+思维导图=抽象的思维与方法可视化
学习潜力:心理因素的无限可能性 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起 着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作用。 心理因素
[7]人狼的实力开始是什么样的?真正发生实力逆转的关键是什么?[其一犬坐于前;一狼径去;兵力分散] [8]你认为:屠夫取胜的原因有哪些?狼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6 用启发式进行知识拓展练习: [1]对于这场人狼大战,从军事学的战术来分析: (1)狼运用了哪些计谋?关键失败在那一计上?可用什么词来概括? (2)屠夫运用了哪些计谋?关键赢在那一计上?用什么军事术语概括? [2]怎样理解郭沫若对《聊斋志异》的赞美之联: “画鬼画妖高 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文学艺术价值高,揭示社会本质深] 四;进行小结: 1:通过对板书的分析,小结所学过的知识。 2 对文中的典型词语进行小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作业]: 1:口头翻译全文各句。 2:总结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及规律: 。 [1]通假字; [3]古今词义异同 [5]文言虚词 [2]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2]句:投以骨、驰担持刀、耽耽相向、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邃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口译全文[学生每人口译一句,并解释一词] 4.探究文章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要求(1)概述应体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相关要。 ; (2)语言应尽量简洁、通顺、准确。 [2]简述屠夫与狼是怎样斗志斗勇的? 要求(1)用文中的体现情节的关键词语: “遇、惧、御、杀、悟 ” 。 (2)准确使用序词: “先、再、继、接着、最后” 。 (3)扣住屠夫的心理、行为变化和狼的行为、神态变化 。 5.用问答式进行内容理解: [1]按情节发展;遇、惧、御、杀、悟、笑等词各属情节的什么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其中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的词语是那些? [晚、途中、野、] [3]文中的“仍悟、笑”是谁的心情和行为变化? [仍悟:屠夫;笑:作者] [4]作者为什么“笑”狼?“笑”狼的什么? [5]狼的“黠”表现在哪些细节中?这真的是“狡猾”吗?为什么?既然“愚蠢” ,为什么还要做? [6]在这场人狼搏斗中,屠夫的行为和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惧:投以骨;复投之;顾:驰担持刀;相向;爆起;以刀劈;转视;断其骨;毙之;乃悟]
四、自助式创新教学 (一)课前预习要求:(1)搜集相关资料 (2)背熟全文 (二)导入新课:1、导入法 (1)提问法 (2)悬念开头法 (3)情景开头法 (4)检测背诵入题法 2、自解题目 (1)学生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 (2)总结语文常识、知识 (三)读析课文 1、学生概述主要内容及情节 2、用问答式进行内容理解 3、教师点拨进行拓展 4、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5、学生交流启示 (四)总结与练习 1、师生共同总结所学知识 2、讨论、练习
二、半自主式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读提示及注释——解题 2、补充相关知识 (二)读析课文 1、自读通全文(字、词) 2、对照注释、理解词句 3、提出不懂之处 4、教师答疑 5、讨论内容及写法 (三)总结和练习、进行背诵
三、自主式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自读提示、注释、归纳信息点 2、找资料、自补相关知识 (二)读析课文 1、自读全文、处理生字、词(熟读成诵) 2、对照注释、工具书理解词、句 3、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释疑 4、教师点拨、答解“较难”的词、语 5、讨论:内容相关的问题: (文体、情节、层次、写法特点、中心、 形象、启示) (三)学生小结:(1)词语特点及规律 (2)读后感及联想 (四)拓展延伸:(1)背诵 (2)译成现代文 (3)改写成故事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明确语文 教学目标
→
安排语文 教学内容
→
选择语文 教学方法
→
构成语文 教学过程
→
形成语文 板书设计
→
组织语文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示意图
↙
课前制定教学目标
↓
↘
知识要点
能力层次
↓
思想教育
课堂展示教学目标
↓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 ↙
教师指导学生达标
↓
↘
安排内容要点 安排教学过程
导读法的基本做法
• 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己感知、分析、综 合——互相质疑、解难——共同切磋琢磨——回答提 出的问题,完成指定的作业——教师指点评、小结 • 特级教师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 • “三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 主线 (主体是核心;主导是保证) • “四式”:是课堂教学的四种基本类型: [1]自读 [2]教读式; [3]作业式;[4]复读式 • 【注】1.自读:有六个步骤: 认读——辩体——审题——问答——质疑—— 评析。其中以质疑、解难为核心。 • 【注】2.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六步教读法’: • 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
