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社会保障学的理论框架
一、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社会保障学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 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一门学科的内容 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的内容所决定的,既然社会保障学是 以人类的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因此,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 (二)体现社会保障各种关系的上层建筑。 (三)社会保障的管理。 (四)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
二、社会保障学的研究任务
具体来说,社会保障学的研究任务可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学理论体系 (二)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制定一系列 社会保障的原则。 (三)研究社会保障法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 体制的设置
三、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 理学多重属性,属典型的边缘交叉学科。 社会保障学涉及多种门类的学科和知识, 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 法学、政策分析等学科。社会保障学需要 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社会保障学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
(一)大同社会论 (二)社会互助论 (二)社会互助论 (四)社会救济论
二、西方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
(一)人道主义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三)生存权思想 (四)社会连带思想 (五)慈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四、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保障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社会保障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各种专门
技术和工具
一、现代西方的社会保障学说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 (二)福利经济学说 (三)瑞典学派 (四)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五)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思想 (六)新剑桥学派 ()贝弗里奇的福利计划 (八)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 (九)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学说
(一)社会总产品“扣除理论” (二)满足人的需要理论 (三)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四)“两种生产”理论 (五)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