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正确运用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解题;学会用待定系数法与定义求曲线的方程; ②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掌握建立椭圆方程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②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同时体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待定系数法与定义法求椭圆方程。
难点:掌握求椭圆方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如果点M(x,y)在运动过程中,总满足关系式:10)3()3(2222=-++++y x y x ,点M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写出它的方程.
(复习旧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回答问题:由题意得:点M (x ,y )到点F1(0,-3)与点F2(0,3)的距离之和为常数10。
回顾旧知:
1.椭圆的定义:
我们把 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 1、F 2叫做椭圆的 ,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通常用2c (c>0)表示,而这个常数通常用2a 表示,椭圆用集合表示为 。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 轴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Y 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二)新知探究:
1.口答练习:(提问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①方程
19
452
2=+y x 表示到焦点F1 和F2 _____的距离和为常数____的椭圆; ②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③如果方程1m
y 4x 2
2=+表示焦点在X 轴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④ 已知∆ABC 中,B (-3,0),C (3,0),且AB ,BC ,AC 成等差数列。
(1)求证:点A 在一个椭圆上运动; (2)写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
2.探究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1F (-2,0),F 2(2,0),并且经过点P )2
3
,25(-,求
它的标准方程.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可类比圆的标准方程,先确定标准方程的形式,用椭圆的定义或待定系数法求解。
教师指出:注意椭圆有两种标准方程,要正确选择。
法1.定义法:
12(1)5,(3,0),(3,0)=-a F F (2)5,3
==a c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0(122
22>>=+b a b
y a x
由椭圆的定义知,,102232252322522
222=⎪⎭
⎫
⎝⎛-+⎪⎭⎫ ⎝⎛-+⎪⎭⎫ ⎝⎛-+⎪⎭⎫ ⎝⎛+=a
所以10=a .又因为c=2,所以.6410222=-=-=c a b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
102
2=+y x 法2.待定系数法:
由题意,椭圆的两个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0(122
22
>>=+b a b
y
a x 由已知,c=2,所以.422=-
b a ①
又由已知,得123252
2
22=⎪⎭⎫
⎝⎛-+⎪⎭⎫ ⎝⎛b a 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6,102
2
==b a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6
102
2=+y x 探究2: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BC 长为
,一个椭圆以C 为其中一个焦点,另一个焦点在线段AB 上,且椭圆经过点A ,B 。
求:该椭圆方程。
(学生自己画图探究,教师适时引导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认真分析等腰三角形特征,结合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方程中的a,b,c 的关系最终确定椭圆的方程) 解:24=BC
.以直线DC 为x 轴,线段DC 设椭圆方程为)0(12
2>>=+b a b
y a x 则|AD| + |AC| = 2a ,所以,即 得 2242422
22
2=⇒⎪⎪⎪
⎭⎪
⎪⎪⎬⎫
=⨯==++=AD AC a AC AD a
在∆ADC 中, ()
2416222
2
2
2
=+=+=AC AD DC ()
246222,62
2222=-+=-==∴c a b c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12
42
4622=++y x
(三)反思总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2.本节课你的困惑有哪些?
(四)课后作业:课本36页练习3; 42页习题2.1A 组第7题 (五)板书设计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回顾旧知
2、口答练习
3、探究1
4、探究2
24a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