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创作的_问题小说_
所谓前进中的问 题小说, 是指 从社会 的前进洪 流中 提炼出尖锐 的 矛 盾冲 突, 然 后 着力 予 以 表现 的 小说 创 作, 这样的作品主要创作于 1943年到 1953年这一时段。 主要作品有, 5小二黑结婚 6、5李有 才板话 6、5李家 庄变 迁 6、5福贵 6、5地板 6、5田寡妇 看瓜 6、5邪不 压正 6、5传 家宝 6、5三 里湾 6等。事 实上, 这些 作品 发 表或 者 出版 后, 在群众的实际 生活中 发挥 了很 大的 实 际影 响, 即产 生了一种符合 党的政 策和 老百 姓心 愿的 改变 现实 的力 量, 确实发挥了 / 政治上起作用 0的效果。作家在 创作这
说 0是有区别的。五四时期的 / 问题小说 0在题材上多与 的老百姓的话语方式。也就是 说, 赵 树理的 问题小 说创
人生问题有关系, 而赵树理的 / 问题小说 0主要与 农村工 作, 吸取了五四问题小说的营养但是 又根据 实际的 需要
作有关系。五四时期的小说 在人物上 多属于 知识分 子,
有所超越。他的问题小说启蒙 于五四 问题小说 的传统,
1摘 要 2 赵树理的 / 问题小说 0, 从小说与时代主潮的 关系来划 分, 可 以分为前进 中的问题 小说, 有问题 的问题小说, 顶风而作的问题 小说。从 艺术成 功的 程度 看, 其前进 中的 问题小 说是 相对来 说最 成功 的作 品。但是, 从其创作生涯来纵向衡量的话, 他的 / 问题小说 0创 作是走 下坡路 的。其创作 的得与 失, 主 要的 原因在于时代给作家创 造的自由创作的空间的大小而定。 1关键词 2 前进中的问题小说; 有问题的问题小说; 顶风而作的问 题小说 1中图分类号 2 I207. 4 1文 献标识码 2A 1文章编号 2 10092 4733( 2010) 042 00472 04
第六段落
第三 个 时 期: 1950 年到被迫停笔
第七段落
1930年代前半期 5盘龙峪 6
1937 年 秋 到 1942 年 延 安 文 艺 座 谈 5再生录 65变了 6 会
1943 年 到 1945 年, 抗日战后期
5小二黑结婚 6 5李 有才板话6 5李家 庄变迁 6
1945 年 到 1950 年, 解放战争时期
第 30卷 第 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H ube iNorm a lUn iversity ( Ph ilosophy and Soc ia l Sc ience)
Vo.l 30 No. 4, 2010
赵树理创作的 /问题小说 0
郭庆禄
(陕西大荔中学 历史教研室, 陕西 大荔 715100)
# 48#
类小说的时候, 自己对问题的把握和 党的政 策对实 际的 规定和引导, 发生了 重合, 作 品的 创作 过程 在作 家的 身 心体验和文字把 握中 来自外 在的 矛盾 和冲 突的 阻力 比 较小, 作家在为自己内心是审美对象 寻找表 达的对 应物 的时候, 容易达到内形式与外形式的同构。
有 / 问题 0的问题小说, 是 说作家是带着思想包 袱创 作的。这里的思想包袱, 是作家眼中 看到的 现实和 对现 实的理解把握与 他所 一贯相 信和 忠诚 的党 组织 或者 政 府颁布的政策 等发生 了不 一致 的 矛盾。作 家不 能不 相 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真实 现象, 但 是作家 也不敢 怀疑 抑或否定组织 的政策 等。作 家是 在一 种不 自由 的精 神 状态下 投入 自己 的 创作 的。主 要作 品 有 5锻 炼锻 炼 6, / 把农村 工作和人们思想上存在的缺点、错误、作为问题
有组 织、有 领 导、有 步 骤 的进行斗争。
作迷惑。
备注
编辑部布置的 写通 俗故事的任务。
5李 家 庄 变 迁6
19 45、秋冬
农村 政权 被 一 部 分 恶 势 揭露地主 的罪 恶, 给农 民 具 有 史 诗 性 质 的 作
力把持。
指出一条生路。
品。
5福贵 6
19 46、8
对偷 盗这 一 现 象 的 认 识 问题。
关于问题小说在中国的形 成, 它 与问题 剧一样 ﹐都 是 / 五四 0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当时 以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两大思 潮的 传播为 背景 ﹐形 成了 文学 必须 接 触现实人 生 问 题的 启 蒙主 义 主张 。俄 国文 学、东 欧 文
学、北欧文学特别是易卜生密切关心 社会现 实问题 的进 步倾向, 也影响并促 成了 中国 问题 小说 的兴 盛, 有的 连 题目都带着问号。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 同, / 问题小说 0 在 / 五四 0时 期的 流行, 主要 反映 了 大批 知识 青 年的 觉 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 一种需 要, 又 是当时 思想 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赵树理在 5当前 创作中的几 个问 题 6 对自 己的小说判断和界说, 是赵树理的小说属
