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考纲要求3-5 生态系统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二、考点梳理考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由与周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和的总和3、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
4、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和。
例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四级消费者变式1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考点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包括、和)和能量(包括和)2、生产者(1)同化类型:型(2)生物组成: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和以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
(3)地位:(4)作用:3、消费者(1)同化类型:型(2)生物组成:包括、、和。
(3)地位:(4)作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此外,消费者对植物的和等具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1)同化类型:型(2)生物组成:主要是,还有。
(3)地位:(4)作用: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枝落叶中分解成,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思考:1、植物都是生产者吗?举例说明。
2、动物都是消费者吗?举例说明。
3、细菌都是分解者吗?举例说明。
例2、下列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变式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C.动物都是消费者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变式3、如图代表某一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C.能量流动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D.图示细菌与植物间的箭头指向,表明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均可循环利用考点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高中阶段仅指捕食链)(1)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2)基本模式:+(3)书写原则:(起点)→动物→动物→动物(4)环节:一般不超过个环节2、食物链(1)形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
(2)功能:是生态系统和的渠道例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使其组成成分增多,食物网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D.狼依据野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野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变式4、如图是某小岛上食物网的部分图解。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食物网由__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猫头鹰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该小岛上所有的猫头鹰构成一个________。
(3)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
(4)对猫头鹰而言,从绿色植物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5)流入食草的昆虫的能量,一部分在昆虫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在食物链中,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他生物数量如何变化?(2)若食物链中“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如何变化?(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化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例如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
在这里必须明确鹰并非只以蛇为食,所以蛇的数量的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数量减少,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稳定。
(4)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线路分析所得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A、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B、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其他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例4、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
请据图中所列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①湖泊中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属于__________关系。
②夏天湖水深处光量减少,而湖表面浮游植物因光增强而增加,属于__________关系。
③湖水矿质营养不足,引起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属于________关系。
④夏天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而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属于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①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_______ 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 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____kg。
三、高考再现1.(2014海南单科,16,2分)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2.(2014海南单科,17,2分)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3.(2012海南单科,18,2分)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4.(2012浙江理综,5,6分)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5.(2014课标Ⅱ,31,9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 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6.(2014安徽理综,29Ⅱ,14分)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1)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
(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
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
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
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
(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
(4)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玉米秸秆还田。
用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
7、(2014大纲卷)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
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 __ 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 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4海南卷)某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害虫A引起的。
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小蜂把卵产入害虫A体内,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A的其他个体。
小鸟特别喜食害虫A,也捕食小蜂。
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
回答下列问题:⑴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
⑵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A,对A种群的生存(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
⑶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摇摆身体为小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对种间关系就有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四、知识网络构建五、检测反馈1.(2015云南玉溪一中第二次月考,2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若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2.(2014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5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是( )A.树→虫→鸟B.在某一群落食物网中,鹰占据两个营养级C.狼属于消费者D.金丝桃因能分泌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3.(2014山东师大附中一模,2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4.(2014河南焦作月考,28)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的密度将下降B.营养级数增多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可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5.(2014北京顺义一模,4)如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B.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C.能量在该食物网中按箭头方向流动D.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6.(2014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34)(15分)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