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北师大版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上述内容属于哪个条约的规定?(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 )
A、光绪皇帝
B、宣统皇帝
C、慈禧太后
D、同治皇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先进中国人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林则徐虎门销烟③辛亥革命④义和团运动⑤百日维新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⑤④③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多国侵略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③义和团运动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
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
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
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
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
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1)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
(2)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
(3)“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4)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5)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活动探究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
初二五班的历史学习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与探索,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铭记屈辱历史?探索救国之路】材料一:
(1)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回顾辉煌历程?重温时代梦想】材料二: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如下图。
(3)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4)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l到图2的历史阶段中,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A.中共一大;B.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其中标志着我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5)图2到图3,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举出两例即可)(6)从图3至今,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说出两点即可)【感悟经验教训?发扬爱国精神】(7)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说出两点即可)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外国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灾难。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对清政府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中最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条约的内容,使清政府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