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2.2 我国APTS研究与发展
当前我国对于智能交通系统(ITS)中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的具体描述为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数据采集 ,结合公交的出行调查,以地理信息系 统(GIS)为操作平台,在对公交线网布局 、线路公交方式配置、站点布置、发车 间隔确定、票价制定等进行优化和设计 的基础上,实现公交车辆的自动调度和 指挥,保证车辆的准点运行,并使出行 者能够通过电子站牌了解车辆到达的时 间,从而节约乘客的等待和出行时间。
1.2 APTS功能结构
美国NA明确提出了对APTS的功能要求,
它包括一下9点:
(1)运用车载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运营车辆的监视 ; (2)运用有效策略使晚点车辆恢复正常运营; (3)运用当前的操作数据及其他数据来源编制运营 管理计划; (4)要求应答系统为乘客提供个人出行服务; (5)提供安全协调与紧急救援服务系统的接口;
根据1998年美国运输部的联邦公共交通 管理局(FTA)出版的“APTS发展现状”, 美国的APTS主要研究基于动态公共交通 信息的实施调度理论和实时信息发布理 论,以及使用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提 高公交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实施技术。具 体包括车队管理、出行者信息、电子收 费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几方面的研究。其 中车队管理主要研究通信系统、地理信 息系统、自动车辆定位系统、自动乘客 计数、公交运营软件和交通信号优先。
多居住在、流动性较大,因此越来越迫 切地需要发展大城市市区和郊区间、郊 区和郊区间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而发 展drt是发展该体系的一种好方法。
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集中了同一条路 线上的所有乘客,优化路径使总里程最 小,大大减少了空驶现象,降低了车辆 运行对环境的危害;小型巴士作为主要 车型的使用也对环境有益。
• (2)分调度中心
由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车辆的定位与
监控、与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向电子
站牌发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两部分
组成
分调度中心
车辆定位与调度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车 辆 定 位 与 监 控
与 车 辆 双 向 通 信
接 收 车 辆 短 消 息
向 电 子 站 牌 发 送 数 据
运 营 调 度
接 收 车 辆 定 位 数 据
车 辆 信 息 的 地 图 映 射
• (3)车载移动站
自动车辆定位(AVL),顾名思义就 是对车辆进行实时地定位,便于统一管 理、监控、调度或提供实时导航(包括 路径选择优化等功能),它是多种技术 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自动车辆定位 系统中逐渐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并形 成了目前较为稳定的基本模型。用于导 航和监控的自动车辆定位导航仪,它包括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及惯性导航系统( INS) ,又称自主 导航仪。
2010.9.17号全市时速不超过20公里的拥堵路 段达到164条
因中秋节放假广州天河路严重堵塞
目前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50 万辆,按照周一至周五尾号限行原则,北 京市最大机动车保有量为670万辆。而按 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5年之前,北京机 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那时即使实 行最严厉的单双号限行政策,北京的交通 拥堵情况也和现在一样。
因此,东京都交通局开发了城市公 共交通综合运输控制系统(CTCS), 旨在改进公共汽车的服务,重新赢 得乘客。在CTCS中,公共交通运营 管理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其目的是 通过掌握运行的状况以及积累乘客 数据而实现平稳的公共交通运营服 务。他将运营中的公共汽车和控制 室之间建立信息交换,并利用诱导 和双向通讯的方法,将服务信息提 供给公共汽车
同时,公交出行者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 式(如:可变信息牌、信息台、电话、互 联网等)方便的获得公交信息(如:出行 线路、换乘点、票价、车型等),使得更 多的出行者选择公交方式出行。最后, 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TPS)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交通 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公共交通系统的 智能化水平也比较低,绝大城市都是沿 袭旧的公交运营体制。近几年由于科技 的进步和国家政府对公共交通系统的重
为了使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抑制私人 交通的发展,就要千方百计地改进公共 交通服务质量,将居民出行尽可能多地 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来,及早引进drt无疑 是显著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2.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城市化不仅是 现代化大生产方式的要求,也是社会结 构变迁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的必然过 程和表现形式。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途 径。目前中国乡镇城市化、城市都市化 的进程正在加速,新建居民住宅区和工 业园区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大城市外来 人口和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而外来人口
