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报告
通过数据显示,知识类和休闲类是交大本科生的主要文化消费类型,打扮和运动类选的人也不少,相对层次更高的审美类只有不足100人选。在自由填写的其他项中3位同学将饮食作为了一种文化消费的类型写入,没有将饮食文化列入也可能是问卷设计的失误。还有1位同学填了看黄片,相信这个填写有半开玩笑的性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看黄片这已经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
一、调查情况与方法简介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我们对全国知名学府上海交通大学者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交大的男女生比例,共抽样男生585人,女生354人;大一年级165人,大二年级共270人,大三年级共407人,大四年级97人,其中理科682人,文科257人。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分卷939份。
图一
从性别来分析,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得出,男生在选择以上三项的先后比例为:55.9%、41%、43.2%;女生的先后比例为:55.3%、46.3%、57.6%。从中我们看出,男女生相较而言,女生将文化消费视为一种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途径的人数比例更大。换言之,女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比男生更期望于从中得到认知性需求的满足。同时,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女生相对于男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而亟须以文化消费这种较为轻松缓和的方式来放松身心并缓解压力。(如图二)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消费品从短缺走向丰裕,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决定消费;进入小康社会后,消费的社会角色则转变为引领和控制生产。在文化消费领域,文化产业的生产依赖于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身长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攻击,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么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
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而言,我们平时进行的文化消费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和放松身心,也就是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情感性需求。其次,才是提高文化知识,也就是满足了我们的认知性需求。而这一结论,与去年2009年8月份的“重庆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中,市民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目的几乎相同。
而从年级来分析,通过数据整理,我们看到,大一同学选择以上三项的先后比例分别为:53.3%、40.6%、56.9%;而大二同学的先后比例为:54.8%、49.6%、48.8%;大三同学的先后比例为:56.7%、41.5%、43.9%;大四同学的先后比例为:57.7%、44.3%、53.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年级或者说是年龄,对于本科生的文化消费目的,影响并不大。(如图一)
但与此同时,“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作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次级目的,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校园内的文化消费设施,并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性设施而存在,它同样具有激励大学生在消遣的同时,进行课外学习的作用,获取额外知识的作用。
二)知识类、休闲类产品成为主要文化消费产品
1、各类文化产品消费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调查的939名学生中,知识类这个选项有546位同学选择,休闲类这个选项有540位同学选择,打扮类这个选项有263位同学选择,运动类这个选项有236位同学选择,审美类有91位同学选择。其他项的情况填写情况是1位同学填的是“爱好”,3位同学填的是与饮食文化相关,1位同学填的是“恋爱”,1位同学填的是“看黄片”。
在知识类中分别有56%的男生选择和61.9%的女生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女生相对男生而言更多人倾向知识的获取。在休闲类中分别有60.5%的男生和53.4%的女生选择。男生要比女生爱玩这个天性还是从调查中表现出来了。在打扮类中分别有14.4%的男生和50.6%的女生选择。女生注重外貌打扮是女生的天性,超过了一半的女生都选择了打扮类说明到了大学,在自身可支配收入增多的情况下,女生们只是更加注重仪表。而也有不少男生选择抛开知识和休闲类不选,选择了打扮类,由此可以推知,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只注重蒙着头学习,更多的也关注仪表,关心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外在形象。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也在增多。
二、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大学生文化消费基本概况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他们的文化消费情况关系着整个国家储备力量的强壮与否,所以不容忽视。
随着这两年经济的腾飞,大学生生活状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文化消费的比重也正在不断攀升。调查数据体现,在939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月总支出在500以内的,有12.8%,500至1000的有52%,1000至2000的有32.2%,2000以上的有2.9%。从总支出上来看,月总支出在500至1000的占一半以上,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本科生月总支出比例
此外,月文化消费支出的情况是,20元以内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0%,20至50元的占17.7%,50至100元的有27.2%,100至200的占29.7%,200至500元的有11.9%,500以上的有3%,不存在文化消费支出的仅为0.5%。从数据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学生月文化消费支出相对积极。
本科生月文化消费支出比例
文化消费,是大学生掌握知识、拓宽眼界的重要渠道。注重文化消费建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祖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
一)情感性需求,成为文化消费主要目的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娱乐消遣,打发源自间”“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以及“缓解学业压力,放松身心”成为了大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
图二
从专业的影响来分析,大学理科生对以上三项的选择先后比例为:57.4%、44.5%、48.8%;文科生的先后比例为:51.1%、42.4%、48.2%。可见,在文化消费的目的上,理科生选择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的比例明显高于文科生。(如图三)
图三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大学本科在读生而言,无论是男女性别差异,年级高低,又或者是文理专业,都没有影响到消遣娱乐和放松身心作为大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本科生文化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前言
文化消费时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即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感、展览馆、影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