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合同形式 § 可以是口头协议 § 四、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兼职(第69条) §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
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 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五、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第70 条)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三、劳务派遣和相关制度的区别 § (一)劳务派遣和职业介绍 § 职业介绍机构只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并
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 (二)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 § 人事代理制度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
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将与人事相关的管 理工作,如档案管理、职称评审、社会保 险等委托给人才中介机构办理。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第九节 法律责任
§ 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第10条 第二款,第14条第三款、第82条、条例第 5、6、7条)
§ 二、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责任:支付赔 偿金(第83条)
§ 三、拖欠劳动报酬等的赔偿责任(第85条)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四、劳动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第86条) § 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第六十五条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 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 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 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 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 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思考: § 1、被派遣劳动者可否预告辞职? § 有学者认为:可以。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2020/12/11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劳务派遣 •单位
•劳务派遣协议
•民事合同
•用工单位
•劳 •劳
•动
•动 •关
•合 •系
•同
•劳动者
•用 •工 •关 •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劳务派遣中的各种关系 § 1、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 为劳动关系(第58条) § 2、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 § 劳务派遣协议属于民事合同(第59条)
§ 五、劳务派遣的岗位限制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
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六、劳务派遣中的权利和义务 § (一)派遣单位的义务(第58条) § 1、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 2、与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 § 3、劳动者无工作期间也要按月支付报酬; § 4、告知劳动者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九、非法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第93条) §第九十三条 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
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 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 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 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 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个人理解:应区别对待,无工作期间可以,
被派遣期间则不可以,因为劳动者预告辞 职涉及劳务派遣协议的履行。 § 2、用工单位可否直接辞退劳动者? § 不可以,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只能退回派遣单位,由派遣单位解除。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八、劳务派遣中的法律责任 § 连带责任:第92条 §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 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 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 除处罚。”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3、非法拘禁罪 § 4、重大责任事故罪 § 5、侮辱罪 § 6、故事伤害罪 § 7、非法搜查罪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3、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 § 实际用工关系,用工单位应承担部分用人
单位的义务,如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卫生等 (第62条、《实施条例》第29条) § 劳务派遣的最大特点在于:劳动力雇佣与 劳动力使用相分离,形成“有关系没劳动, 有劳动没关系”特殊形态。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二、关于劳务派遣关系性质的争议 § (一)一重劳动关系说 § 认为只有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
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罚金。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 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六、非全日制用工关系的终止(第71条) §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
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补偿。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七、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第72条)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
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 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 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 非全日制用工工资中一般包含了社会保 险费用,由劳动自己缴纳社会保险。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二)用工单位的义务(第62条) § 1、遵守劳动法关于劳动标准、劳动保护、
劳动报酬等方面规定的义务; § 2、不得转派遣。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三)劳动者的权利 §1、同工同酬权(第63条) ; § 2、参加工会权(第64条); §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七、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特别规定(第65 条)
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 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 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 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第八节 非全日制用工
§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第68条) § 《劳动合同法》以时间为界定标准: §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七、劳动者的赔偿责任(第90条) § (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二)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约定 § 八、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第91条) §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
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 带赔偿责任。 § 相关规章:赔偿份额不低于原用人单位遭 受损失的70%。
§ 十、个人承包经营中发包人与承包人的连 带赔偿责任(第94条)
§第九十四条 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 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 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 思考:承包经营中的劳动法律关系如何?
§ 本条可推:视发包的组织和承包人为共同 雇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3rew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 劳动关系; § (二)双重劳动关系说 § 认为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均 存在劳动关系,他们是共同雇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分析:无论理论上如何界定,不可否认的 是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都要承担劳动法上 的部分义务,两者加起来就是正常劳动关 系中用人单位的全部义务。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 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 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 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可能涉及的犯罪: § 1、强迫他人劳动罪 §《刑法》二百四十四条 以暴力、威胁或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2、恶意欠薪罪 §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
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 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 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 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罚金。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 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 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劳动合同法(4)
§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和意义
§ 特点:在临时性岗位和替代性强的岗位上
应用较多
§ 意义:对企业而言,可根据客观情况灵活
用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 对劳动者而言,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的赔偿责任(第48、87条、条例第25条) § (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 § (二)劳动者不要求或不能继续履行的,
支付相当于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此时 不需再支付经济补偿;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六、第88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和可能涉及的犯罪 § 第八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
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 四、劳务派遣单位设立 § (一)设立条件: § 依据《公司法》设立劳务派遣公司,注册
资本不少于50万元(第57条) § (二)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的规定(第
67条、《实施条例》第28条)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
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