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ED灯具设计程序

LED灯具设计程序

一个典型的LED灯具设计范例,其中包括了电学、热学以及光学的模拟计算。

大功率LED光源决定了大功率LED灯具的最终光通量,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适配光源是灯具的基础。

LED芯片的研发固然重要,但灯具的设计和研发同样不容忽视。

大型照明灯主体照明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三种设计:①芯片外加光学系统得到适宜应用的一次光学设计,它由LED器件的生产商完成。

②将一次光学设计的单只LED装入一个量身定做的透镜中,得到需要的定向光束,这就是所谓的二次光学设计,得到满足单只光学需求的LED组件。

③将若干个二次设计完成的LED组件合并成一个有相当规模、满足照明要求配光曲的灯具,这就是LED的三次光学设计。

在LED光源的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例如路灯、光柱、草坪灯、地埋灯、装饰灯等,均是用市电供电,这就要求在这些灯具中设置AC/DC转换电路,以适应LED电流驱动的特征。

以光柱为例,为了便于建筑上的安装与设置,需要在数十米长的光柱间相互对接而只能用一个电源接人点,因此每根光柱内要设置一个既能独立工作又能相互对接的独立电源。

这个电源既要有一定的供LED所需的恒流的正向电流输出,又要有较高的变换效率,否则就会失去LED节能的优点。

另外,成本低也十分重要,可选择开关电源、高频电源、电容降压后整流电源等多种,根据电流稳定性,对瞬态过冲以及安全性、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作不同选择。

制作可以放置在E - 27标准灯头内的高频电源和开关电源,使LED的供电十分安全可靠,电源效率达90%,内置这类电源的LED灯具,可以适应交流85~240V的工作电压范围,而灯内LED的电流基本不变。

电源是影响LED光源可靠性和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慎重考虑。

LED光源产品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LED器件的可靠性,作为半导体器件,LED的失效模式研究对评估LED光源的寿命十分重要。

LED器件同样符合“浴盆曲线”这一失效规律,因此如何筛选早期失效器件——即“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LED发光效率,改善散热特性,是LED光源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在行业协同下开展LED可靠性研究,规范器件老化筛选标准,是解决LED光源在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确定照明需求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基于现有灯具的性能,或是基于应用的照明需求。

LED照明必须满足或超过目标应用的照明要求。

因此,在建立设计目标之前就必须确定照明要求。

对于某些应用,存在现成的照明标准,可以直接确定要求。

对于没有照明标准的应用,可先确定现有照明特性后,在确定应用的照明需求。

照明灯具的光输出和功率特性是确定现有照明特性关键,根据照明灯具提供的技术参数,可获得各种灯具的关键特性,由此确定现有照明的特性。

照明要求确定好了之后,就可以确定LED照明的设计目标了。

设计目标应根据应用照明需求而定。

并应列出影响设计的所有其他目标,如特殊光要求、耐高温要求等。

与定义照明要求时一样,关键设计目标与光输出和功耗有关。

设计目标应包括工作环境、材料清单(BOM)成本和使用寿命。

2.估计光学系统、热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效率设计目标会对光学、热和电气系统产生限制,根据这些限制对各系统的效率进行估计,将照明目标和系统效率结合起来,能确定照明需要的LED数量。

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需要多少只LED才能满足设计目标。

其他的设计决策都是围绕LED数量展开的,因为LED数量直接影响到光输出、功耗以及照明成本。

查看LED数据手册列出的典型光通量,用该参数除以设计目标所需的流明值,依据此设计方法将满足不了应用的照明要求。

因为LED的光通量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驱动电流和结温。

要准确计算所需要的数量,必须首先估计光学、热和电气系统的效率。

(1)光学系统效率通过分析光损失估计光学系统的效率。

要分析的两种主要光损失为:①次级光学器件光损失。

次级光学器件是不属于LED本身的所有光学系统,如LED上的透镜或扩散片。

与次级光学器件相关的损失根据使用的特定元件的不同而变化。

各次级光元件的典型光学效率在85%~90%之间。

如果照明需要次级光学器件,则存在次级光损失。

②灯具内的光损失。

当光线在到达目标物之前,打到灯具罩上时,就产生了灯具光损失。

某些光被灯具罩吸收,有些则反射回灯具。

固定物的效率由照明光源的布局、灯具壳的形状及灯具罩的材料决定。

LED光具有方向性,可达到的效率比全方向照明光源可能达到的要高得多。

次级光学器件的主要目的是改变LED的光输出图像。

图4—20将CreeXIampXR—E LED 的光束角度与目标灯具的光输出图像进行了比较。

裸LED的光束角度与目标灯具的非常相似,所以不需要次级光学器件,因此,不存在次级光学器件引起的光损失。

只需计算灯具损失,假定灯具反射杯的反射率为85%,60%的光将打到反射杯上。

因此,光学效率为:η=(100%×40%)+(85%×60%)=91%(2)热损失LED的相对光通量输出随着结温的上升而降低,大多数I,ED数据手册都列出了25℃下的典型光通量值,而大多数LED应用都采用较高的结温。

