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家乡教学计划

小学家乡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家乡教学计划
《家乡》教材以“我爱家乡”为主线,选择有吉林地方特色,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材,把教育同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体现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思想,抒发爱乡之心,爱国之情,进而借情言志,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一、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儿童,所以对学习会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生活的地方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生活环境,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社区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培育和发展主体意识。

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第5—7课)家乡在哪里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吉林省地理情况,认识吉林省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找到通化市。

让学生学习认识地图的知识与技能。

培育和发展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欣赏自己的进步,在自我积累经验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迈向新的生活。

第三单元(第8—10课)家乡真美丽
本单元采用讲故事、看录像、做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景名胜。

因势利导,通过幽默、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等,让儿童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家乡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地方,为他们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家乡—吉林,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活常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过程与方法
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吉林省,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快大这个国家级卫生城,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我们要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活常识教育。

2. 让学生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吉林省,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我们要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六、附教学进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