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1、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
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2、澳大利亚大陆属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3、我国华山的成因是()A、向斜山B、背斜山C、断块山D、火山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奥陶系B、下石炭统C、五通组D、下二叠统5、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6、下图的景观是由()A、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B、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C、剧烈的火山活动形成的D、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的7、下图是某海域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
读下图,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甲处类似的是()A、冰岛B、日本列岛C、安第斯山D、阿尔卑斯山8、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C、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9、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10、2014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
结合下图“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11、与板块张裂运动有关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C、大西洋中部洋脊D、东亚岛弧链12、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
该死亡谷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13、调查发现,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
这表明海峡曾发生过()A、河流改道B、海陆变迁C、火山地震D、外力搬运14、图是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从图中可知()A、①地是背斜B、②地是断层C、③地是火山D、⑤地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15、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
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
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
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
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16、下列地理现象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是( )A、安第斯山B、北美五大湖C、大西洋D、台湾海峡17、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范围大致在106°E~112°E,33°N~35°N)等高线地形图,上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18、“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搬运作用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19、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A、深海B、浅海C、陆地D、无法判断20、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在③国西部沿海发生了8.2级地震。
③所在国北部,下列关于图中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于印度洋板块B、板块挤压处④地,地层年龄较轻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D、③国附近的海域受暖流影响21、材料:台湾岛多火山、地震。
岛上的河流虽短,但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台湾的东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最高峰玉山的海拨高达3997米。
读图,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内外力作用D、无法判断22、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市,处在一个狭长的陷落盆地之中。
读岱海流域示意图,下列关于岱海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流水侵蚀而成B、由冰川侵蚀而成C、由陷落积水而成D、由河流阻塞而成23、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往往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储量初步估计是天然气储量的4倍。
读“各钻井某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图”,图中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向斜山B、向斜谷C、背斜山D、断块山24、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Q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向斜构造(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地可能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D、P地地下水资源丰富26、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地质工作者调查发现,该地区4种岩石中最古老的是石灰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区内力作用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岩浆活动②水平挤压运动③变质作用④水平扩张运动A、②④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2)该地区最有可能为()A、向斜B、背斜C、地垒D、地堑27、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28、读图“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泰山D、庐山(2)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A、①B、②C、③D、④29、图5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问题。
(1)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2)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二、综合题30、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__板块, E代表__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填图中字母)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3)红海是B板块和C板块的________边界,它是两大板块________(填运动方式)形成的。
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图A是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无断裂面,与板块运动无关,更不是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
选C正确。
2、【答案】B【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板块的构成。
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同属于印度洋板块的陆地还有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
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C【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
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答案】D【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一般来讲,岩层的位置越靠上其形成的时间越晚。
结合图例可知,位于最上层的下二叠统形成时间最晚。
【点评】本题考查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地质作用与岩层变动。
5、【答案】B【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海底发生地震。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6、【答案】C【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该图景观为典型的日本富士山景观图,富士山为活火山,因火山活动形成图示景观,C项正确。
7、【答案】A【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有图例可知,甲地岩层的年龄最新,形成时间最晚,应该在生长边界;有经纬度判断该地应该位于太平洋,海底地形中海岭是在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地幔物质涌出,冷凝形成新的地壳。
四个区域中,冰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生长边界,其他三个区域均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故选A。
【点评】海底岩石分布的特点: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轻;离洋脊越远,年龄越老.同一年龄岩石在海岭两侧对称分布。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8、【答案】D【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红海面积扩大的原因。
另外本题还可以考查红海所处的边界类型。
9、【答案】C【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解析】【分析】内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地球深处岩浆活动,地震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另外学生还需记住外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