当结温Tj>25℃时,光通量肯定比LED数据手册给出的值低。

LED数据手册中有一个曲线,给出了相对光输出与结温的关系,XLampXR—E白色LED 结温对应光通量减少曲线,如图4—21所示。

该曲线通过选择特定相对光输出或特定结温,给出了其他特性值。

XLampXR—E LED在额定工作了50000h后提供了平均70%的流明维持率,结温保持在80℃以下,因此,最高合适结温为80℃。

对应的最小相对光通量为85%,如图4—21所示。

这一85%相对光通量是对照明热功效的估计值。

(3)电气损失LED驱动器将可用功率源(如墙体插座交流电或电池)转换成稳定的电流源。

这一过程与所有电源一样,效率不会达到100%。

驱动器中的电气损失降低了总体照明效率,因为有部分输入功率浪费在发热上了,而没有用在发光上。

在开始设计LED系统时,就应考虑到电气损失。

典型LED驱动器的效率在80%~90%之间。

效率高于90%的驱动器的成本要高得多。

驱动器效率可能随输出负载而变化,如图4—22所示。

应指定驱动器工作在大于50%输出负载下,以使其效率最大、成本最低。

对于室内应用,驱动器效率为87%的估值较好。

室外用或非常长的使用寿命的驱动器,效率可能要低一些。

3.计算需要的LED数量(1)实际需要的流明量根据设计目标和估计的损失程度,可以计算满足设计目标的LED数量。

所有系统效率估算好之后,就可计算要达到设计目标需要的实际LED流明数。

因电气效率只影响总功耗和灯具效率,而不影响照明的光输出量。

实际流明B s的计算如下:Bs=BM/(ηG x ηR) (4—6)式中,Bs为实际流明;BM为目标流明;ηG为光学效率;ηR为热效率。

(2)工作电流另一个需要确定的是LED的工作电流,LED的工作电流对确定LED照明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很关键。

因增加工作电流,则各LED的光输出会变大,因而减少了所需要的LED数量。

而增加工作电流同时也带来了多个缺点:①工作电流提高,LED在寿命期内的光输出会下降,一般电源尺寸大小将随着工作电流的提高而增大,因为产生相同的流明数需要的功率更大。

②最高环境温度降低或使用寿命缩短。

电流的提高将增大LED结和LED热通道的温差,实际上,由于已经确定了最高结温,因此这样可以降低照明的最高环境温度,反之,如果最高环境温度不是降低而是升高,则在LED的使用寿命期内,光输出下降会更快。

根据应用的不同,考虑到每个LED流明输出值会更高,这些缺点是可以接受的。

使用寿命和功效是应优先考虑的设计目标,XLampXR-E数据手册所列的1w的LED最小工作电流为350mA,采用该值可最大限度提高LED功效并延长使用寿命。

(3)LED数量工作电流确定之后,就可以计算各LED的流明输出数了。

由于LED的热损失已经在实际需要的流明数计算中考虑到了,故可以直接使用LED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

在设计中应使用LED技术参数中的最小光通量,而不是LED技术参数中给出的典型值。

根据此最小光通量来设计,可确保设计能满足目标要求。

若使用4000K CC T的XLampXR-E LED,350mA时的最小光通量为67.2lm。

LED的数量SLED计算如下:SLED=Bs/B D=10501m/67.2lm = 16 只式中,SLED为LED的数量;Bs为实际流明;B D每只LED的流明数。

4.选择最佳设计LED数量计算好之后,应考虑满足设计目标的所有设计可能。

由于每只LED都是一个照明光源,比传统照明的使用寿命要长许多,因此LED可以与新型和非常规设计元件一起集成到照明系统中。

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I,ED光的方向性和大量可用的次级光学器件来完善初步设计。

(1)光学系统选项LED灯具的光学二次设计在整个灯具设计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整个灯具的整体设计流程中应该是优先考虑的一环节。

常用反射式LED二次光学设计有:①LED二次光学器件的主要优点是能保证高的灯具效率,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

反射器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各种二次曲线独立或组合成反射器母线,并在反射面镀上反射率高的银,铝或铬等材料。

这种结构中有接近50%的光线是直接射出,而经过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也能通过膜层反射率的控制减小吸收损失,因此反射式器件能实现较高的灯具效率。

但LED是向半空间发光的光源,一般结构反射器对光源包络角有限,不易实现宽角度的“蝙蝠翼”配光,需要多列反射器依一定角度来排列配合,或者改变反射器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增大反射器包络角。

前一种解决办法需要优化灯具底座结构和LED发光阵列的配合,而后一种方式要求反射器曲面形状的设计趋于精细,有时应考虑采用自由曲面反射器,以满足配光要求。

②折射式的二次光学设计。

在对路面均匀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可考虑采用基于配光透镜的二次光学设计。

配光透镜的功能是在路面产生矩形的亮度均匀的照明光斑。

现有LED 的光强分布多是关于主光轴旋转对称的朗伯分布。

要将旋转对称的光分布重新分配,形成最终的矩形光斑就决定了配光透镜必须是自由曲面的光学透镜。

在二次光学设计时需要准确建立光源的发光模型,同时确定目标照明区域的光线分布,以此为依据列出光线出入配光透镜前后的变换方程,并求解得到配光透镜出光面的具体形式。

③反射和折射相结合的二次光学设计。

单纯用非球面反射器的结构由于包络角有限的原因,有一部分光线将从透镜四周漏出,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因此有必要在透镜的结构上再增加反射器,以对LED光通量进行充分有效的收集和利用。

另外,一种非球面的复眼透镜也是产生均匀光斑的有效结构。

采用复眼透镜的二次光学器件也是由反光杯和透镜组合而成的,反光杯收集光线并将其调制为相对平行的光束后再由复眼透镜将光以一定角度发散出去,这种结构机理明确,能达到均匀舒适的照明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