附;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狼
一屠
智 勇
遇 惧 御 杀 悟 置之死地而后生
[清]蒲松龄 字;留仙,小说家 【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
缀行 仍从 坐、去 洞 诱
两狼
贪 诈 蠢
聪明反被聪明误
赞
笑
第二课时
讥பைடு நூலகம்
一、导语:以检查背诵和练习引入新课。
1.继续抽查背诵 4-----12 人。 2.检查上节课外作业完成情况。 [1]每人口译一句,并解释一词。 [2]归纳所掌握的文言词语的用法及规律。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规律和原则 2、目标与任务 3、教学内容 4、教师素质(教学风格、特点) 5、学生实际情况 6、课堂时间长短 7、教学组织形式 8、教学设备条件
一般性语文教学方法(常规性) 1、讲述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练习法 5、点拨法 6、联想法
综合型教学方法
• • • • • • 1:读议讲练法 2:导读法:[1].教读法 [1].指导阅读;用导读法; [2].自读法 [2].组织研讨;学生交流法 [3].探读法 [3].精讲法; [分析、点评法] [4].思读法 [4].口头、书面练习法 [5].发现法 3:情景教学法 4:目标教学法
《狼》板书设计
遇 一屠
聪明
︱
缀行
两狼
贪诈
︱
智
惧 仍从 御 坐、去 杀 洞 悟 诈
赞
蠢
置之死地而后生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笑
讽
板书的作用
• 板书属于知识的图解表达方式,是教学方法与思 维工具——概念导图与思维导图的综合体。这种 教学方式被欧美称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 匙”。它以图解方式科学地实现了知识的可视化, 使繁杂零散的知识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抽象 问具体、形象,化理论为实例。实现基于脑神经 生理特性的左右半脑互动学习模式,将高效的、 可视化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融入其中,激发 其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的学习,理解,记忆,应 用更轻松,更快捷。 • 研究表明:人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 觉获得的。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胜过千 言,就说明了图示的高效性 。
良好的学习动机 积极的学习态度
潜能
健康的人格
懒惰
不专心
缺毅力
《狼》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狼》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 积累文言词及特殊句型。 二.能力:词语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解。 三.感悟:明白作品中所包含的哲理。
教学设想:1.积累文言词及特殊句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其运用规律是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哲理,提升对顾问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是 教学难点。 2.教法: (1)学生;读、说、思、议、听、析、练相结合。 (2) 教师:用引导式、启发式、提问式、交谈式、联想拓展式等进行互动教学。 课前预习: (1)搜集有关作者及作品的各种资料。 (2)熟读、背诵《狼》全文。 教学过程及步骤: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一:文言词 1.通假字:止 2.一词多义:意、驰 3.古今词义异同: 4.词类活用:敌、犬、洞、邃、苫 二:特殊句式 1. 倒装句:投以骨 2.省略句:[1]省主句 [2] 省宾句 [3]省介词
二:进行启智练习: 1.由“画鬼画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明白了《聊斋志异》一书的艺术 价值和鲜明的主旨。你认为《狼》一文要告诉人们什么? 2.此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从狼与屠夫的身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从狼‘贪诈’被杀获得怎样的启示? [2]从屠夫‘惧、投、持刀、劈、断、毙’等明白了什么? 4.你认为狼和屠夫各代表了怎样的形象?怎样理解与狼之事? 5.读完此文后,假如让你对此进行评论: [1]面对狼,你会怎样说? [2]面对屠夫,你会怎样说? [3]另外,面对作者和读者你会分别说什么? 三:进行知识运用和能力训练: 1.自读《狼》三则中的其它二则[见印发的资料]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二文的主要内容。 [2]讨论文中重点的词语、句子。 [3]比较三文的情节异同。 2.讨论:为什么此文被赞赏,久传不衰,而其它二文却无此影响? 四:课外作业[知识延伸]: 用自己最拿手的表达方式对【狼】进行创造: [1]用故事形式;[2]用连环画;[3]用话剧;[4]读后感;[5]探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