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2017江苏高考数学应用题和数列题

对2017江苏高考数学应用题和数列题

n2 n d 2
使得 S n
a m , 1 ( m 1) d n
( *) ;那么 m 随着 n 的变化而
f (n) .
变化,可设满足函数关系式 m 又
d 0
,那么要使(*)对任
恒成立,则
m f ( n)
;代入得:
d Bd 1 ,即有 ; 2 1 d Cd 0
时, S n a m . (注意:存在性问题的证明方法,找出符合题意的对象)
解法 2: (看到这个题目,联想到和 2013 年考的是一样的: 恒等式问题) 由题意设
n2 n Sn n d 2
am 1 (m 1)d
; 又 等 差 数 列 {a n } 的 前 n 项 和
;由题意知对任意正整数 n ,总存在正整数 m ,
【解析】 设公比为 q , 因为 a2 1 , 则由 a8
q 4 q 2 2 0 ,解得 q 2 2 ,所以 a6 a2q4 4 .
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化归为 a1 和 d 等基本 量,通过建立方程(组)获得解.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n 1)d
t 2 106 f (t ) 3 4 (5 t 20) 。 4 t
令 t 2 x(25 x 400) ,被开方部分为 h( x) ,这时函数式较为简 单了。
x x 106 也可以使用三元基本不等式求解, g (t ) h( x) 2 8 8 x x x 106 x x 106 3 75 ,当且仅当 2 8 8 x 8 8 x2
(2015 年第 11 题 数列 {an } 满足 a1 1 , 且 an1 an 则数列 { 1 } 的前 10 项和为
an
, n ( 1 n N* )
【解析】由题意得:
an (an an 1 ) (an 1 an 2 ) (a2 a1 ) a1 n n 1 2 1 n(n 1) 2
(2016 年第 8 题)已知 {a } 是等差数列, {S } 是其前 n 项和.
n n
若 a1 a22 3,S5 =10 ,则 a 的值是
9

.
【答案】 20.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对于特殊数列,一般采取待定系 数法, 即列出关于首项及公差的两个独立条件即可.为使问题 易于解决,往往要利用等差数列相关性质,如
O y l1 C l P N l2 x M
a x2 b
(其中 a,b 为常
析式
f t ,并写出其定义域;
②当 t 为何值时,公路 l 的长度最短?求出最短长度.
本题的数学模型是分式函数,在一定条件下求最值。写出 M、N 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a、b 的值,从而求
(5 x 20) 。对于第(2)小题,先利用导数 出解析式为 y 1000 2 x 2000 3 ( x t ) ,再求出公路两端点的 知识求出切线方程 y 1000 2 t t ) ,从而公路 l 的长度的函数解析式为 坐标 A( 3t , 0) , B(0, 3000 2 2 t
所以 a
1
n
2(
1 1 1 2n 20 ), Sn 2(1 ) , S10 n n 1 n 1 n 1 11
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时,若递推关系为 an+1=an+ f(n)或 an+1=f(n)· an,则可以分别通过累加、累乘法求得通项 公式,另外,通过迭代法也可以求得上面两类数列的通项公 式,注意:有的问题也可利用构造法,即通过对递推式的等 价变形,转化为特殊数列求通项.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有倒 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并项求 和法等,可根据通项特点进行选用.
n( a1 an ) n( n 1) na1 d 2 2
及前 n 项和公式 Sn

