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25×3=75分):1.“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描述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2.汉统治者吸取秦的教训,建立了太子制度,立太子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对此制度理解正确的是①其原则继承了先秦宗法制②其确保了西汉初年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③是汉出现太后听政和宦官专权的一个制度原因④目的是为了保证帝位的传承,维护刘氏统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北宋基本解决的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官制的变化实现的①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转运使的设立③通判的设置④刺史制⑤三司使的设置A. ②③④⑤B. ①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4.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基本具备5.中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创造过世界航海壮举。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海上交通比陆上方便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7.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

《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8.“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 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9.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其根本原因是A. 儒家思想的影响B. 封建制度的存在C.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10.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核心作用在于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1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12.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封建制度的崩溃 B.经济的发展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 D.法律的规定13.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14.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饿死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程颐的观念源于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同15.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有人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应是A.太平天国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D.太平天国运动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显示出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的特征17.以下饮食现象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玉米②大米③汉堡包④张裕葡萄酒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18.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

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是一出民主闹剧19.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C.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20.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地都是意大利B.都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C.都强调人的解放D.都将斗争的主要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21.下列关于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不再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B.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人民不再相信宗教C.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D.教会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控制削弱22.20世纪上半叶,造成世界范围内大批群体性移民和难民的主要原因是A.草原民族的西征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法西斯侵略扩张23.造成下表中人口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世界人口增长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4.《教皇子午线》图体现了在殖民扩张中两个国家的矛盾,它们是A.西班牙和荷兰B.英国和荷兰C.英国和法国D.西班牙和葡萄牙25.下面的表述,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形成不同的帝国主义特征②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③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统治④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第Ⅱ部分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6道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5分,28题10分,29题12分,30题15分,31题9分。

)26.(14分)利用图中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工商业分布图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工商业分布特点?(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特点?(3分)(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趋势。

(8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半坡等遗址的陶文)(商代甲骨文)材料二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3分)(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8分)(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28.(10分)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二世界贸易总额(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4分)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2)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的进步之处。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分)29.(12分)法、德同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在确立资产阶级政体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请回答:(1)近代法、德两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两国政体对权力中心的规定有何不同?(2分)(2)两国在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的过程中,各呈现什么特点?(2分)结合两国国情,分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30. (15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年份1800 1840 1860 1880金额 1.4 2.4 7.2 14.7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一《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材料三图一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二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材料四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xx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五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物质技术条件。

(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4分)(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分)(4)结合材料五及相关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5)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2分)31. (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