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英迈发布日期:2011-06-08 11:14:20.0
一、教材分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生物圈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学习的,已经知道了在生物界中影响生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也具备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再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片、网上的文字资料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产者的学习和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型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小鱼和水草
学生: 收集各种图片或拍摄各种风景照片,记录一周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练习:
( ) ⑴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 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 所有生物组成的
( ) ⑵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大明湖中的各种生物
B. 泰山林区
C.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羊
D. 长江里的各种鱼
()⑶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大米→鼠→蛇→人
B.阳光→青草→鼠→人
C.青草→鼠→蛇
D.营养物质→鼠→蛇→鹰
⑷依据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的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编写生态系统的组成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