,共涉及
五个量 a1, d , n, an , Sn , 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即知三求二, 多利用方程组的思想,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注意 要弄准它们的值.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数列是常见题型,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 a1 、 d ,掌握好设未知数、列 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 来简化运算.
B 2
An B .
B 2
, c1
A
.
所以对任意的等差数列 an , 总存在两个等差 “ H 数列” bn 和
cn ,使得
an bn cn (n N * ) 成立.
例 2(2015 年第 20 题)设 a1, a2 , a3 , a4 是各项为正数且公差为 d
解得 10 d 35 . 故当 d 10 时,r 680 3d 最大, 即
5
圆面积最大.
例 2.(2015 年江苏卷第 17 题)某山区外围有两条相互垂直 的直线型公路,为进一步改善山区的交通现状,计划修建一 条连接两条公路的山区边界的直线型公路,记两条相互垂直 的公路为 l 1, l2 ,山区边界曲线为 C,计划修建的公路为 l,如 图所示,M,N 为 C 的两个端点,测得点 M 到 l 1, l2 的距离分 别为 5 千米和 40 千米,点 N 到 l 1, l2 的距离分别为 20 千米和 2.5 千米,以 l 1, l2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y 轴,建立平面直角 坐标系 xOy,假设曲线 C 符合函数 y 数)模型. (1)求 a,b 的值; ( 2) 设公路 l 与曲线 C 相切于 P 点, P 的横坐标为 t. ①请写出公路 l 长度的函数解
y B A 60 M mO 170 m
( 第 18 题)
C
x
A 位于点 O 正北方向 60m 处, 点 C 位于点 O 正东方向 170m 处(OC 为河岸), tan BCO 4 .
3
(1) 求新桥 BC 的长; (2) 当 OM 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
第 (1) 小题的数学模型就是线段长度, 利用解析法求解, 如图,以 O 为坐标原点,OC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 角 坐 标 系 xOy. 由 条 件 知 A0,60 , C 170,0 , 直线 BC 的 斜率
解析
(1)因为
Sn 2n

a1 S1 2
,故当
m2
时,
am Sm Sm1 2m 2m1 2m1
1, m 1 . am m1 2 , m 2
, 那 么 数 列 {an } 的 通 项 公 式 为
因此, 当 n 1 时,m 1,S n a m ;n 2 , 当 m n 1
Sn n(a1 an ) n(am at ) ,(m t 1 n, m、t、n N * ) 及等差数列广义通项 2 2
n
公式 a
am (n m)d .
解答题 例 1.(2014 年第 20 题)设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对任意 正整数 n ,总存在正整数 m ,使得 S n a m ,则称 {an } 是“H 数列”. (1)若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 S n 2 n ( n N ),证明: {an } 是“H 数 列”; (2)设 {an }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 a1 1 ,公差 d 0 .若 {an } 是“H 数 列”,求 d 的值; (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 {an } ,总存在两个“H 数列” {bn } 和 {cn } ,使得 an bn cn ( n N )成立.
(170 80)2 (0 120)2 150 .因此新桥
BC 的长为 150m.
第(2)题 设保护区的边界圆 M 的半径为 r m,OM d m
(0 d 60) .
由条件知, 直线 BC 的方程为 4 x 3 y 680 0 .由于圆 M 与直 线 BC 相 切 , 故 点
2
1 2 d n2 n d Bnd (1 d Cd ) n(1 ) d 2 2 2
又当 n 1 时, m n 1,即 1 B C 1 ,由此可以解得 B 3 , C 2
2
, d 1 .
此时 an
2n.
(3)这样的分解不唯一,化归第(2)问的结论,从结论中 寻找解题问题的生长. 由(2)的解答过程可知: 等 差 数 列 bn 中 若
3
研究其最值。当 h 2 3 时, V (h) 有最大值 V (2
3) 416 3 。
2.数列题 填空题 (2014 年第 7 题)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n 中, 若 a2 1 , a8
a6 2a4 ,则 a6 的值是
.
a6 2a4 得 q6 q4 2a2 ,
3
,即 x 200 时,等号成立。
例 3(2016 年江苏卷第 17 题)现需要设计一个仓库,它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锥 P A1B1C1D1 ,下 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柱 ABCD A1B1C1D1 (如图所示), 并要求正四 棱柱的高是 PO1 的四倍. (1)若 AB 6m, PO1 2m, 则仓库的容积是多少? (2)若正四棱柱的侧棱长为 6m,则当 PO1 为多少时,仓 库的容积最大? (本题是借用课本必修 1(苏教版)第 35 页例 4、必修 2 第 61 页第 9 题、必修 5 第 94 页第 5 题、选修 2—2 第 56 页第 11 题等例题或习题的图形或解法整合而成。 )
bn b1 (n 1)d1 2b 1 b 1n .
b1 1 d1
时 ,
bn 是 “
H
数 列 ” ,

同 理 等 差 数 列 cn 中 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