5邪不压正 6 1948、10
5登记 6
19民 的矛盾大, 而是 干部 与群 众的矛盾大。
配合 宣传 全 国 的 宣 传 婚 姻法 高 潮。 青 年 男 女 的 婚姻自由受到了挫折。
不是正面 写斗 争恶 霸、穷 人翻 身。 而 是 展 现 农 村 民主 革 命 运 动 的 复 杂 和 激烈, 总 结土 改全 过程 中 各种经验 教训, 说 明进 步 势力终将战胜邪恶势力。
[收稿日期 ] 2009) 10) 10 [作者简介 ] 郭庆禄, 男, 陕西大荔中学历史教师。
# 47#
于 / 问题小说 0的来历。如果从文学史的角度看 / 问题小 并且最终取得 胜利的。 五四 问题 小说 在语 言上 是知 识
说 0的界定, 赵树 理的 问 题小 说与 五 四时 期的 / 问 题小 分子的话语方式, 而赵树理的问题小 说在语 言上是 底层
5福贵 65地 板 6
1950 年 到 1956 5 登 记 6 5 求 雨 6
年。
5三里弯 6
为人生 的艺 术 观, 开始通俗 化语言 尝 试, 决 心 做 个 / 文摊文学家。 坚定的作 着 / 夺取 封建文化 阵地的 工作 0, 完 成 了 文 学大家的 各种准 备。
写当前的 重大斗 争。
深入探 索, 表 现民 主革命在 农村和 人们心灵 上造成 的巨大变化。
理的问题小说不但把 问题摆出来, 并且在 小说里探 讨解 是给人一种思想上的提醒和 启发的话, 那么 赵树理 的问
决问题的路径 和办 法。五 四时 期的 问题 小说 在格 调上 题小说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力量。
是阴沉的和苦 闷的、在出 路上 没有 明确 方 向和 路径, 而 在赵树理的问题小说 里格调是明朗的、人 物有斗争 力度
由于国家 所走的 道路的 曲折, 作家 的心灵很不平常。
1956年到 1964年
5锻炼锻炼 65套不 住的手6 5互作鉴 定6
跟农村极 左的做 法保持着距离。
第八段落
1964年起 ) ) )
5 卖 烟 叶 6 5户 6 创作以写 英雄为
(未完成 )
主。
三、赵树理的问题小说透析
对赵树理的问题 小说, 按照赵 树理问 题小说与 时代 主潮的关系来 划分, 可以 分为 以下 三种 : 前进 中的 问题 小说; 有问题的问题小说; 顶风 而作的问题小说。
( 1)是指五四以 后的几年间 ( 1919- 1925)形 成的一 种小说类型 或题 材热, 1919 年上 半年 5新 潮 6作 家 的创 作中已露端倪, 1919 年下 半年 冰心 的 5两 个家 庭 6、5斯 人独憔悴 6等小说的发 表后, 开 始形成 风气。 1921 年文 学研究会成立后推 向高 潮。鲁迅 从 5狂人 日记 6开 始的 短篇小说创作, 如他自己所说, / 原意 其实只不过 想将这 示给读者, 提出一 些问题 而已, 并不 是为 了当 时的 文学 艺术家之所谓 艺术。0 [ 3] 5每 周评 论 6上 胡适 的小 说 5一 个问题 6, 5新潮 6上的小说象 汪敬熙 的 5谁使为 之? 6, 罗 家伦的 5是爱 情还 是苦 痛?6, 叶绍 钧 的 5这 也是 一 个人 ﹖ 6, 5晨报 6上冰心的 5两 个家庭 6、5斯 人独憔 悴 6、5去 国 6等﹐都是较早出现的问题小说。 而大部分则 并不提 供答案, 是所 谓 / 只 问 病源 ﹐ 不 开 药 方 0。而 / 不 开 药
小飞娥等人的反抗。
有别于 周 立波、丁 玲 等的反映土改 的小 说创作。
二、赵树理主要的问题小说梳理
赵树理创作的小说一览表 [ 5]
时期
段落
起止 时间
主要作品
创作、艺术观
第一段落
从长 治师范 上学 到 1930年年底。
5悔 6
艺术至 上, 语 言欧 化。
第一个 时 期, 从他 在长治 师范当学
第二段落
生时到 1942年
第三段落
第二时 期: 1943年 到 1950年
第四段落 第五段落
方 0本 身, 也正 是 问题 小 说的 特 点 之一。 ( 2) / 问 题 小 说 0风潮 过去之后, 很多作家 都转向写实。后 来, 问 题小 说也体现了作 家密切 关心 现实 这 一优 良的 传统。特 别 是 1930 年代 到新中 国成 立之前, 以 赵树 理为代 表创 作 的问题小说, 主要随着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 历程而 组织 自己的题材, 以提出和解决革命过程 中的问 题为创 作追 求, 创 作出一大批 / 政 治上起 作用, 老 百姓 喜欢看 0的 问 题小说。 ( 3)中华 人民共 和国 成立后, 赵 树理 在创作 谈 话中把自己的小说 也叫做 / 问 题小说 0。他说 : / 我写 的 小说, 都是我下乡工 作时 在工 作中 所碰 到的 问题, 感 到 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 工作的进 展, 应 该把它 提出 来。0[ 4] ( 4)在粉碎江青反 革命集 团后的 新时期, 许多 作 家解放思想, 通过自 己笔 下的 艺术 形象, 对 以往 的历 史 经验进行严肃的探索和总结, 作品往 往以其 强烈的 哲理 性而引人深思, 因而也被称之为 / 问题小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