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 (一)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 (一)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1、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条款 2、劳动合同期限 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劳动报酬 6、社会保险 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三)限制和禁止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

《劳动合同法》14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
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 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 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形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 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 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 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 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四、劳动合同的效力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一)合法原则 1、主体合法 2、内容合法 3、形式合法 4、程序合法 (二)公平原则 (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1、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应当充分披露相关的 信息,不得有欺诈、隐瞒行为 2、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诚实守信 3、劳动关系结束后,双方负有基于诚实信用原则 产生的附随义务
离职后,李女士申请劳动仲裁,理由是,由于东方 杰菲尔公司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 的规定,应支付她双倍工资。 该案经过劳动仲裁,后又经法院审理,最终东方杰 菲尔公司被判赔偿李女士在职期间的一倍工资3.5万 余元。由于判决生效后,东方杰菲尔公司未履行判 决,李女士向朝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怎么计算?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概述 1、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严格要求
2、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的义务 (二)用工、建立劳动关系与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关系 (三)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10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 16 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 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各执一份。” 《合同法》11“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 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 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 式。”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 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 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并 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自用工 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 前1日每月2倍的工资;并视自用 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与劳动
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 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 依据《劳动合同法》 47条规定支付经济补 偿。 无明确规定。

(二)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1、试用期
2、培训和服务期
3、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 4、补充保险李某签订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 )( )( )( )。 A.1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1、试用期
(1)试用期的试用次数限制 (2)试用期的最长期限
(3)禁止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4)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5)试用期的工资标准 (6)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7)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 (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
[例5-1]
甲公司招用一批工人,高某(22岁)是其中一员。
高某上班后,多次向公司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可 一直到高某上班后2个月,公司才与其签订书面 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 经考核合格,予以转正,并录用为职工,确定正 式合同期;高某入公司时,须交纳2000元押金, 合同期届满后退还。问: 1、甲公司在高某上班后2个月与之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双方劳动合同内容有无违法之处?为什么?
《劳动合同法》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 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 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事业单位
第一,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完全适应
第三,尚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公办事业单位
(3)社会团体
第一,党派团体
第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
团体和群众团体 第三,除上述以外的多数社会团体 适用
《劳动合同法》93条
“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
(二)用工、建立劳动关系与订立书 面劳动合同的关系
1、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工后订立劳动合同 要求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3、用工前订立书面合同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时间段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 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 后果
自用工 之日起 1个月 内 自用工 之日起 超过1 个月、 不满1 年 自用工 之日起 满1年
法律未明文规定。属宽限期。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 终止劳动关系,无须向劳动 未订立书面合同不违法。 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
法向劳动者支付实际工作时 间的劳动报酬。
[例5-3]
下列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 )( )( )。 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 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合同 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
[例5-4]
中国境内的下列主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须遵循《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 ) ( )( )。 A.个体工商户 B.外资企业 C.民办高校 D.公办高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9、10条
“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 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 限。”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 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 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 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 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例5-8]

赵某于2008年4月2日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 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后的一天,赵某在工作中受伤, 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并享受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 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对 此,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 )( )( )( )。 A.赵某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无从确 认 B.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开始工作之 日起已建立 C.赵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但无权享受工 伤待遇 D.公司应当自2008年4月2日起向赵某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发展 (二)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适用范围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的特定性
2、劳动合同的从属性 3、劳动合同的诺成性 4、劳动合同的附合性 5、劳动合同的社会性 6、劳动合同的继续性 7、劳动合同的最大诚信性
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 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 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 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 担赔偿责任。”
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自然人
公务员
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
的工作人员 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 商的农民除外)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在校生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
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 同
[例5-5]
关于当事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列哪些选项是 符合法律规定的?( )( )( )( )。 A.赵某到某公司应聘,提议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王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要求与该公司签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李某在某国有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距法定退休年 龄还有十二年,在该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主 张企业有义务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杨某在与某公司连续订立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到期,公司提出续订时,杨某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法》20条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
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 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 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 合同。”
[例5-6]陈稀昌与广州番禺通用文具 制品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1993年11月30日,陈稀昌入职通用文具公司任会 计,2001年调任仓库主管。双方签订了书面的劳动 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6年8月1日至 2007年7月31日。2007年7月13日,通用文具公司 向陈稀昌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原告(58 岁)认为符合签订固定劳动合同的条件。协商无果。 (2007)仲裁→区法院→中院→向高院申请再审被 驳回→向省检察院申诉→省检察院向高院抗诉→ (2013)高院维持中院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