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初三圆单元测试及标准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圆单元测试及标准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圆单元测试及答案————————————————————————————————作者:————————————————————————————————日期: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三1.如图,已知为的直径,切于点A,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Rt△ABC 中,∠ C =90°,BC =1,AC=2,则tanA 的值为( )A .2B .12 C .55 D .255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AC =60°,若⊙O 的半径OC 为2,则弦BC 的长为( )A 、1B 、3C 、2D 、234.如图,已知BD 是⊙O 直径,点A 、C 在⊙O 上,⌒AB =⌒BC ,∠AOB=60°,则∠BDC 的度数是( )AB O e AD O e »»ECCB =BA DA ⊥OC AE ∥2COE CAE ∠=∠OD AC ⊥DC B AOA.20°B.25°C.30°D. 40°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 和4 cm ,圆心距是2cm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B .外切C .相交D .内切6.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是4221==r r ,,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O 1O 2可能取的值是( )A.2B.4C.6D.87.在半径为R 的圆内有长为R 的弦,则此弦所对的圆周角是 ( )A .30°B .60°C .30°或150°D .60°或120°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扇形OAB 是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周长为( )A .πB .2πC .22πD .3π9.已知⊙O 1和⊙O 2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10cm ,⊙O 1的半径为4cm ,则⊙O 2的半径为( ).(A )3cm (B )6或14cm (C )2cm (D )4cm10.已知半径分别为3 cm 和1cm 的两圆相交,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A .1 cmB .3 cmC .5cmD .7cm第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11.在⊙O 中,弦AB= 16cm ,弦心距OC= 6cm ,那么该圆的半径为 cm.AO B (第912.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两圆的圆心距为4,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1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6和12,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P (3,1)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恰好有三个公共点,则r 的值为 。

15.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弧长为2π,则扇形的半径为 .16.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2cm ,以点A 为圆心,以3cm 为半径作⊙A ,则BC 所在直线与⊙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三、计算题17.如图,Rt △ABC 中,∠C=Rt ∠ , D 是AB 上一点,以BD 为圆心的⊙O 切AC 于点E ,交BC 于点F ,OG ⊥BC 于G 点。

(1)求证:CE=OG(2)若BC=3 cm ,sinB=54, 求线段AD 的长。

18.某玩具由一个圆形区域和一个扇形区域组成,如图,在1O e 和扇形2O CD 中,1O e 与2O C 、2O D 分别相切于A 、B ,2CO D 60∠=︒,E 、F 事直线12O O 与1O e 、扇形2O CD 的两个交点,EF=24cm ,设1O e 的半径为x cm ,①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扇形2O CD 的半径;② 若1O e 和扇形2O CD 两个区域的制作成本分别为0.45元2/cm 和0.06元2/cm ,当1O e 的半径为多少时,该玩具成本最小? F C G E B A D 0 F C GE BA D 0四、解答题19.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ABC=60º.(1)求⊙O的直径;(2)若D是AB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当BD长为多少时,CD与⊙O相切;(3)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以1cm/s的速度从B点出发沿BC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连结EF,当为何值时,△BEF为直角三角形.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切⊙O于点D,过点D作DF⊥AB于点E,交O于点F,已知OE=1cm,DF=4cm.20.求⊙O的半径21.求切线CD的长O1O2ABFDEC)2)((<<tst tA EOFBDC22.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垂足为E ,F 为CD 延长线上一点,AF 交⊙O 于点G. 求证:AC 2=AG ·AF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O 交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于点T ,连结TO 交⊙O 于点S ,连结AS .23.如图1,当⊙O 经过A 、D 两点且圆心O 在正方形ABCD 内部时,连结DT 、DS . ①试判断线段DT 、DS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②求AS +AT 的值;24.如图2,当⊙O 经过A 、D 两点且圆心O 在正方形ABCD 外部时,连结DT 、DS .求AS -AT 的值;图2 C O T S AD B 图 O CT S A D B E OC T SA DB 图25.如图3,延长DA 到点E ,使AE=AD ,当⊙O 经过A 、E 两点时,连结ET 、ES . 根据(1)、(2)计算,通过观察、分析,对线段AS 、AT 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答.26.推理证明:如图,已知△ABC 中,AB =B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D 过D 作DE ⊥BC ,垂足为E ,连结OE ,CD =3,∠A CB =30°.(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分别求AB ,OE 的长;(3)填空:如果以点E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到点O 的距离为1,则r 的取值范围为 .DO CA B E27.如图,PA 为⊙O 的切线,B 、D 为⊙O 上的两点,如果∠APB=60︒,∠ADB=60︒.(1)试判断直线PB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D 点是优弧AB 上的一个动点,当PA=63且四边形ADBP 是菱形时,求扇形OAMD 的面积.28 如图,矩形ABCD 中,AB=6,BC=3.点E 在线段BA 上从B 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出发向A 点运动,F 是射线CD 上一动点,在点E 、F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EF=5,且CF>BE ,点P 是EF 的中点,连接AP .设点E 运动时间为ts.29.在点E 运动过程中,AP 的长度是如何变化的?( )A .一直变短B .一直变长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A B CD EF M P .第2829.在点E、F运动的过程中,AP的长度存在一个最小值,当AP的长度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位置应该在.30.以P为圆心作⊙P,当⊙P与矩形ABCD三边所在直线都相切时,求出此时t的值,并指出此时⊙P的半径长.1.D2.B3.D4.C5.D6.B7.C8.B9.B10.B11.1012.相交。

