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10-2006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G E60-2008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二、施工组织安排 1、首件选择本合同段盖板涵共4座,1-3*2孔径2座、1-4*2.5孔径1座、1-4*3孔径1座;均为钢筋砼预制盖板、素砼涵体和端墙、一字墙接锥坡浆砌片石洞口。
拟定桩号K49+712.52处盖板涵为首件,孔径为1-3*2、涵洞长29.95m 、交角85。
2、时间安排计划9月8日开始施工。
3、人员安排组成由项目部领导总负责、工程科主抓、路基施工队进行施工的涵洞首件施工管理体系。
a 、项目部主要参与人员项目部主要参与人员一览表b、施工队主要人员路基施工四队队长:周国亮,负责木工班、砼班、钢筋班、起重班施工安排。
木工班:4人,负责模板施工;砼班:5人,负责浇砌筑、养护;钢筋班:4人,负责钢筋加工、安装;起重班:3人,负责板安装。
4、现场调查依据设计资料及定出的涵洞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认真核对施工范围是否有对施工有影响的构造物、树木等,如有则及时联系有关单位解决。
5、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涵洞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石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6、设备挖机1台、装载机1台、发电机设备1套、振动棒4根、平板振动器1台、砂浆搅拌机1台、汽车吊1台、运板车1辆。
7、施工场地布臵据现场调查,涵址处施工场地狭窄,不能满足堆放材料的要求,修建施工便道的条件也不具备,考虑到本涵所需的材料不多,因此,所需的材料拟用汽车运至施工地点,然后用人力转运至施工点。
三、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a、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涵洞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涵洞施工标高控制点。
b、施工前依据设计要求先核对进出口泄水面标高,依据涵的结构尺寸定出涵洞的中轴线。
2、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对边坡的稳定情况随时进行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至设计标高后基坑如有积水,在基坑底四周设30×30cm排水沟和60×60cm积水井及时排走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
如基底地质与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则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四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研究处理方案。
开挖弃土不妨碍基坑和以后浆砌砌体的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
3、垫层、基础的施工基坑检查合格签证后,立即进行封底和涵洞基础的施工,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使其承载力降低。
垫层施工:混凝土浇注前,平板振动器夯实基底砂砾垫层,厚度为10cm。
砂砾垫层采用装载机运输,人工摊铺、平板振动器夯压密实、平整。
垫层宽度较基础宽度一边宽出30 cm,以便浇注基础时安装模板。
基础施工:基础为C20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好标高、平面位臵,并设臵基础沉降缝,沉降缝上下贯通。
浇筑后及时养护。
4、台身施工台身为C20混凝土,基础砼强度符合要求后,进行台身混凝土的施工。
模板支撑牢固,防止跑模。
外露面采用竹胶板或小模板内衬薄塑板,保证每块模板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
砼所用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合格并批准使用。
严格按照砼施工配比进行下料,机械搅拌保证砼的合易性。
涵洞两侧对称浇筑砼,每层厚度30cm,振捣密实,保证砼内实外美。
严格控制砼施工接缝和错台宽度、大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面积及其深度,要求错台不大于3mm,大面平整度不大于5mm,表面蜂窝麻面面积不超过0.3%,深度不大于5mm。
拟用2cm 厚建筑工程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和安装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特别是沉降缝处的端模平整且与墙身和基础沉降缝在同一垂直线上;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灌注混凝土前用压力水将施工接缝冲洗干净。
混凝土浇注完后将企口表面压实抹平。
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洒水并覆盖麻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并经常保持表面湿润。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时可进行模板的拆除,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
涵台实测项目5、盖板施工按照施工总体部署,盖板安排预制场集中预制,盖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用4t汽车运到附近施工地点,然后用汽车吊安装。
模板采用厂制钢模板,模板接缝垫橡胶片,确保接缝严密不漏浆。
钢筋集中在钢筋加工棚下料和弯制,按设计分块绑扎成型,人工运至预制场安装。
每块盖板钢筋的数量、规格、弯制和绑扎成型后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按设计位臵和规格预埋吊钩。
