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压轴题精选汇总12.如果一个数等于它的不包括自身的所有因数之和,那么这个数就叫完全数。
例如,6 的不包括自身的所有因数为 1,2,3,且 6=1+2+3,所以 6 是完全数;大约 2200 多年前,欧几里德提出:如果2n -1是质数,那么2n-1 ⋅(2n -1)是一个完全数。
根据这个结论,则6之后的第一个完全数是()A. 24B. 25C. 28D. 2718.如图3,在△ABC 中,AB=3, AC=4,BC=5,EF 垂直平分BC,点P 为直线EF 上一动点,则△ABP周长的最小值是。
图3图4【补充题】如图 4,等腰△ABC 的底边长为 4,面积是 16,腰 AC 的垂直平分线 EF 分别交 AC、AB 边于E、F 点。
若点D 为BC 边的中点,点M 为线段EF 上一动点,则△CDM 周长的最小值为。
25.直角△ABC 中,∠ACB=90°,直线l 过点 C。
⑴当AC=BC 时,如图 1,分别过点 A 和 B 作AD⊥直线l 于点 D,BE⊥直线l 于点 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若全等,给予证明;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⑵当AC = 8cm, BC = 6cm 时,如图 2,点 B 与点 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 BF、CF。
点 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 M、N 作MD⊥直线l 于点 D,NE⊥直线l 于点 E,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 cm 的速度沿A→C 路径运动,终点为 C。
点 N 从点 F 出发,以每秒3 cm 的速度沿F→C→B→C→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 M、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②当△MDC 与△CEN 全等时,求t 的值。
26.如图 1,已知 A (a ,0), B (0, b )分别为两坐标轴上的点, a ,b 满足a 2- 24a + b -12 = -144 ,且 3OC=OA 。
(1)求 A,B,C 三点的坐标;(2)若D (2,0),过点D 的直线分别交 A B 、BC 于E 、F 两点,且DE=DF ,设E 、F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E 、x F 。
求 x E + x F 的值。
(3)如图2,若 M (4,8),点 P 是x 轴上A 点右侧一动点,AH ⊥PM 于点 H ,在 HM 上取点 G ,使 HG=HA ,连接CG ,当点 P 在点 A 右侧运动时,∠CGM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变,请求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 ( x 1 , y 1 ),B (x 2 , y 2 ),规定运算:① A ⊕ B = ( x 1 + x 2 , y 1 + y 2 );② A ⊗ B = x 1 ⋅ x 2 + y 1 ⋅ y 2 ;③当 x 1 = x 2且y 1 = y 2 时,有 A = B 。
⑴若 A (1, 2), B (2, -1),则 A ⊕ B = (3,1), A ⊗ B = 0;⑵若A ⊕B =B ⊕C ,则A =C ;⑶若A ⊗B =B ⊗C ,则A =C ;⑷对任意点A、B、C,均有(A⊕B )⊕C =A ⊕(B⊕C )成立。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18.若x +y +z = 30, 3x +y -z = 50, x, M = 5x + 4 y+ 2z 的取值范围是。
y, z 均为非负数,则⎣⎦25.教科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把多项式 a 2 + 2ab + b 2 及 a 2 - 2ab + b 2 叫做完全平方式”,如果一个多项式不是完全平方式,我们常做如下变形:先添加一个适当的项,使式子中出 现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个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这种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不仅可以将一个看似不能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还能解决一些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或求代数式最大值、最小值等。
例如:分解因式:x 2 + 2x - 3 = (x 2 + 2x + 1) - 4 = ( x + 1)2- 4 = ( x + 1 + 2)( x + 1 - 2) = ( x + 3) ( x - 1);例如:求代数式2x 2 + 4x - 6 的最小值2x 2 + 4x - 6=2 (x 2 + 2x - 3) = 2 ⎡( x + 1)2 - 4⎤ = 2 ( x + 1)2 - 8 ,可知当x = -1时, 2x 2 + 4x - 6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8 ,根据阅读材料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⑴分解因式:m 2 - 4m - 5 = ;⑵当 a , b 为何值时,多项式 2a 2 + 3b 2 - 4a + 12b + 18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⑶当 a , b 为何值时,多项式 a 2 - 4ab + 5b 2 - 4a + 4b + 27 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26.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C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 OA=OB=OC ,△ABC 的面积为 16,点 P 从 C 点出发沿 y 轴负方向以 2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下运动,连接 PA 、PB ,D 为 AC 上的中点。