13.8或10。

14.3或1015.616.相切17.(1)证明:连接OE,∵⊙O 切AC 于点E ∴∠OEC=900∵∠ACB=∠CGO=Rt ∠∴四边形OGCE 是矩形 ∴CE=OG(2)解:在Rt △ABC 中,sinB=54∴cosB=BC/AB=3/5∵BC=3 ∴AB=BC ÷cosB =3×5/3=5 cm∵∠A=∠A , ∠AEO=∠ACB=Rt ∠∴△AEO ∽△ACB ∴=AB AO BC OE 即=-55OB 3BO∴OB=815∴DO=2OB=415 ∴AD=AB -DB=5-415=4518.解:(1)连接O 1A 。

∵⊙O 1与O 2C 、O 2D 分别切一点A 、B ,∴O 1A ⊥O 2C ,O 2E 平分∠CO 2D 。

∵2CO D 60∠=︒,∴∠AO 2O 1=12∠CO 2D=30°。

在Rt △O 1AO 2中,12112AO sin AO O O O ∠=,∴O 1O 2=A O 1 sin ∠AO 2O 1 =x sin30° =2x 。

∵EF=24cm ,∴FO 2=EF -EO 1-O 1O 2=24-3x ,即扇形O 2CD 的半径为(24-3x )cm 。

(2)设该玩具的制作成本为y 元,则 ()()22236060243x y 0.45x 0.060.9x 7.2x 28.8360πππππ-⨯⨯-=⋅+⋅=-+20.9x 414.4ππ=-+()。

∴当x=4时,y 的值最小。

答:当⊙O 1的半径为4cm 时,该玩具的制作成本最小。

19.(1)4(2)20.连接OD .在O ⊙中,直径AB ⊥弦DF 于点E , 122DE DF ∴==cm .………………………………2分 在Rt ODE △中,1OE =cm ,2DE =cm ,225OD OE DE ∴=+=(cm ). ……………………………………4分21.CD Q 切O ⊙于点D ,OD CD ∴⊥于点D .在OED △与ODC △中,90OED ODC ∠=∠=°,EOD DOC ∠=∠, ∴OED ODC △∽△. ……………………………………………………6分∴OE ED OD DC =,即125DC=. 25CD ∴=(cm ).22.略A C DFO E B23.①线段DT 、DS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DT=DS 和DT ⊥DS …2分 ………3分②证△DAS ≌△DCT ……4分∴AS +AT=22 …………5分24.证△DAS ≌△DCT …………6分∴AS -AT=22 …………8分25.提出的问题是:求 AT -AS 的值. …………10分 在TA 上取TF=AS ,连结EF ,证△EAS ≌△EFT …………11分∴ AT -AS =22 …………12分26.(1)见解析(2)2,72(3)771122r -<<+ 27.⑴相切,理由:略⑵24π;28.D29.AD 的中点30.如图3,当⊙P 在矩形ABCD 内分别与AB 、AD 、CD 相切于点Q 、R 、N 时. 连接PQ 、PR 、PN ,则PQ⊥AB 、PR⊥AD 、PN⊥CD则四边形AQPR 与四边形RPND 为两个全等的正方形 ∴PQ=AQ =AR=DR =AD= 2123A B CD E F M P 图. QRN在Rt△PQE 中,EP=,由勾股定理可得:EQ=2 ∴BE=BA -EQ -AQ=6-2-= ∴ t=,此时⊙P 的半径为… 如图4,当⊙P 在矩形ABCD 外分别与射线BA 、AD 、射线CD 相切于点Q 、R 、N 时. 类比图3可得,EQ=2,AQ= ∴BE= BA + AQ -EQ =6+-2= ∴ t=,此时⊙P 的半径为•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1)数量法:通过比较圆心O 到直线距离d 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如果⊙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有:直线l 与⊙O 相交d<r ; 直线l 与⊙O 相切d=r ; 直线l 与⊙O 相离d>r ;(2)公共点法:通过确定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来判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