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用
选择题,4分
(2014·全国Ⅰ,24)考查儒学影响下的 选择题,4分
君主专制统治特点
【预习检测】
1.(2017年山西太原期中考试)秦汉时期,谶纬神学
(一种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
看来,自然界的许多现象皆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
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
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材料三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
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
3.(2015广东卷1)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
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
B 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知识结构梳理】
1.原因
秦 汉 时
(一)秦: 焚书坑儒
一、思想
背 景
2.表现 3.影响
1.背景
期
(二)汉: 儒学成为正统 2.董的思想
高2016级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秦汉时期(精神文明史) (前221年—220年)
课时3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纲及复习目标】
考纲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汉代科技成就 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汉代文学成就
复习目标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分析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的原因、手段、影响; 2.知道秦汉中国的科技成就、汉字的演变、书法和绘 画艺术的发展,了解汉赋出现的原因、代表作及其特点 。
为正统的原因。
1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 纳汉武帝时儒学能够成为正统的原因。
1.经济:汉武帝时,西汉国力逐渐强盛; 2.政治:社会问题严重(匈奴威胁、王国问题、阶 级矛盾等),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思想:汉初的无为思想(或黄老思想)已不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 4.根本原因: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巩固 专制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形 成文化专制氛围
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 封建统治
d、提出“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 “天人感应”是一种理论学说,用来解释人 和自然、宇宙的关系,是由阴阳五行学说发 展和改造而成.由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创设 ,成为汉武帝执政的理论基石。
• 天人合一是天人感应的一种理想状态.天人 合一是一种境界,以道家为主,杂糅儒、 佛的自然观、命运观。
• 君权神授是天人感应学说的目的,或者说君 权神授需要天人感应学说来支撑和解释.君 权神授是天人感应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在 现实社会中诞生了天子。
2.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景 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 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 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C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
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的
(创新P33) 3.汉武帝措施
思
4.影响
想
(一)科技:纸的发明(概况、外传、意义)
和 二、文化 (二)艺术:书法、绘画
文
(三)文化:汉赋(特点、成就)
化
【重难点突破1】 儒学成为正统
材料: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与
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后,随着社会稳
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不能适应强化
必修三 专题一
教材分布
第二课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一课第一子目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课第一、二 子目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三课第三子目
P9-12 P26、27 P31、32 P38、39
考情分析
考点 范围
考查角度
题型与 分值
(2016·全国Ⅰ,24)考查儒家思想的 历史渊源
选择题,4分
思想 文明
(2015·全国Ⅰ,40)比较考查汉代儒学与 孔孟儒学的不同
【重难点突破2】 2.董仲舒的主张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
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
B.论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A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耻
谶纬是古代中国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 合称。谶纬是盛行于秦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是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纬书是对秦汉以来 “纬”“候”“图”“谶”的总称。其中保存了大量 关于神话民俗文化的记载,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综合 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谶是秦汉间儒家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后来中国民间发展为庙宇或道观裹求神问卜,渐渐地 更加简化为求签。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 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 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 来的一种政治预言。纬书是上古谶纬思想学说的辑录, 并非出于某一作者。谶纬出于神学迷信,谶是方士们 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迷 信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
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岳麓版教材
经过六十多年的修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加
强……但是,社会也潜伏者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
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
代发展的需要。
——人教版教材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时儒学能够成
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并简要分析其影响,主要特点呢?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 1、内容
a、 “君权神授” 与“天人感应”
既要百姓服从统治,加强了君权
又要求统治者爱好百姓,限制君权 过度膨胀,同时为儒学披上神学外 衣,迷信色彩
b、提出“大一统”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