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考试复习题卷A一、判断10分二、填空10分三、名词解释1、世界模式论P60杜林从他的先验主义的哲学体系出发,认为在物质世界“出现”之前,存在形式的基本原则就已经出现了。
这些原则发展、推论,构成了世界模式,其后才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与这些原则相适合。
2、黑格尔名之恶的无限性P76—77(杜林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出发,他的“无限性”概念是用思辨的方法在头脑中虚构出来的,是靠逻辑推论出来的,是被黑格尔批判过的抽象的无限性,即恶的无限性。
)黑格尔把无限性分为两类:真的无限性和恶的无限性。
他说:如果把一物变化为他物,他物再变化为他物,如此无穷进展,当作无限的话,那不是真正的无限,而是“坏的或消极的无限”。
3、时间和空间P8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指物质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
4、康德P166康德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客观世界,即他所谓的“自在之物”,但“自在之物”是不可智的,是人的认识能力达不到的“彼岸世界”。
他认为感觉是由“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发生,但感觉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的本质,因而人们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5、蒙昧主义(启蒙运动前,包括.......)反对理性、反对科学的唯心主义思潮。
认为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都是文明和科学发展的结果,主张回复到原始的蒙昧状态。
它否定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否定科学知识,或者宣传不可知论。
四、简述1、弗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他没摆脱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局限?P170—173恩格斯指出,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庸俗唯物主义,丝毫没有超出18世纪唯物主义的范围。
他们非但没有把唯物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一步,反而把其拖向后退了。
弗尔巴哈的缺点是没有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底,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缺点,向前发展唯物主义。
弗尔巴哈唯物主义第一个缺点,是他没有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去克服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和他受到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后长期过着隐居的生活分不开。
弗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缺点,是没有把唯物主义学说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仍然是唯心主义。
他认识到唯物主义应当成为各门科学的基础,而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本身,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但他没有把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协调起来。
造成这一缺点的原因在于,费尔巴哈是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由于长期在乡村过着隐居生活,脱离实践,使他不能在与论敌的论战中和与朋友的讨论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转变原来的阶级立场。
2、简述辩证法和相对主义区别?P252列宁阐明了两者区别。
指出:“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纳为相对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括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这就是说,辩证法和相对主义虽然都承认相对,反对绝对化,但是它们对于相对的理解是根本不同的,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因此辩证法是在承认相对和绝对的对立统一之中来把握相对的。
与此相反,相对主义则只承认事物有相对的一面,否认事物有绝对的一面,认为相对和绝对是互相排斥的,绝对就是,相对就是相对,相对之中不包含绝对。
因此,相对主义是在割裂相对和绝对的相互联系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性。
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辩证法和相对主义都承认知识的相对性,都承认相对真理。
但是,辩证法是在承认绝对真理(当然随之也就承认客观真理)的意义上承认相对真理并在两者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相对真理,而相对主义则是在否定绝对真理(随之也就否认了客观真理)的意义上承认相对真理。
五、论述列宁是怎样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批判马赫主义?哲学两条路线对立的实质所在?P213—214六、分析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就在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比自然规律少。
错误。
原因: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卷B一、判断10分二、填空10分三、名词解释1、自然哲学P73杜林的自然哲学是在他的世界模式论在自然界的应用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
自然哲学流行于17—19世纪初叶,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本身还不发达,不能解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因而有些哲学家就企图依靠单纯的逻辑思维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理论体系,即自然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谢林和黑格尔,自然哲学虽然能猜测到自然界发展的一些规律,取得一定成就,但总的来说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补充现实的空白。
”2、达尔文P10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其以《物种起源》为代表的学说,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发生、发展,比较正确的说明了生物物种和进化规律,有力地打击了统治生物学的宗教唯心主义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物3、实在论P224素朴实在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信念,它坚信:“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4、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P156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即关于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思想,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反对了形而上学。
这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5、原则同格说P222“原则同格”论是阿芬那留斯掩盖其唯心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花招。
所谓“原则同格”论就是“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即互相关联)的原理。
这就是说,自我(感觉、意识、观念、精神)和环境(非我、物、外部世界)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四、简述1、什么是先验论?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先验论的?P59—61(1)先验论:即哲学原则在先,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后,并要与原则相适应。
(2)恩格斯批判杜林“原则在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A. 杜林哲学体系的构成。
恩格斯引证杜林原文,让人们了解其哲学体系: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其哲学体系。
表明了杜林的哲学体系,第一,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第二,是形而上学的体系。
他的体系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即科学之科学。
B. 从“原则”出发和从事实出发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杜林从他的先验主义的哲学体系出发,认为先有原则,再有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完全颠倒了原则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显然杜林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对此,恩格斯正确地回答了物质与意识、客观世界和思想原则谁决定谁,谁适应谁,谁检验谁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和唯心的界线,并为以后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C. 揭示杜林陷入先验论的原因。
首先,杜林对思维、意识的本质及其来源做了唯心主义的了解。
恩格斯揭露:“他不仅以人类的名义来思维——这本身已经是件相当了解的事情,而且以一切天体上的意识的和能思维的生物的名义来思维。
”恩格斯在揭示杜林先验论的原因的同时,科学地阐述了思维、意识的来源问题。
其次,杜林哲学体系本身就是先验论的大杂烩。
他“把全部现实的基础从现实世界搬到思想世界。
”先验论的原则体系决定了他必然陷入先验论。
2、简述弗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P168—169表现在以下三点:(1)他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2)他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3)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列宁是怎样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批判马赫主义?列宁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的内容与意义?P238—241(二)列宁总结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1)认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2)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3)认识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这三个重要结论,概括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等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
六、分析假定一切物质都俱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确。
原因:自然界之所以会产生出它最美的花朵——人类的意识,这是自然界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的。
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因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这说明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
所以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揭示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说白了,地球上没有人的时候,地球上的物质也会互相发生反应,就是最初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等。
人脑的反映就是就也是由这些低级的,初等的反应发展来的。
进一步证明了人脑的反映,即意识,是需要物质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