混凝土的拌制严格地按选定的理论和施工配合进行,为加快模板的周转,混凝土拌制时掺入早强型减水剂。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混凝土灌注完后将盖板顶面压实抹平,终凝前再进行二次光面,以此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洒水并覆盖麻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并经常保持表面湿润。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且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坏时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周转使用三次后进行修整,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安装后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100%后进行盖板的运输和安装;盖板安装前先检查涵洞两边墙上企口尺寸、跨度、盖板预制成型后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在前述各部位尺寸符合要求后进行盖板的安装;盖板安装时先在企口上铺设2cm左右厚的砂浆,以确保盖板底与企口无空隙。
两块盖板(沉降缝除外)间的缝隙用砂浆填塞密实。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盖板安装实测项目5、沉降缝的施工本涵沉降缝5-6m一道,缝宽3 cm。
沉降缝的施工,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在基础、台身施工时嵌入厚度为3cm的沥青浸制木板。
上口填满沥青麻絮,顶部刷三遍沥青覆盖两层油毛毡。
沉降缝端面整齐、方正,基础和墙身上下不交错、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6、端墙施工端墙为现浇C20砼,与台身同时浇筑。
采用竹胶板支模,注意振捣密实,及时养护。
7、砌筑工程施工主要是洞口铺砌、抑水墙、锥坡及基础,均为M7.5砂浆片石砌体。
a、块石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
石料厚度200~300mm。
石料宽度及长度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
石料的尖锐边角凿去。
分层进行砌筑,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互相错开咬接,两层间的错缝均匀。
石块间互相交错,咬合密实,砂浆饱满,嵌缝无空洞。
铺底用的7.5#浆砌片石,片石的厚度不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使用)。
面石人工修凿,大面平整,转角石棱角分明。
表面用砂浆勾缝。
b、砂浆的拌制和运输水泥砂浆在现场安装砂浆搅拌机拌制,砂浆拌好用铁桶或斗车等不漏水的容器运送。
砂浆经运输后,检查其稠度和分层度,稠度不足或分层的砂浆重新拌和,符合要求后使用。
砂浆的拌制严格地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严禁采用人工拌和。
拌制时根据砌筑进度决定每次拌和量,做到少拌快用,每次拌制的砂浆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中或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和。
已凝结的砂浆不使用。
c、砌体的防护和养护(1)不在砌体上抛掷或凿打石块。
已砌好而砂浆尚未凝固的砌体,不使其承受荷载。
(2)如所砌石块在砂浆凝固后有松动现象,则拆除、刮净砂浆、清洗干净后,重新安砌。
拆除和重砌时,不撞动邻近石块。
(3)及时洒水覆盖养护。
(4)新砌圬工的砂浆,在硬化期间不使其受雨水冲刷或水流淹浸,特别是基础的砌筑在基坑不积水的情况下进行。
8、涵洞填土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且砌体砂浆强度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回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台背填土按规范、设计施工。
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石灰土分层对称填筑、采用小型机械压实,压实度比路基相应层位提高1%。
涵顶覆土厚度小于50cm时,重型机械禁止通行。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四、安全保证措施结合本涵洞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的安全保证措施:1、参与本涵作业的人员穿戴规定的防护服和防护用品,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上班,严禁穿拖鞋和赤脚上班。
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认真、全面地作好技术、安全交底,明确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作业中,要随时掌握进度和质量,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3、要保证施工用电安全,严禁违反用电规章,不乱接乱用,防止电缆碰破性漏电,并由专业电工作业。
4、严禁酒后上岗。
5、熬制沥青时,熬制地点设在工地下风方向,与一般工作人员、料堆、房屋等保持一定的距离,锅内沥青不得超过锅容积的2/3,参与沥青熬制的工作人员穿戴劳保用品,并在熬制地点配备灭火器。
6、调装板前检查钢丝绳索、汽车吊作业范围内严禁站人。
五、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基础的开挖土方按规定弃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弃土流失。
2、施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避免对农田水利的破坏。
3、做好施工地点排灌系统的疏通工作,不破坏周边农田及其水利设施。
325省道宿迁段扩建工程第IV合同段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江苏省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