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材运输通道
安新至大册营公路工程ADSG3标段盖板涵通道基础首件施工总结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雄安新区建材通道安新至大册营公路建设工程
ADSG3项目经理部
二O二O年月
目录
一、施工概况 (1)
二、人员、机械情况 (1)
三、材料控制 (2)
四、施工过程控制 (2)
五、数据统计 (3)
六、施工总结 (5)
七、总体评价 (6)
雄安新区建材运输通道安新至大册营公路工程
盖板涵通道基础首件施工总结
我项目部为确定盖板涵通道基础最优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确定全面施工的质量指标,我项目部首件选择崔庄互通区EK0+360.669通道作为首件工程。
EK0+360.669通道为1-6m,长12.55m。
交角81°,主要工程量为混凝土255.3m ³,钢筋19.3t,浆砌片石133.0m³。
现总结如下:
一、施工概况
本项目起点桩号为K10+000,终点桩号为K15+636.539,路线全长5.639公里。
全线共设置5道1-6m钢筋混凝土通道,2道1-2m钢筋混凝盖板涵。
EK0+360.669通道为1-6m,长12.55m,交角81°。
二、人员、机械情况
投入人员见下表:
投入机械设备情况如下:
三、材料控制
进场的各种原材,经检验合格,监理批准后才使用。
水泥应符合要求,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强度等级P.O42.5,所用钢筋经检验符合要求,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报监理验收。
进料时按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进料、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明显标志,未出现混杂,钢筋场场地设有支垫,采取了有效的防止钢筋锈蚀措施。
四、施工过程控制
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地基检验→垫层施工→测量放样基础支模绑扎基础及台身预埋钢筋→基础混凝土浇筑→测量放线绑扎台身钢筋、台身支模→台身混凝土浇筑→测量放线绑扎台帽钢筋、台帽支模→台帽混凝土浇筑→测量放线搭设盖板支架、模板安装绑扎盖板钢筋→盖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生→沉降缝处理→进出口施工→涵底铺砌→台背回填→检查验收
1、测量与放样
用全站仪放出通道中心线、进出口位置,用水准仪测出地面高程。
2、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放坡开挖,坡度1:0.5,开挖时已控制开挖深度,未曾出现超挖,剩余10-20cm采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的基坑,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符合要求后,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测,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铺设碎石垫层,铺设时做到严格控制碎石垫层分层厚度及压实度,控制好基底高程和平整度。
3、碎石换填及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铺筑200cm厚碎石垫层,分层压实,分层厚度15cm。
基础垫层采用采用100mm厚的C20混凝土,尺寸为每侧宽出基础50cm。
4、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制作
a.所用钢筋均有质量保证书和出厂合格证,且工地试验室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其技术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b.钢筋在钢筋场地集中下料、制作成型,再倒运至现场进行绑扎安装。
c.钢筋加工前,其表面的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等已经清除干净,钢筋顺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表面无削弱钢筋界面的痕迹。
d.钢筋焊接前,根据施工条件试焊,合格后正式施焊,焊工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e.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的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2)钢筋连接
钢筋接头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要求时,符合下列规定:
a 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不大于25%,在受压区不大于50%;
b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在同一根钢筋上少设接头。
(3)钢筋安装
a.钢筋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安装。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位置、间距、接头等均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严格做好了原材料的抽检和接头试验工
作。
b.钢筋骨架绑扎牢固并有足够的刚度,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曾发生任何松动或大的变形。
c.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同一标号混凝土垫块,保护层垫块宜错开布置且保证6个/㎡。
d.在钢筋的交叉点处,采用0.7mm 的铁丝,按逐点改变扎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e.钢筋绑扎整齐,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工作均在钢筋加工场进行。
基础施工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4)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6mm ,单块模板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无坑洼,无锈斑。
模板安装要牢固,接缝紧密,支撑可靠。
挂线立模,保证模板位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模板的位置尺寸进行复核,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侧涂刷轻质机油,监理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安装质量检验表
检查项目 规定检查方法及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mm )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长度≤20m 时,每构
件检查2个断面;长度>20m 时,每构件检查3个断面 同排
梁、板、拱肋及拱上建筑 ±10 基础、墩身台、墩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mm ) ±10
尺量:每构件测10个间
钢筋骨架尺寸(mm )
长
±10
尺量:骨架总数30%抽测 宽、高
±5 弯起钢筋位置(mm )
±20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保护层厚度
梁、板、拱肋及拱上建筑
±5 尺量:每构件各立模板面每3㎡检查1处,且每侧面不少于5处
基础、墩身台、墩柱
±10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每隔4-6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cm。
(5)基础浇筑
模板安装完成并经自检、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由质检人员通知砼搅拌站按照施工配合比掺配拌和,并用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现场施工人员在砼到达现场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振动器、发电机是否运行正常,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两米时,使用溜槽或使用吊车入模。
基础砼浇筑完成后,在基础与墙身结合面进行拉毛处理,以保证与墙身砼的衔接。
(6)拆模
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拆除模板。
拆模后自检混凝土表面质量,无蜂窝、麻面及烂根等外观缺陷,并通知监理检查确认。
(7)养生
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以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7d。
五、数据统计
盖板涵通道基础垫层设计为C20混凝土13.4m³,实际使用15m³,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1.5小时。
盖板涵通道基础设计为C30混凝土89.33m³,实际使用90m³,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2.5小时。
六、施工总结
通过崔庄互通区EK0+360.669盖板涵通道基础作为首件工程的施工,经过检测钢筋、模板、混凝土均满足设计及相应规范要求,混凝土外观表面平整、密实,边线直顺。
总体工程质量合格,达到了首件目的。
首件工程存在不足之处:
1、混凝土和易性略差。
2、钢筋间距不均匀,有个别地方超出规范要求。
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针对混凝土和易性差,我项目部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集配良好的集料、采用合理的砂率等措施进行改善。
2、针对钢筋间距不均匀,我项目部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加强钢筋安装过程管理,施工前对现场工人培训,施工过程中监督等措施进行改善。
七、总体评价
通过盖板涵通道基础首件工程施工,我部所确定的盖板涵通道基础施工工艺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可以用于后续盖板涵通道基础施工,使盖板涵通道施工队伍加深了对盖板涵通道基础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优化措施。
在后续的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优化施工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保证优质、安全的完成我部所有的盖板涵通道基础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