(1)直接写出坐标A ,B ,C ,(2)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问:当 DP 与 DB 垂直且相等时,求此时 t 的值;(3)如图(2),∠ABP=60°,在第四象限内有一动点 Q ,连接 Q A 、QB 、QP ,点 Q 在第四象限内运动,当∠PQA=60°时,判断 QA 是否平分∠PQB,并说明理由。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三角形 ABC,其中 B、C 的坐标分别为(1, 0)和C (2, 0)。
若在无滑动的情况下,将这个正三角形沿着x 轴方向滚动,则在滚动的过程中,这个正三角形的顶点A、B、C 中,会过点(2018,1)的是点()A. A 和BB. B 和CC. C 和AD.C18.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 于点D,点 P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点 O 是线段 AD 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APO=∠DCO;③△OPC 是等边三角形;④AB=AO+AP;其中正确的有。
【补充考法】对18题补充如下选项:⑤S△ABC=S四边形A OCP;⑥∠APC =180 -∠AOC ;⑦S△APC =S△ADC+S△ODC;⑧S△APC=S△ADC+S△AOC。
其中正确的有。
2na a 3325.规定两数 a ,b 之间的一种运算,记作(a , b ),如果 a c= b ,则(a , b )= c ,我们叫(a , b )为“雅对”。
例如:因为 23 = 8,所以(2,8)= 3。
我们还可以利用“雅对”定义说明等式 (3,3)+ (3,5) = (3,15) 成 立 。
证 明 如 下 : 设 (3,3) = m , (3,5) = n , 则 3m = 3,3n= 5 , 故3m ⋅3n = 3m +n = 3⨯ 5 = 15 ,则: (3,15) = n + m ;即: (3,3)+ (3,5) = (3,15)。
⑴根据上述定义,填空:(2, 4) =,(5,1) = ,(3, 27) = ,⑵计算(5,2)+ (5,7) = ,并说明理由;⑶利用“雅对”定义证明:(2n ,3n )= (2,3),对任意的自然数n 都成立。
【补充题】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我们知道, n 个相同因数 a 相乘即为 a n ,如 23= 8 ,此时 3 叫做以 2 为底 8 的对数,记为log 8 (即log 2 8 = 3),一般地,若a = b (a>0 且a ≠1,b>0),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记为l og b (即l og b = n ).如34 = 81,则 4 叫做以 3 为底 81 的对数,记为log 81(即log 81 = 4 )。
⑴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 2 4= ,log 2 16 = ,log 2 64 = ;⑵观察(1)中三数 4、16、64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log 2 4 、log 2 16 、log 2 64 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⑶根据⑵的结果,我们可以归纳出:log a M + log a N =( a >0 且a ≠ 1,M>0,N>0),并根据幂的运算法则“ a m ⋅ a n = a m +n ”以及对数的定义证明该结论。
a -b2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坐标为(a,0)、(0, b),且a,b 满足+(a-6)2=0,P为线段AB上的一点。
⑴如图 1,若AB = 6,当△OAP 为 AP=AO 的等腰三角形时,求 BP 的长;2⑵如图 2,若 P 为AB 的中点,M、N 分别是 OA、OB 边上的动点,M 从顶点 A、点 N 从顶点 O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是 1cm/s,则在 M、N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 PNOM 的面积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变化,求出其面积的变化范围;如果不改变,求该面积的值。
⑶如图 2,若 P 为线段 AB 上异于 A、B 的任意一点,过点 B 作BD⊥OP,交 OP、OA 分别于 F、D 两点,E 为 OA 上一点,且∠PEA=∠BDO,试判断线段 OD 与 A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如图,A、C、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 和△EBC 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 分别与CD、CE 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CN。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 3 个B. 2 个C. 1 个D. 0 个图1图2图3【补充题 1】如图,A、C、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 和△EBC 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 分别与CD、CE 交于点 M、N,AE、BD 交于点 H,连接 CH、MN。
有如下结论:①MN=MC;②CH 平分∠AHB;③∠AHB=2∠ADC;④点B到直线H E 的距离等于点B到直线H C 的距离;⑤∠HCA=∠HEB。
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
【补充题2】如图,在直角△ABC 中,∠ACB=90°,AC=BC,D 为B C 的中点,CE⊥AD 于E,BF∥AC 交C E 的延长线于F。
有如下结论:①CD=BF;②∠CDB=∠BDF;③AB 垂直平分D F;④连接A F,则△ACF 为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