(2) 日本APTS研究 日本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的发展经历的 了三个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应 用公共汽车定位系统——公共汽车接近 现实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应用 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乘客 自动统计,运行监控;进入上世纪九十 年代,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和严重交 通拥挤的影响,要保持正常的行车速度 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引起的公共交通的 不便性和不可靠性导致乘客数量的急剧 减少。
运营人员和驾驶人员,同时这些信 息也通过进站汽车指示系统和公交 与铁路接驳信息系统提供给乘客。 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累计运 行数据、乘客数据、监控公共汽车 运营和乘客服务等功能,其中乘客 服务功能中包括进站汽车指示、信 息查询和公共交通与铁路接驳信息 提示。
(3) 欧洲APTS研究 欧洲许多的国家同我国一样具有悠久的 历史,老城市的街道一般都比较狭窄。 但是,他们通过实施公交优先策略,设 立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提供优先通行 信号,布设智能公交监控与调度系统等 措施,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公交 服务质量以吸引公众乘坐公交为出行模 式,从而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 社会经济效益,这些经验尤为值得我国 借鉴。
(4) 电子站牌 电子站牌由无线信号接收器、显示 控制器、光带式车辆位置显示器和LED时 间显示单元、电源及防护外壳、支架以 及有源或无源的ID码发射器等几部分组 成。 在乘客集散量较大的中途站,设置 电子站牌,向后撤乘客显示正在向本站 行驶的运营车的状态位置。电子站牌现 实的信息来源于公交运营控制中心;
研究现状 是公交企业最基础、最重要的运营工作, 包括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和发车方式。 一般模式: 根据客流调查基础数据、时间、季节等 因素,凭借调度人员的经验,划定客流 高峰、平峰、低峰期,在各个时间段内 采用定点发车的方法调度车辆。
研究现状 每天每辆车有一份小路单,车辆在始发 站和终点站由调度人员签单,记录发车、 到达、晚点、驾乘人员、维修等数据。 当天营运结束后,由统计员统计成大路 单交给车队。
“堵城”频繁出现是因为北京的车太 多了吗?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早已超过 800万辆,纽约更多,可是这些城市并没有 发生这样严重的堵车,针对交通问题,其 他国际大都市是如何解决的呢?原来,还 是北京城市交通不够智能化,单双号限行 固然能解决一时的交通压力,却不是根本 的解决办法,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 加,单双号限行将无能为力。而且,单双 号限行限制了人们的出行自由,背离了人 们向往美好舒适生活的愿景,不符合时代 的发展规律。
(6)综合运用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因素规定司售人员的活 动; (7)编制运营车辆的维修计划并为修理人员进行工作分 配; (8)可是现车内收费或路边收费;
(9)可为乘客提供车辆运营信息以及可达车辆信息。
APTS功能结构图
2.1 国外APTS研究与发展
目前,国际APTS领域已形成了美国,欧洲, 日本三强鼎立的局面: (1) 美国APTS研究 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局(UMTA)率先开展 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的研究。经过现 场的试验,UMTA关于APTS的评价是:“APTS 可以显著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吸引更 多的出行者采用公交和合乘的出行模式,从 而带来了减少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和能源消 耗等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紧急事件的地点等)和静态交通信息(例如: 交通法规、道路管制措施、大型公交出行生 成地的位置等),通过多种媒体为出行者提 供动态和静态公共交通信息(例如:发车时 刻表、换成路线、出行最佳路径等),从而 达到规划出行。最优线路选择、避免交通拥 挤、节约出行时间的目的。对于公交车辆而 言,APTS主要实现对其动态监控、实时调度、 科学管理等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公交服务水 平的目的。
调度员工作繁重、服务水平低、考察正 点率困难、调度部门与车辆间没有必要 的沟通,没有实时的信息
3.2 智能化调度系统
系统构成 • (1)公交调度中心 主要由信息服务系统(出行前乘车信息、 换乘信息、行车时刻表、票价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接收定位数据、完成车 辆信息的地图映射、地图的显示与编辑、 车辆道路等信息查询、地图匹配、车辆 状态信息的处理) 、大屏幕显示系统、 协调调度系统和紧急情况处理系统组成。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09 交通2班
1. 概论
2. 国内外APTS的研究与发展
3. APTS应用的典型技术
4. APTS的展望
1.1 基本概念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PTS是ITS的子系统之一,在公交网络 分配、公交调度等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利用 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 电子、控制、GPS等高科技集成应用于公共 交通系统而建立的。 APTS主要以出行者和公交车辆为服务对 象。对于出行者而言,APTS通过采集与处理 动态(例如:客流量、交通流量、车辆位置、
视和投入的加大,我国的智能公共交通系 统(TS)已经初见端倪。例如:实施公 交“一卡通”,实现电子收费;公交车 辆跟踪调度系统,安装了电子站牌,车 载GPS定位设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